-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408775.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生产技术领域。制备低碳贝氏体钢的钢水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0.091‑0.192wt%的C、0.23‑0.57wt%的Si、1.43‑1.76wt%的Mn、0.52‑0.93wt%的Cr、0.21‑0.39wt%的Mo及0.25‑0.37wt%的V等,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为精炼过程进行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该低碳贝氏体钢在厚度不超过3mm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脱硫,随后依次进行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连铸、加热、精轧、两段式层流冷却、卷取以及退火。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易控制,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08775.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生产技术领域。制备低碳贝氏体钢的钢水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0.091-0.192wt%的C、0.23-0.57wt%的Si、1.43-1.76wt%的Mn、0.52-0.93wt%的Cr、0.21-0.39wt%的Mo及0.25-0.37wt%的V等,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为精炼过程进行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该低碳贝氏体钢在厚度不超过3mm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脱硫,随后依次进行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连铸、加热、精轧、两段式层流冷却、卷取以及退火。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易控制,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0317429.6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轧制的控宽夹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夹持装置(2)安装在底座(1)上。夹持装置(2)的左夹持部分和右夹持部分与底板(5)对应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活动连接。左夹持部分和右夹持部分结构相同,均由宽度调节螺杆(6)、控宽辊座(7)、2个平面滚针轴承(8)和夹持辊(9)组成,控宽辊座(7)的上辊座部分和下辊座部分对应的安装在固定板(10)的上端和下端。拉杆(11)一端穿过底板(5)的左侧侧板上部的拉杆孔与固定板(10)上端的拉杆固定孔连接,拉杆(11)另一端与夹持辊辊座(13)的拉杆螺孔螺纹连接,拉杆(11)套装的弹簧(12)位于夹持辊辊座(13)与底板(5)的侧板间。夹持辊(9)安装在夹持辊辊座(13)的轴孔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和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5202.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38 , C21D1/18 , C21D8/0247 , C21D2211/002 , C22C38/001 , C22C38/22 , C22C38/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高强度含Cr纳米级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钢坯轧制成板材,将所述板材以5~10℃/s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80~1020℃,保温10~20min,水冷至410~430℃,再空冷至340~360℃,保温10~20min,然后水冷至室温,制得低碳高强度含Cr纳米级贝氏体钢。所述钢坯化学成分及含量:C为0.23~0.25wt%,Si为1.70~1.93wt%,Mn为1.98~2.02wt%,Mo为0.227~0.230wt%,Cr为0.98~1.02wt%,P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24714.6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贝氏体钢,其化学成分及wt%:C:0.35~0.65%,Si:1.72~2.12%,Mn:2.30~2.55%,Al:为0.30~0.57%;生产方法:对经热轧板材行奥氏体化;第一次冷却;第一次一道次高温轧制预变形;第二次冷却;第二次轧制变形;第三次冷却;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合金元为最基本元素,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且制备周期短,不需要额外添加设备,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所制备的超高强贝氏体钢屈服强度为1392~1435MPa,抗拉强度为1771~1900MPa,延伸率为16.6~19.2%,强塑积为31.0~34.58%;通过奥氏体预变形细化组织,加速贝氏体相变,提高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有效提升了此类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5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87281.6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226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2 , C22C38/06 , C22C38/34 , C22C38/44 , C22C38/52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韧含镍纳米级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将钢坯加热至1250~1300℃,保温1~2h,在Ar3温度以上轧制,终轧温度为880~920℃,空冷至室温;再以5~8℃/min的速率加热至880~920℃,保温30~60min;然后水冷至200~230℃,保温30~35h,空冷至室温,制得超高强韧含镍纳米级贝氏体钢。所述钢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78~0.83wt%,Si为1.55~1.65wt%,Mn为1.96~2.06wt%,Mo为0.295~0.305wt%,Cr为0.98~1.02wt%,Ni为0.98~1.02wt%,Al为0.98~1.02wt%,Co为1.482~1.502wt%,P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96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0085202.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高强度含Cr纳米级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钢坯轧制成板材,将所述板材以5~10℃/s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80~1020℃,保温10~20min,水冷至410~430℃,再空冷至340~360℃,保温10~20min,然后水冷至室温,制得低碳高强度含Cr纳米级贝氏体钢。所述钢坯化学成分及含量:C为0.23~0.25wt%,Si为1.70~1.93wt%,Mn为1.98~2.02wt%,Mo为0.227~0.230wt%,Cr为0.98~1.02wt%,P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57542.X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38 , C21D6/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34 , C22C38/40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含硅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含硅钢以23~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再以3~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80~1260℃,保温20~40min,然后空冷至室温。所述含硅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70~0.084wt%,Si为1.20~1.60wt%,Mn为1.10~1.94wt%,Cr为0.010~0.020wt%,P≤0.016wt%,S≤0.005wt%,Ni≤0.008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能有效减少红色氧化铁皮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含硅钢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2601.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1300MPa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其组分及wt%含量为:C:0.35~0.45%,Si:1.25~1.65%,Mn:1.95~2.45%;制备方法:将热轧中厚原料板加热;进行冷却;采用压力装置对钢板施压;卸载压力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不仅抗拉强度在1300~1700MPa,延伸率在8~14%,且贝氏体相变时间缩短至不超过20min,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添加元素也简单,即仅有C,Si,Mn,余为铁,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9720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409346.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1D9/52 , C22C38/02 , C22C38/3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塑积的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钢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高强塑积的贝氏体钢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846~1.072%、Si:1.13~1.59%、Mn:1.97~2.23%、P:≤0.012%、S:≤0.005%、Cr:1.58~1.79%、Ni:1.37~1.58%、Ti:0.185~0.213%、Mo:0.48~0.53%、V:0.38~0.49%、N:≤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贝氏体钢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2237MPa、抗拉强度≥2523MPa、延伸率≥15.2%、强塑积≥38.49GP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