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274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101092.8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2B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单一渐变材料光栅结构实现导模共振滤波的方法,属于光通信与微光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出在基底上镀制一层折射率随厚度递增的光学薄膜,通过刻蚀该渐变折射率薄膜得到导模共振光栅结构,进而实现导模共振滤波。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的刻蚀深度,可以调整滤波器的通道位置;维持刻蚀深度不变,降低渐变系数可以实现多通道滤波。本发明提供的导模共振光栅结构的滤波性能对基底折射率大小变化高度不敏感,即便基底折射率高于渐变薄膜折射率的最大值,导模共振滤波性能保持优良,这摆脱了传统导模共振滤波器中波导层折射率需高于基底折射率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将更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33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30839.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2B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调控导模共振滤波器反射光谱带宽大小的方法,属于光通信与微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耦合光栅由带二分之一虚设层厚度的、等同的、上下堆叠的双光栅构成,针对TM偏振入射光在布儒斯特角附近,通过控制两光栅间微/纳米级的相对横移改变结构电磁场分布,实现对导模共振滤波器光谱带宽大小的连续调控。在光栅发生横移过程中,两光栅之间的相对横移引起的峰值波长漂移现象不明显,反射光谱带宽大小却变化显著,两光栅发生相对横移时滤波器保持优良的抗反射滤波特性。通过微调入射角,可以补偿因两光栅相对横移导致的反射峰值漂移。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33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330839.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2B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调控导模共振滤波器反射光谱带宽大小的方法,属于光通信与微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耦合光栅由带二分之一虚设层厚度的、等同的、上下堆叠的双光栅构成,针对TM偏振入射光在布儒斯特角附近,通过控制两光栅间微/纳米级的相对横移改变结构电磁场分布,实现对导模共振滤波器光谱带宽大小的连续调控。在光栅发生横移过程中,两光栅之间的相对横移引起的峰值波长漂移现象不明显,反射光谱带宽大小却变化显著,两光栅发生相对横移时滤波器保持优良的抗反射滤波特性。通过微调入射角,可以补偿因两光栅相对横移导致的反射峰值漂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1092.8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2B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单一渐变材料光栅结构实现导模共振滤波的方法,属于光通信与微光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出在基底上镀制一层折射率随厚度递增的光学薄膜,通过刻蚀该渐变折射率薄膜得到导模共振光栅结构,进而实现导模共振滤波。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的刻蚀深度,可以调整滤波器的通道位置;维持刻蚀深度不变,降低渐变系数可以实现多通道滤波。本发明提供的导模共振光栅结构的滤波性能对基底折射率大小变化高度不敏感,即便基底折射率高于渐变薄膜折射率的最大值,导模共振滤波性能保持优良,这摆脱了传统导模共振滤波器中波导层折射率需高于基底折射率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将更有优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