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6646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210918.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通过安装在盖板上的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电流中断结构具有用于填充可产气介质的密封腔,电极内端子构成密封腔的部分侧壁,密封腔构造为使得可产气介质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电连接,并且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超过额定值时,可产气介质能够产生气体,以在该气体的气压作用下电极内端子动作以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即,盖板组件具有独立于电池内部的气体产生机制,通过及时产生气体为电流中断结构建立气压,及时拉断电流中断结构,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209551.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与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电流中断结构具有填充可产气介质的密封腔,电池盖板组件包括与可产气介质相接触的第一极性件和第二极性件,第一极性件和第二极性件分别与电池正极、负极相连,在二者的电压差超过额定值时,可产气介质产生气体,以在该气体气压作用下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的电连接,第一极性件由电极内端子形成并与盖板绝缘,第二极性件由盖板形成。盖板组件具有独立于电池内部的气体产生机制,通过及时产生气体为电流中断结构建立气压,并及时拉断电流中断结构,提升电池安全性。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16788.4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该电池模组包括加强壳体和多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和容纳于该外壳内的电芯,多个单体电池至少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每条串联电路中设置有第二单体电池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单体电池串联的第一单体电池,第一单体电池上设置有电流中断装置,电流中断装置用于在第一单体电池发生异常时断开第一单体电池的内部电流,加强壳体包裹在第一单体电池的外壳上,以减小第一单体电池的膨胀变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壳体能在实现电池模组和车身轻量化的同时,很好地限制第一单体电池的膨胀,确保第一单体电池内部具有足够的气压使电流中断装置及时启动。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16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24961.6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该电池单元包括单体电池、绝缘膜及上绝缘盖,所述单体电池包括电池壳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及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端部的电池盖板,所述上绝缘盖设置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侧,所述绝缘膜至少包覆在所述电池壳体的侧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在不降低电池模组的强度下,实现了电池模组的轻量化,在减少结构件的同时,保持电池模组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安全性。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1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9551.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与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电流中断结构具有填充可产气介质的密封腔,电池盖板组件包括与可产气介质相接触的第一极性件和第二极性件,第一极性件和第二极性件分别与电池正极、负极相连,在二者的电压差超过额定值时,可产气介质产生气体,以在该气体气压作用下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的电连接,第一极性件由电极内端子形成并与盖板绝缘,第二极性件由盖板形成。盖板组件具有独立于电池内部的气体产生机制,通过及时产生气体为电流中断结构建立气压,并及时拉断电流中断结构,提升电池安全性。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664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10918.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通过安装在盖板上的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电流中断结构具有用于填充可产气介质的密封腔,电极内端子构成密封腔的部分侧壁,密封腔构造为使得可产气介质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电连接,并且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超过额定值时,可产气介质能够产生气体,以在该气体的气压作用下电极内端子动作以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即,盖板组件具有独立于电池内部的气体产生机制,通过及时产生气体为电流中断结构建立气压,及时拉断电流中断结构,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模块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7259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6648.X

    申请日:2013-01-30

    Inventor: 沈晞 江文锋 潘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模块,其包括动力电池组,其中,还包括与动力电池组并联的脉冲缓冲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的两端电压与脉冲缓冲电池组的两端电压相等;所述动力单体电池的电池容量与脉冲缓冲单体电池的电池容量之比为1:0.3~1:0.05;所述正极的厚度为6~40μm,所述负极的厚度为6~50μm;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0.5~10μm;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0.5~15μm;所述隔膜的厚度小于16μm,所述隔膜的透气速率大于500s/100mL,不仅提高电池的性能,而且保证车载动力电池模块的成本、重量、体积等综合性能,使其能得到较好的实际应用和大范围的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