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28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6566.7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芯的至少一种温度指标的参数序列的累加序列,其中,参数序列包括多个采样周期分别对应的温度参数,累加序列包括多个参数和;针对每种温度指标,构建用于描述该温度指标的累加序列的描述方程;基于每种温度指标对应的描述方程,预测出该温度指标对应的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温度预测参数;基于每种温度指标对应的温度预测参数控制温控装置。基于温度预测参数控制温控装置,可以避免因系统时滞导致的温控装置的超调量较大的问题,可以使温控装置的控温结果更加准确,减小温度波动,降低储能系统的能耗,节约储能系统的能量。

    一种储能系统电池簇簇间环流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8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47643.X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电池簇簇间环流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环流抑制器包括n组并联的电池簇、n个双向DC/DC转换器P1~Pn、隔离电源PU和环流控制器CZ。P1~Pn的A端口正极与n组电池簇一一对应电连接,P1~Pn的A端口负极共接在公共母线DCbus‑上;PU的输出端与P1~Pn的B端口正负相连,PU的输入端正极接在公共母线DCbus+上,PU的输入端负极接在公共母线DCbus‑上;CZ的其中一连接端分别接在P1~Pn上,另一连接端接在公共母线DCbus+上。本发明可以动态调整各电池簇的输出电流,令各电池簇的输出电流保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各电池簇的均衡,达到抑制环流的目的。

    一种液冷储能柜消防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493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7110.0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火灾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储能柜消防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复合型探测器实时采集CO浓度、温度、烟雾浓度和VOC浓度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火灾状态与非火灾状态的智能分类,并根据不同预警级别触发相应的灭火措施;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参数阈值判断方法,尤其是在火灾发生初期,无法有效识别复杂的火灾前兆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根据多维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判断,并逐步升级预警等级,从而避免了早期火灾预警不准确或延迟响应的问题,提高了储能柜的消防安全性和响应速度。

    优化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法及电池储能系统和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37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57961.7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法及电池储能系统和控制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并联的多个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串联的多个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串联的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共享冗余电池包,所述方法用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各电池簇中每个电池包的故障状态;如果检测到第一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包发生故障,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共享冗余电池包中的一个电池包接入所述第一电池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容量利用率。

    电池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493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81649.9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电池诊断方法可以包括:获得电池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第一评估值;获得电池在第一基准区间内的第二评估值;计算第一评估值和第二评估值之间的差值;差值用于表示电池的电池性能的变化程度;在差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至少一个电池指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影响因子,确定一个或多个影响因子中的每个影响因子的影响信息,以识别电池的故障原因;影响信息用于表示每个影响因子对差值的影响程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池性能的变化程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获得多个影响因子,并确定每个影响因子对电池性能的变化程度的影响程度,可以实现对电池故障进行归因,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一致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1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89783.6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储能系统智能检测及运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一致性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控制系统依次接通电池簇的检测回路,采集每个电池簇的特征电压和电流信号,计算各电池簇的一致性特征值,并通过累计均方根偏差分析各簇间的离散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单体电芯电压检测,尤其是在多簇并联工作条件下,无法实现对电池簇一致性的实时监测与早期预警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精确的特征电压采集和离散率计算,实现了电池簇间不一致性的快速识别,从而避免了因电池簇劣化或故障导致的系统安全隐患,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运维效率。

    一种输出储能PACK交流特征的无源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5719.4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储能PACK交流特征的无源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连接端子A和B、至少两个电力电子开关S和电抗L、电容C、总开关S总、MCU,每个电力电子开关S均与电抗L一一对应并串联,连接端子A连接在多个电力电子开关S并联后的线路的正极端,连接端子B依次连接总开关S总、电容C、多个电力电子开关S并联后的线路的负极端,MCU连接连接端子A,MCU的输出端上设有多个分别对电力电子开关S进行监测的电压信号Vs,MCU的输入端上设有对连接端子A至B之间进行电压监测的电压uAB和电池PACK的电流。本发明通过快速简单的测量电池PACK的内阻,并通过内阻判断锂电池的衰减特性。

    基于直流耦合的台区互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7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4582.7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直流耦合的台区互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通过直流耦合模块连接两个台区,至少一个台区包含光伏发电设备和/或储能电池,均通过DC/DC转换器接入直流母线,再通过AC/DC转换器并入配电网低压侧。每个台区均设有快充直流充电站,可接入配电网低压侧或直流母线。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变压器功率和电压,计算台区连续预设时间的平均功率及功率最大需量,根据平均功率变化控制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并根据储能电池的最大储能能力实施台区功率均衡控制。本发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