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8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06849.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和区间估计的河道水质超标等级预测方法,包括:收集历史水质数据以及历史水质数据所对应的历史降雨条件数据;筛选出历史水质数据中的水质超标数据,并且对水质级别进行归类;进行预测区间计算和分析,得到在一定保证水平下不同水质级别对应的降雨条件的均值上下限范围,即预测区间;对各个水质级别对应的降雨条件预测区间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气象预报获取未来几日的降雨条件数据,判断降雨量和最大降雨强度所属的预测区间范围,从而预测在特定保证水平下,降雨条件对应的水质超标等级。本发明适用于不同河道水体情况,分析和预测结果依据实际历时水质监测数据和降雨条件数据,具有适应性强、易操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1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529319.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 河海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与沿程污染输入特征识别分析方法,包括:选取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典型区域;建立网格化原位水量‑水质监测系统;构建城市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根据网格化原位水量‑水质监测系统获取的监测数据,通过城市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城市河道重点断面污染物通量;计算城市河道典型河段污染物通量净增量;识别城市河道沿程污染通量输入特征。本发明解决了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与沿程污染输入特征识别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流量数据缺失、水质数据频率低、污染物通量核算不准确、沿程污染输入特征不明确的问题,为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模拟及控源截污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29319.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 河海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与沿程污染输入特征识别分析方法,包括:选取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典型区域;建立网格化原位水量‑水质监测系统;构建城市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根据网格化原位水量‑水质监测系统获取的监测数据,通过城市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城市河道重点断面污染物通量;计算城市河道典型河段污染物通量净增量;识别城市河道沿程污染通量输入特征。本发明解决了城市河道污染物通量核算与沿程污染输入特征识别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流量数据缺失、水质数据频率低、污染物通量核算不准确、沿程污染输入特征不明确的问题,为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模拟及控源截污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07068.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IPC: C02F1/72 ,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介导的芬顿铁泥循环利用工艺,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光介导使得三价铁螯合的有机物发生配体对金属电荷转移,产生二价铁,其还原率达到80%以上,即能够实现芬顿铁泥的无害化处置,同时避免了铁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促进芬顿铁泥循环利用的有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32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07068.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IPC: C02F1/72 ,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介导的芬顿铁泥循环利用工艺,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光介导使得三价铁螯合的有机物发生配体对金属电荷转移,产生二价铁,其还原率达到80%以上,即能够实现芬顿铁泥的无害化处置,同时避免了铁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促进芬顿铁泥循环利用的有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9251.8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汉大学
Inventor: 胡少斌 , 舒子阳 , 何满潮 , 奚灵智 , 王恩元 , 贾永胜 , 王媛 , 李小春 , 杨槐 , 张强 , 李晨 , 姚颖康 , 朱淳 , 颜正勇 , 庞烁钢 , 蔡余康 , 刘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智慧爆破破岩系统及方法,涉及开挖破岩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及无人工程机械施工模块;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激光雷达与双目摄像机,实时监测施工场地与工程机械设备,获取施工现场数据,施工现场数据包括工程地质数据、工程机械设备的方位角度数据以及图像视频数据;智能决策模块,用提取施工现场数据中不同类型的施工参数,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评估爆破效果;无人工程机械施工模块,用于执行施工任务,调用与控制工程机械设备实施爆破施工操作。本发明通过多模块协同工作,形成了全新的绿色智慧爆破破岩系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增强施工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235996.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E21D9/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倾角盾构连续小曲线半径掘进施工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需要设计隧道施工理论轴线;步骤2:开挖的同时动态监控盾构姿态;步骤3:当盾构姿态与隧道施工理论轴线不一致时,基于初次调节算法对盾构姿态进行首轮偏离纠正;步骤4:基于首轮偏离纠正后的盾构姿态进行重新拟合,当盾构姿态与隧道施工理论轴线不一致时,基于偏离改善度,继续下一轮偏离纠正;步骤5:重复步骤4,直至盾构姿态与隧道施工理论轴线一致,结束盾构姿态偏离纠正。本发明通过控制方法自动对盾构姿态进行调整,实现及时发现姿态的偏离,勤纠、微纠,提高纠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2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0250370.9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明类岩石倾倒模型试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透明类岩石倾倒模型试样的尺寸定制模具;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中插入薄板并固定,所述薄板将所述模具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腔室,在所述腔室内浇注第一浇注溶液;所述第一浇注溶液固化后,在抽出所述薄板后留下的间隙中浇注第二浇注溶液;所述第二浇注溶液固化后,拆除所述模具、打磨模型试样棱角;所述第一浇注溶液与所述第二浇注溶液分别模拟岩石结构的岩体及节理面。本发明可用于真实的模拟和观测岩石边坡在受到应力扰动后岩体倾倒、变形、破坏的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0236034.9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替换式逐步细化边坡块体离散元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滑坡初始模型,根据实验对象确定滑坡初始模型上地表与底面边界,并针对实验对象进行滑坡体的边界确定和参数测算;(2)将滑坡初始模型划分为区域一、区域三、区域二和区域四;(3)将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和区域四生成三棱柱块体;(4)对步骤(3)中区域四生成的每一个块体进行四面体Delaunay划分;(5)针对滑坡体即区域四,根据划分的四面体网格,将每一个原三棱柱块体依次转化为四面体块体以反映破坏过程。本发明可更真实、更可靠的模拟滑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34919.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E04B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该组合墙包括双钢板层和混凝土层。所述双钢板层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作为混凝土的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凝固即为混凝土层,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内表面焊接有横向栓钉和纵向加劲肋,所述第二钢板的纵向加劲肋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对应第一钢板的纵向加劲肋处焊接有纵向栓钉,所述纵向栓钉可穿过圆孔从而固定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本发明中的双钢板不仅能够提高组合墙抗侧刚度,改善抗震性能;还能增强其抗冲击、抗爆能力,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双钢板组合墙组成简单,所有构件均可提前预制生产,施工现场全连接件装配,灵活性高,施工便捷,成本低,利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