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光缆绝缘可靠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35216.9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绝缘可靠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测试实验获取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再将每个单元电缆样品划分成i个节段,获取到每个节段电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得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差值;获取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差值,并与对应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单元光缆异常信号或单元光缆正常信号;当得到单元光缆异常信号时,获取到光缆的影响数据,并计算得到光缆影响值Zy;当得到数据判断模块的单元光缆正常信号,计算得到整个系统中海光缆的失效概率;当得到影响分析模块的光缆失效小信号时,根据绝缘计算裕度,计算得到整个系统中海光缆的失效概率,本发明大大提高整个系统长度的绝缘可靠性。

    一种有中继海底光缆的光纤余长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0311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38946.6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中继海底光缆的光纤余长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包括建立基于大容量超低损G654光纤的有中继海底光缆光纤余长边界条件,通过轮式牵引设备将不锈钢光单元经由拉拔模牵出,得到带张力的不锈钢光单元,经过轮式牵引的不锈钢光单元牵引张力释放,不锈钢管弹性应变消失,而不锈钢光单元中的光纤长度保持,由此形成光纤余长,通过合理调整轮式牵引设备的张力、光纤放线张力和纤膏填充比率,实现光纤余长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有中继海底光缆的光纤余长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建立了大容量G654光纤的有中继海底光缆光纤余长的设计方法,并指出其成型工艺要点,以保证成缆光纤余长的一致性。

    水下三网融合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94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56278.7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三网融合系统,包括主干海缆,包括通信光纤、电力传输线和监测光纤,由主干海缆连接的终端之间通过通信光纤传输通信数据、通过电力传输线传递电力、通过监测光纤传输监测数据;水下终端网络,包括通信终端和监测部件,监测部件用于获取水下环境的监测数据;通信终端和监测部件分别通过支路海缆连接主干海缆;通信终端的通信数据和监测部件的监测数据传输至主干海缆;岸基数据处理系统,设置于岸基、并连接主干海缆,用于接收并处理主干海缆传输的通信数据和监测数据;岸基供电设备,设置于岸基、并连接主干海缆,用于给连接主干海缆的各个终端提供电力。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三网融合系统,能够真正实现通信、监测和能源三网融合。

    一种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6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7341.0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包括:水下分支器、主干海缆、分支海缆、分支器回收加强缆、第一接头盒、第二接头盒和第三接头盒,所述第一接头盒设置在主干海缆前端与分支器回收加强缆尾端之间,所述水下分支器的主干端设置有第一尾缆,所述第二接头盒设置在分支器回收加强缆前端与第一尾缆的尾端之间,所述水下分支器的分支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尾缆,所述第三接头盒分别连接在第二尾缆的前端与对应的分支海缆尾端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利用分支器回收加强缆的高NTTS力值、低水重特性,实现水下分支器超过7000米水深的应用及可回收,而且不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轻型高强度海底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121144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187714.X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高强度海底光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光单元、铝层、粘结层、高密度PE层、钢丝和PP绳。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轻型高强度海底光缆,铝层通过铝挤压机挤出,与光单元紧密贴合无缝隙,彻底解决缆芯阻水问题,同时缆芯抗扭能力明显提升,铠装工序中,缆芯如果有缺陷,不需要退扭,可直接在线修复,此外挤铝速度可达60m/min,基本不增加产品生产时间,由于承力件为外铠钢丝,力学性能优异,绝缘性能好。

    一种多维度阻水阻氢海底光缆及其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443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93096.3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度阻水阻氢海底光缆及其成型工艺,包括光纤、包在光纤外的不锈钢管、包在不锈钢管外的钢丝层、包在钢丝层外的铜管、包在铜管外的绝缘层,不锈钢管为激光焊无缝不锈钢管,铜管为三枪氩弧焊无缝铜管,不锈钢管中填充吸氢纤膏,钢丝层有绕不锈钢管轴线环形阵列分布的钢丝绞合而成,钢丝上涂覆有阻水胶,铜管外与绝缘层之间设有粘结层。本发明通过吸氢纤膏、无缝不锈钢管、无缝铜管、绝缘层实现多重径向阻水阻氢,通过吸氢纤膏、阻水胶涂覆与钢丝一体成型、铜管与绝缘层之间设置粘结层实现海底光缆全截面纵向阻水。

    一种海底光缆绝缘可靠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5216.9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绝缘可靠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测试实验获取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再将每个单元电缆样品划分成i个节段,获取到每个节段电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得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差值;获取到每个单元光缆样品的存活概率差值,并与对应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单元光缆异常信号或单元光缆正常信号;当得到单元光缆异常信号时,获取到光缆的影响数据,并计算得到光缆影响值Zy;当得到数据判断模块的单元光缆正常信号,计算得到整个系统中海光缆的失效概率;当得到影响分析模块的光缆失效小信号时,根据绝缘计算裕度,计算得到整个系统中海光缆的失效概率,本发明大大提高整个系统长度的绝缘可靠性。

    一种海底光缆弯曲刚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6746.4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弯曲刚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钢丝绳、刻度标尺、控制器、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中的第一转轴,所述壳体设置在测试平台上,所述第一转轴中轴向设置有与钢丝绳对应的通孔,所述钢丝绳贯穿通孔且两端延伸至壳体的两侧,所述力传感器串联在钢丝绳上,所述刻度标尺间隔设置在测试平台上并位于壳体的后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海底光缆弯曲刚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步进式加载和卸载,用于研究海底光缆弯曲刚度随曲率的变化关系,便于较为精确的评估海底光缆的弯曲刚度,得到海底光缆曲率与弯矩的对应关系。

    一种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677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717341.0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包括:水下分支器、主干海缆、分支海缆、分支器回收加强缆、第一接头盒、第二接头盒和第三接头盒,所述第一接头盒设置在主干海缆前端与分支器回收加强缆尾端之间,所述水下分支器的主干端设置有第一尾缆,所述第二接头盒设置在分支器回收加强缆前端与第一尾缆的尾端之间,所述水下分支器的分支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尾缆,所述第三接头盒分别连接在第二尾缆的前端与对应的分支海缆尾端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提升分支器应用水深的海底光缆系统,利用分支器回收加强缆的高NTTS力值、低水重特性,实现水下分支器超过7000米水深的应用及可回收,而且不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