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99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86468.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F17/10 , G06F17/1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流失量估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估算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计算其初始土壤流失量;步骤S102,获取目标施工企业历次施工标准的土壤流失量;步骤S103,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综评;步骤S104,构建综评预测模型,输出目标施工企业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施工时的预测水土保持措施综评。本发明通过对目标施工企业在历次的施工过程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进行分析,获得其历次施工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参数和执行能力参数,相较于一般的土壤流失计算方法来说,考虑到了目标施工企业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3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3724.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504 , G01P5/2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通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自动测定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位置布设传感采集网络,实时测量大气中的CO₂浓度和垂直风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多重预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输入至碳通量计算模型中,基于涡度相关法原理,计算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瞬时碳通量,引入高阶谱分析技术来捕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高阶统计特性,生成最终的瞬时碳通量值;根据高维耦合模型计算影响系数,实时修正碳通量的计算结果。本发明,提高了碳通量测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碳通量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9320.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空间结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在黄土高原小流域植物措施优化配置过程中考虑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进行多目标植被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无人机遥感测量、地面实地观测、模型模拟等方法,构建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的多目标函数,提出减流减沙效益最大化、植被蒸散耗水最小和投入成本最小化的黄土高原植被垂直结构和植被水平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可实现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资金投入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植被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3724.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504 , G01P5/2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通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自动测定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位置布设传感采集网络,实时测量大气中的CO₂浓度和垂直风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多重预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输入至碳通量计算模型中,基于涡度相关法原理,计算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瞬时碳通量,引入高阶谱分析技术来捕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高阶统计特性,生成最终的瞬时碳通量值;根据高维耦合模型计算影响系数,实时修正碳通量的计算结果。本发明,提高了碳通量测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碳通量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7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69320.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空间结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在黄土高原小流域植物措施优化配置过程中考虑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进行多目标植被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无人机遥感测量、地面实地观测、模型模拟等方法,构建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的多目标函数,提出减流减沙效益最大化、植被蒸散耗水最小和投入成本最小化的黄土高原植被垂直结构和植被水平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可实现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资金投入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植被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86468.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F17/10 , G06F17/1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流失量估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估算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计算其初始土壤流失量;步骤S102,获取目标施工企业历次施工标准的土壤流失量;步骤S103,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综评;步骤S104,构建综评预测模型,输出目标施工企业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施工时的预测水土保持措施综评。本发明通过对目标施工企业在历次的施工过程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进行分析,获得其历次施工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参数和执行能力参数,相较于一般的土壤流失计算方法来说,考虑到了目标施工企业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