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19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978662.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更换扩展的海底监测用海底光缆分支器,包括:筒体、第一端盖部件、第二端盖部件、分支端压铠部件、主缆端压铠部件、内置部件和外挂传感器部件,所述内置部件设置在筒体中并位于第一端盖部件和第二端盖部件之间,所述内置部件包括电气模块和扩展传感器,所述扩展传感器与电气模块相连接,所述主缆端压铠部件设置在筒体前端,所述分支端压铠部件设置在筒体尾端,所述外挂传感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外挂传感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内置部件中的扩展传感器来扩展监测对象,可以利用扩展传感器和外挂传感器部件进行多种海洋复杂环境信息数据监测,外挂传感器可以通过插拔方式进行安装,更换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51310.6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驱动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级继电器的电路驱动保护装置,包括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第一微小电压信号的电压传感器;将输入电流转换成第二微小电压信号的电流传感器;MCU,其第一、第二ADC端口分别连接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其第一GPIO端口输出常高电平信号;比较器,比较第二微小电压信号与预设参考信号,若前者不大于后者,则输出高电平的第一电平信号;与门,其第一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GPIO端口,以便生成控制信号输出;低压继电器,若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则其负载引脚导通,反之,其负载引脚关断;机械继电器,与所述低压继电器的负载端引脚的通断状态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7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9917.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H04B10/564 ,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1 , H04J1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中继光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信号调制模块、EDFA模块、滤波接收模块、解调模块,其中:所述信号调制模块中包括实时FPGA信号发射机、信号调制器和多通道信号激光源;所述EDFA模块包括高功率EDFA、无中继光纤链路和低噪声EDFA;所述滤波接收模块包括可调光滤波器、偏振复用混频器、本振激光源和平衡探测器;所述解调模块包括实时FPGA相干接收机,本申请在无中继光通信系统中使用高功率EDFA放大器,避免现有的遥泵放大器和拉曼放大器带来的增益放大功率的制约因素,可有效利用波分复用技术,组建多通道无中继光通信系统,在相同的通信传输速率条件下实现更长的通信传输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15941.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光缆退扭拉伸试验的固定夹具及试验设备,包括:熔纤盒、楔形夹持件、盘纤盒和光纤滑环;楔形夹持件的紧固部与海光缆的扭绞端的钢丝层连接,楔形夹持件中设有第一穿纤孔;盘纤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存放空间和第二存放空间;熔纤盒的熔纤槽设置在熔纤盒本体中远离盘纤盒的一侧,熔纤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扭绞端的光纤依次穿过第一穿纤孔、第一存放空间和第一连通孔盘设在熔纤槽中;跳线依次穿过第二存放空间和第二连通孔盘设在熔纤槽中;M根光纤和N根跳线在熔纤槽中一对一熔接。发明中的盘纤盒和熔纤盒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对每一路的光纤实际透射率变化及应变变化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289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44641.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立式反复弯曲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立架、旋转架、第一弯曲导向件、第二弯曲导向件、第一行程限位开关、第二行程限位开关、接近开关、控制器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水平设置在立架的顶部,所述旋转架设置在转轴的前端,所述接近开关设置在立架的正面并水平指向旋转架的底部,所述旋转架正面顶部设置有与海底光缆对应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弯曲导向件和第二弯曲导向件对称设置在旋转架上,所述第一行程限位开关设置在立架上,并位于旋转架底部左旋的路径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海底光缆立式反复弯曲自动化测试装置,减少了摩擦问题,确保了每次弯曲角度的统一性,提升了弯曲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4972.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电源模块短路保护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和若干保护电路,其中,每一保护电路均对应电源系统中的某一路电源模块,且每一保护电路均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电流比较单元、控制单元和继电器;单片机用于根据导通或关断继电器的要求,输出控制信号至每一控制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源模块所在电路的电流采样值;电流比较单元用于对对应电流检测单元检测的电流采样值和电流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电流比较信号;控制单元用于对电流比较信号和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与运算,并输出控制电平;继电器用于基于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电平,控制对应电源模块所在电路的通断,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并联电源模块保护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225611.8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中继海底光缆绝缘电老化寿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制备、电老化试验、数据处理和性能评估,计算工作电压下海底光缆绝缘最大场强,假设海底光缆设计寿命为25年,根据由以上步骤得出的海底光缆绝缘电老化累积击穿威布尔概率分布公式计算绝缘失效概率,可由此值评估整个海底光缆系统的绝缘电老化可靠性。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有中继海底光缆绝缘电老化寿命评估方法,建立了绝缘电老化寿命试验模型,给定了试验方法、环境条件、试验样本、试验样品的处理方法,可以指导典型有中继海底光缆的绝缘电老化寿命试验,得出了海底光缆绝缘电老化累积击穿威布尔概率分布,并指导典型有中继海底光缆绝缘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1540.5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扭转刚度试验装置,包括:止动连接座、第一铠装钢丝卡接紧固件、第二铠装钢丝卡接紧固件、底板、顶板、支撑柱、角度指针、角度标尺、哈弗式卡套以及哈弗式套筒,所述止动连接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铠装钢丝卡接紧固件插接在止动连接座上,所述哈弗式套筒可拆卸地设置在顶板底部,海底光缆竖向设置在第一铠装钢丝卡接紧固件上并向上延伸至哈弗式套筒中,所述哈弗式卡套可拆卸地设置在顶板上并位于哈弗式套筒上方,所述第二铠装钢丝卡接紧固件设置在海底光缆顶部,所述角度标尺设置在哈弗式卡套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海底光缆扭转刚度试验装置,无需添加预紧张力,操作简便,减少了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25332.3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脉冲回波联合优化表示模型的同步降噪与扰动分类识别方法,利用建立光脉冲回波联合优化表示模型实现回波信号与噪声的联合优化表示,在信号模型上提供了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可分性。随后利用联合优化求解算法,同时得到噪声矩阵与扰动特征矩阵的估计结果,实现噪声的同步抑制。最后,基于各类威胁特征建立对应的扰动类型字典,并通过估计得到的扰动特征矩阵与扰动类型字典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扰动类型,实现对扰动的识别分类。大大降低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系统复杂度,提升了信号处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311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38946.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中继海底光缆的光纤余长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包括建立基于大容量超低损G654光纤的有中继海底光缆光纤余长边界条件,通过轮式牵引设备将不锈钢光单元经由拉拔模牵出,得到带张力的不锈钢光单元,经过轮式牵引的不锈钢光单元牵引张力释放,不锈钢管弹性应变消失,而不锈钢光单元中的光纤长度保持,由此形成光纤余长,通过合理调整轮式牵引设备的张力、光纤放线张力和纤膏填充比率,实现光纤余长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有中继海底光缆的光纤余长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建立了大容量G654光纤的有中继海底光缆光纤余长的设计方法,并指出其成型工艺要点,以保证成缆光纤余长的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