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超高水头船闸的阀门后廊道安全的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65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7299.9

    申请日:2011-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超高水头船闸的阀门后廊道安全的保护方法,包括反弧形输水阀门、门井、输水廊道,阀门后的输水廊道顶部采用向上的陡坡加缓坡结合的布置方法抬高廊道顶端的高程,底部采用向下的陡坡降低输水阀门后的输水廊道底部的高程,再经过一段平段后通过陡坡抬高输水阀门后的输水廊道底部的高程,使输水阀门后的输水廊道底部的高程高于输水阀门前廊道底部的高程。本发明的布置可抬高超高水头船闸阀门后廊道压力、保护廊道边壁免受空蚀破坏;阀门后廊道顶布置的平滑陡坡加缓坡,可使水体内掺杂的气体顺畅排出;阀门后廊道底布置的阶梯状陡坡可以消除水流漩涡,使水流消能充分,同时便于维护检修;阀门后廊道底布置的向上的平滑陡坡施工简单方便。

    一种适应山区河流枢纽分散式布置的省水船闸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63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9033.7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适应山区河流枢纽分散式布置的省水船闸设计方法,属于船闸设计领域,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步骤:布置一定数量的开敞式省水池;确定省水池的级数;省水池断面型式设计为梯形,其中梯形靠岸侧的斜边斜率与岸侧山体边坡一致;确定省水池高程时,确定梯形断面省水池边墙高程高于池内最高水位;在各级省水池底部设置廊道与闸室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双侧省水池交替布置+梯形断面省水池”是一种适应山区河流枢纽分散式布置的省水船闸设计方法,解决了山区河流高水头省水船闸设计布置关键技术难题。

    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0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25517.7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属于通航建筑物整体布置技术领域。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在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在引航道与主河道之间顺航道方向布置导航墙,导航墙仅在底部设置透水孔,上部为实体结构;在导航墙的根部台地,即导航墙靠近船闸一侧的端部台地上,开设分水引流渠;该分水引流渠需与引航道航线呈一定角度布置,将引航道与主河道相连;分水引流渠上布设闸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不额外占用船闸引航道场地空间,且新增工程量较小,具有明显的经济性;2、明显改善大流量大曲率弯曲河段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

    并列双线巨型船闸输水系统的省水布置结构及其输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3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64926.X

    申请日:2013-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列双线巨型船闸输水系统的省水布置结构及其输水方法,属于通航建筑物水力学和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技术领域。包括两座并列布置的船闸,所述船闸的闸室底部均设置纵向输水廊道,所述纵向输水廊道的上、下游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与上、下游引航道相通,两座闸室的纵向输水廊道中部通过两根横向连通廊道相连接,在所述横向连通廊道上均设置有阀门控制两个纵向输水廊之间的通断;所述纵向输水廊道的两侧均设置多个横向输水支孔与船闸的闸室相通,并在所述横向输水支孔外侧沿闸室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道挡槛。本发明具有节省船闸运行耗水量、降低每级工作水头从而改善输水阀门运行条件、改善闸室及引航道水流条件、便于施工等显著优点。

    无镇静段的船闸集中分散输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2587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26162.1

    申请日:2009-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集中分散输水系统,属于通航建筑物水力学\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技术领域。该输水系统包括上游闸门和下游闸门构成的闸室,上游闸门的上游设有横跨船闸的进水口,进水口的两端分别通过输水阀门控制的输水廊道延伸到闸室内,闸室中设有至少两道纵向延伸的底部出水消能段,闸室内的输水廊道分别通过间隔分布的侧支孔与邻近的底部出水消能段连通。本发明具有水流消能充分,节省工程投资;可以提高阀门开启速度,缩短输水时间,提高过闸闸次;施工工程量较小,便于施工维护等显著优点。

    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088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925517.7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属于通航建筑物整体布置技术领域。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在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在引航道与主河道之间顺航道方向布置底部透空导航墙,底部透空导航墙仅在底部设置透水孔,上部为实体结构;在导航墙的根部台地,即底部透空导航墙靠近船闸一侧的端部台地上,开设分水引流渠;该分水引流渠需与引航道航线呈一定角度布置,将引航道与主河道相连;分水引流渠上布设闸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不额外占用船闸引航道场地空间,且新增工程量较小,具有明显的经济性;2、明显改善大流量大曲率弯曲河段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

    高水头船闸一字闸门的门库及一字闸门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251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01639.0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E02C1/00 E02B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头船闸一字闸门的门库及一字闸门运行控制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门库用于安置设于船闸上闸门的门体,门库包括设于门体上下游处的闸墙、相对设置在门体处闸首两侧的第一门库和第二门库,第一门库和第二门库分别由闸墙向两侧凸伸形成,第一门库用于门体全开时容纳门体停靠,第二门库用于门体关门挡水时支承门体的门头,第一门库、第二门库的宽度与门体厚度之比为1.9~2.2:1.2:1,第一门库、第二门库的长度与门体宽度之比为1.5:1.3:1;当门体全开并停靠在第一门库内时,第一门库与第一门库的门库边墙之间的间隙距离长度与门体厚度之比为0.9~1.2:1。该门库及闸门运行控制方法具有可减小动水阻力矩的优点。

    减免高水头船闸突扩廊道升坎空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65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7297.X

    申请日:201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免船闸突扩廊道体型空化的方法,是一种减免高水头船闸突扩廊道升坎空化的方法,在升坎曲面上水流发生分离的位置处设置升坎掺气设施,升坎掺气设施为掺气槽或由掺气坎和掺气槽连接而成,在掺气槽内设有通气管通往闸顶,通气管顶部还通过连接一根支管至空压机,支管上设有阀门;当升坎掺气设施后低压区负压足以自动将空气吸入水中时,将通气管通往大气中实现自然通气,否则,采用空压机向所述升坎掺气设施内加气,达到减免所述升坎掺气设施下游升坎及门槽空化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