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3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3392.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备系统和方法。包括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基于碳化‑热解制备高性能污泥基生物炭的热电集成系统以及该系统的运行方法等方案,能够得到高性能污泥基生物炭。且该热电集成系统对湿污泥的转化效率高,并且可实现能量‑热量自给;所制得的污泥基生物炭材料孔隙结构发达,可用作高性能多孔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3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47479.1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流域水环境新污染物识别与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布点采样,基于高通量非靶向筛查方法,筛查确定园区及附近流域水体及沉积物中新污染物种类;根据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筛选园区潜在新污染物排放企业源;对潜在污染源进行采样;采用液相/气相色谱‑质谱靶向定量检测潜在污染源中的新污染物,获取新污染物的污染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流域水及沉积物中的新污染物数据结果进行溯源分析,确定源贡献因子个数及贡献率,分析源贡献因子中新污染物组成,对源贡献因子进行分类;分析园区潜在企业污染源排放的新污染物因子组成,与分析源贡献因子组成进行对比验证;本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准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8556.6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削减效能评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综合多层次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削减效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利用FHW法评估各层级指标的可靠性,预选出削减效能关键评价指标,之后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法有机结合,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关键指标权重,再以模糊分析法确定评价等级隶属度,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统一,进而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削减效能评估体系。本发明通过FHW法实现效能评价指标的预选,改进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增加其客观性与可靠性,并通过隶属度计算确定处理设施削减效能的评判等级,为污水处理设施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协同削减效能评估提供评价体系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5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05712.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评价领域,提供一种抗生素处理技术多标准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筛选确定用于评估的目标抗生素;构建抗生素处理技术多标准评估体系,包括若干个准则层、指标层;构建形成抗生素处理技术生命周期清单;量化所述指标层的各评价指标;获取所述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值;根据量化获得的各评价指标值和权重值,得到抗生素处理技术的准则层得分和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来评估和分析各抗生素处理技术。本发明能够对抗生素处理技术从经济、环境、生态、健康及性能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840.6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减量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泥原位减量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制剂的组分包括特异性碳源、复合酶制剂、复合菌剂以及噬菌体浓缩液;所述特异性碳源包括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乳酸和腐殖土;所述噬菌体浓缩液包括束缚杆菌噬菌体、球衣菌噬菌体和戈登氏菌噬菌体;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溶菌酶、α‑淀粉酶、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蛭弧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本生物制剂组分经过优化和丰富,污泥减量效果显著;使用时可直接投入废水中,不需再投加微生物载体材料、无需对现有池体进行改造、无毒无害、生态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51651.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1/00 , C02F1/461 , C02F1/469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电极体系耦合阴离子交换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机构、与预处理机构相连通的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以及与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相连通的MBBR电解机构;预处理机构包括格栅式过滤池,格栅式过滤池相连通设有预处理调节池;本发明将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和MBBR电解机构耦合,在三维电极体系的作用下,微生物与电极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大,通过微电流促进电活化反硝化菌的生物代谢,利用回流废水中的硝酸盐氮促进反硝化作用;同时回流废水中富含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在阴极生物室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生物室,在阳极生物室被还原成氮气,在微生物学和电化学的协同作用下强化脱氮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51634.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00 , C02F3/02 , C02F1/461 , C02F1/469 , C02F1/52 , C02F1/56 , C02F1/58 , C02F1/00 , C02F1/28 , C02F3/34 , C02F7/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氧电解离子交换生物滤池的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机构、与预处理机构相连的微氧电解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机构包括相连通设置的调节池和除磷池;微氧电解生物滤池包括微氧电解池外壳和微氧电解池内壳;本发明中废水在微氧电解阴极室的微氧条件下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且积累的亚硝酸盐氮一部分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微氧电解阳极室被还原为氮气,一部分发生短程反硝化过程变成氮气,同时回流废水中富含硝酸盐氮,高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微氧电解阴极室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微氧电解阳极室,在微氧电解阳极室被还原成氮气,该工艺在微生物学和电化学的协同作用下强化脱氮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29551.0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臭氧催化剂,包括混合有生物炭和硅铝基材料的共载体,以及负载于共载体之上的金属元素和氮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炭和硅铝基材料粉末混合后置于金属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向浸渍后材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湿法造粒形成球形材料,将球形材料进行煅烧,得到复合臭氧催化剂。本发明的复合臭氧催化剂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便、催化性能好、稳定性强,能够满足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臭氧催化氧化的高效低耗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1651.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1/00 , C02F1/461 , C02F1/469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电极体系耦合阴离子交换膜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机构、与预处理机构相连通的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以及与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相连通的MBBR电解机构;预处理机构包括格栅式过滤池,格栅式过滤池相连通设有预处理调节池;本发明将三维电解离子交换机构和MBBR电解机构耦合,在三维电极体系的作用下,微生物与电极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大,通过微电流促进电活化反硝化菌的生物代谢,利用回流废水中的硝酸盐氮促进反硝化作用;同时回流废水中富含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在阴极生物室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生物室,在阳极生物室被还原成氮气,在微生物学和电化学的协同作用下强化脱氮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7451.X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38/10 , C04B33/132 , C04B33/13 ,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弃土的人工湿地基质,该人工湿地基质包括以下组分:建筑弃土、粘土、水、硅酸钠、羟丙基纤维素钠以及预制泡沫;上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羟丙基纤维素钠、硅酸钠、建筑弃土、黏土、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水,搅拌成为均匀的浆料;(2)将发泡剂加入水中,加气形成均匀绵密的气泡;(3)将(2)与(1)形成的浆料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表面覆盖无纺布,自然干燥或置于恒温烘箱中烘干;(4)完全干燥后揭去无纺布,脱模,送入隧道窑中或电阻炉中烧结,自然冷却后即得到成品;本发明材料具有较高的连通孔隙率、贮水性、水流透过性,能够满足微生物与植物的附着生长需求,提高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