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29894.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平台搭载多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方法,属于水下状态综合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无人平台搭载多水下检测设备的总体功能性能要求;根据总体功能性能要求对无人平台搭载多水下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能总体分析,以确定水下检测设备、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电气系统功能性能;根据总体分析确定无人平台的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进行无人平台搭载水下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检测平台搭载多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无人平台同时搭载多类型水下检测设备的无人集控系统,实现高效自主水下检测工作,解决单一感知方式导致的时空数据不统一、水下状态精准感知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44770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IPC: H04W4/40 , H04W4/44 , H04W4/46 , H04W28/06 , H04W84/18 , H04W52/24 , H04L1/00 , H04B1/715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多网多频融合宽带移动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聚合传输单元、编队通信单元、边缘计算单元、控制交换单元、指挥电话单元、北斗通信单元、交换背板、电源背板以及外置直流电源。其中聚合传输单元,用于提供支持多种移动通信标准的数据聚合传输;编队通信单元,用于提供设备自身与编队中的其他设备间的自组宽带移动数据传输;边缘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确定数据传输方式;控制交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所述聚合传输单元和所述编队通信单元间的链路切换。本发明支持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以及网络智能切换,可以提高装备通信环境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75223.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共网络的电子公证数据可信交换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公证业务事项查询步骤、公证数据交换申请步骤、公证数据审批步骤、数据传输步骤、公证数据防伪验证步骤、交换数据利用步骤。其中公证数据防伪验证步骤是指发起方通过公共网络接收到被交换公证数据后,利用数字签名机制和基于区块链的链签名机制进行鉴伪。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电子公证数据难以在不同公证处间通过公共网络进行在线可信交换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地域公证处之间的公证数据交换,提高电子公证数据交换的安全性,提升公证数据交互性和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29894.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平台搭载多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方法,属于水下状态综合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无人平台搭载多水下检测设备的总体功能性能要求;根据总体功能性能要求对无人平台搭载多水下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能总体分析,以确定水下检测设备、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电气系统功能性能;根据总体分析确定无人平台的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进行无人平台搭载水下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检测平台搭载多检测设备集成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无人平台同时搭载多类型水下检测设备的无人集控系统,实现高效自主水下检测工作,解决单一感知方式导致的时空数据不统一、水下状态精准感知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5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8923.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立体探测系统,包括:无人船模块和岸基控制模块;无人船模块包括无人船船体、船载控制系统和船基通信系统;无人船搭载有水下机器人单元和船载检测设备;岸基控制模块包括后处理模块、岸基通信系统和无人船显控系统;通过岸基控制模块实现对无人船模块的远程控制;在无人条件下,通过水下机器人和多种船载检测设备自动获取检测数据,通过岸基通信系统实时获取检测数据,并基于检测数据输出后处理结果,通过无人船显控系统生成可视化界面,能更加直观精准反映桥岛隧及周边底质环境,为环境演变趋势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避免了人工采集数据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38757.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水深的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该方法包括:S1.构建预测水深与地理位置及时间的关系模型,定义损失函数;S2.构建基于地理位置及时间的训练数据集的训练矩阵,对训练矩阵进行卷积、激励与池化后得到的转化数据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S3.构建神经网络,基于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获取输出层,输出层为预测水深数据集;S4.使用预测水深数据集和对应的实际水深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以损失函数的最小化为目标迭代优化获得最佳参数矩阵,并基于获得最佳参数矩阵的神经网络预测水深。本发明通过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预测海洋水深的应用场景,通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预测给定地理位置和时间对应的水深,进而实现对水下地形冲刷情况的演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770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IPC: H04W4/40 , H04W4/44 , H04W4/46 , H04W28/06 , H04W84/18 , H04W52/24 , H04L1/00 , H04B1/715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多网多频融合宽带移动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聚合传输单元、编队通信单元、边缘计算单元、控制交换单元、指挥电话单元、北斗通信单元、交换背板、电源背板以及外置直流电源。其中聚合传输单元,用于提供支持多种移动通信标准的数据聚合传输;编队通信单元,用于提供设备自身与编队中的其他设备间的自组宽带移动数据传输;边缘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确定数据传输方式;控制交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所述聚合传输单元和所述编队通信单元间的链路切换。本发明支持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以及网络智能切换,可以提高装备通信环境适应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