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孔34CrMo1合金钢轴锻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7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33489.3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孔34CrMo1合金钢轴锻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锻件起吊孔的形位公差平行度≤3mm;锻件垂直悬挂装炉控制直线度≤φ3mm;先将锻件加热到600℃~650℃并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0℃~880℃均温后再次保温2~6小时,出炉后锻件平稳起吊禁止左右串动进入水、油槽进行冷却到室温;将淬火后的锻件加热到300℃~350℃并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560℃~680℃均温后再次保温4~12小时,出炉后空冷至250℃以下。严格控制起吊孔的形位公差,并严格控制淬火、回火温度、冷却方式,在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控制变形量较小值的方法,避免后续校直及消除应力为精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提高中碳CrNi3Mo材料锻件晶粒度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0578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1295650.2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碳CrNi3Mo材料锻件晶粒度的热处理工艺,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中碳CrNi3Mo锻件第一次正火,加热到930~950℃,保温1~2小时,空冷至600~610℃后保温30~31小时;第二次正火,加热到830~840℃,保温1~2小时,空冷至600~610℃后保温30~32小时;亚温淬火,加热到770~780℃,保温2~4小时,出炉淬火;回火,加热到560~580℃,保温2~4小时,出炉水冷至室温。本发明先采用两次正火热处理,隔断贝氏体组织遗传,调整组织;亚温淬火均匀化组织,进一步细化晶粒;回火得相应机械性能的中碳CrNi3Mo材料锻件,其晶粒度可达到11~12级。

    一种预防带U型槽异形件热处理时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1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39277.2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带U型槽异形件热处理时变形的方法,带U型槽异形件装炉前,将数根垂直筋条的一端焊接在带U型槽异形件的U型槽的顶部,数根横直筋条两端分别焊接在U型槽两边的薄壁上,将U型槽槽口朝下放置于托盘上;数根垂直筋条的下端顶在托盘上;将带U型槽异形件及托盘整体装炉,进行高温热处理,热处理后将带U型槽异形件及托盘整体出炉冷却,再整体进炉回火处理,回火完整体出炉空冷,即可。采用本发明通过垂直筋条承受住因异形件上部重量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通过横直筋条控制U型槽两边薄壁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避免了后续高难度的矫直以及矫直后的消除应力处理,节省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

    类壳外形锻件热处理专用吊具及起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25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911296709.X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壳外形锻件热处理专用吊具及起吊方法,类壳外形锻件热处理专用吊具的两起吊板、两固定板下端交叉均布固定在支撑环四周,上端交叉均布固定在上固定环四周,下固定环外圆连于起吊板及固定板下部内壁上;起吊板上部有起吊孔,下部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与支撑环两端连接。起吊时,行车将工件头部通过上、下固定板,插入支撑环中孔中,起吊板的起吊孔通过销子与吊挂板连接,行车起吊挂板,进行工件的上下及水平运动,直至与工件一起进炉热处理。采用本发明,吊具能与工件一起进炉,工件能竖直热处理,减少工件吊装用料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通过配套不同规格尺寸的支撑环和固定环,可用于不同尺寸,截面为圆形锻件的热处理起吊。

    提高核电用Cr-Ni-Mo材质大型锻件综合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322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158475.5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核电用Cr‑Ni‑Mo材质大型锻件综合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包括1)一次正火:先将锻件加热到600℃~650℃并保温,再升温至900℃~940℃均温后再次保温,出炉后鼓风冷却至室温;2)二次正火:将经一次正火后的锻件加热到600℃~650℃并保温,再升温至840℃~880℃均温后再次保温,出炉后鼓风冷却至室温;3)淬火:将经二次正火后的锻件加热到600℃~650℃并保温,再升温至850℃~890℃均温后再次保温,出炉后水冷至250℃以下;4)高温回火将淬火后的锻件加热到200℃~250℃并保温,再升温至595℃~625℃均温后再次保温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改善锻件内部组织、细化晶粒,提高锻件的综合机械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