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原位减量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840.6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减量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泥原位减量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制剂的组分包括特异性碳源、复合酶制剂、复合菌剂以及噬菌体浓缩液;所述特异性碳源包括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乳酸和腐殖土;所述噬菌体浓缩液包括束缚杆菌噬菌体、球衣菌噬菌体和戈登氏菌噬菌体;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溶菌酶、α‑淀粉酶、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蛭弧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本生物制剂组分经过优化和丰富,污泥减量效果显著;使用时可直接投入废水中,不需再投加微生物载体材料、无需对现有池体进行改造、无毒无害、生态友好。

    一种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足迹表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05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58483.8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足迹表征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周边流域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结果,筛选目标污染物;从生态毒理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污染物的水生毒性数据;根据所述水生毒性数据,计算各目标污染物的环境风险熵值RCR;当RCR>1时,计算环境安全阈值;根据环境安全阈值,计算有机污染物足迹ChF和有机污染物指数CPI。本发明通过建立有机污染物足迹评估体系,表征有机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识别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占有量、环境风险及环境承载容量,实现对区域有机污染物排放的可持续评估。

    一种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的新化学物质甄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92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70821.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的新化学物质甄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化学物质识别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化学物质信息数据集;提取所述化学物质信息数据集中各数据的文本信息,形成化学物质信息标记库,并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增量化预训练;构建现有化学物质数据库,并基于所述现有化学物质数据库对所述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训练,得到新化学物质大语言甄别模型;通过所述新化学物质大语言甄别模型进行新化学物质甄别。本发明不仅解决了传统“光学字符识别模型+相似度比对模型”无法有效提取图像中物质信息而导致的物质判断出现假阳性的问题,而且可批量、快速开展企业所有原辅料中新化学物质甄别,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

    一种蓝藻炭耦合化学调理藻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4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12990.4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蓝藻炭耦合化学调理藻泥深度脱水的方法,包括蓝藻炭制备、藻水调理、机械脱水等步骤。具体是采用蓝藻炭、甲壳素基絮凝剂、木质素絮凝剂对含水率95~98%藻水进行调理,其中蓝藻炭的用量为藻水质量的2~6%,甲壳素基絮凝剂与木质素生物絮凝剂预先按质量比(0.2~1):1混合,甲壳素基絮凝剂与木质素生物絮凝剂混合物的质量为50~150mg/L,调理后的藻水经机械分离,藻泥含水率低于60%。藻泥进一步碳化,制得蓝藻炭,回收用作藻泥深度脱水的调理剂。本发明可改进现有蓝藻絮凝脱水中无机絮凝剂大量添加导致的灰分及环境风险增加、后续资源化利用潜力低、脱水后藻泥含水率高等不足。

    一种二氧化碳鼓泡水洗飞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5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220136.4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鼓泡水洗飞灰系统,包括提纯和存储单元、循环风机、循环鼓泡塔;其中循环鼓泡塔内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为二氧化碳出口、冲洗管、除雾器、布液层,循环鼓泡塔内的下部布置了布气层、扰流装置、出液管;其中循环风机入口有两路,一路来自循环鼓泡塔的二氧化碳出口,一路来自提纯和存储单元,循环风机出口有两路,一路通过定压管返回提纯和存储单元,一路进入循环鼓泡塔的布气层。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碳的引入提高飞灰中氯盐溶出率,同时降低飞灰水洗的液固比,替代废水处理及蒸盐单元部分所需药剂,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工业窑炉二氧化碳排放量。

    一种蓝藻藻泥深度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76961.1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藻泥深度脱水方法,包括:将含水率95~98%藻水进行调理,调理剂含A、B,其中调理剂A为2~6%(湿基总量)的蓝藻炭,调理剂B为50~150mg/L(湿基浓度)的淀粉基絮凝剂与木质素生物絮凝剂混合物,混合比例为(0.2~1):1;调理后的藻水经螺杆泵打入叠螺机后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脱水后的泥饼经炭化处理后一部分可作为调理剂A使用,一部分可做蓝藻粉末活性炭用于叠螺机出水水质提升(出水水质提升50%~60%),其余部分可做其他资源化利用。本发明可克服现有蓝藻絮凝脱水技术添加大量无机絮凝剂导致灰分及环境风险增加、不利于后续资源化利用、脱水后含水率高等不足。

    一种耦合低温脱硝的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4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43944.1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废焚烧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低温脱硝的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条以上的危废焚烧线,还包括联络烟箱、疏水箱、脱硝装置、氨气供应系统、烟囱;其中,危废焚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窑、二燃室、余热锅炉系统、降温收尘脱酸处理系统、第一蒸汽加热器、引风机,第一蒸汽加热器还与余热锅炉系统连接;引风机与联络烟箱连接;脱硝装置与联络烟箱连接,脱硝装置出口与烟囱连接。本发明可实现高效低温脱硝。该系统将脱硝装置布置于焚烧线最末端,避免了脱硝装置布置于危废焚烧线烟气高温段而产生的设备的腐蚀、催化剂堵塞失活问题。可多条处置线共用一座脱硝装置,利用控制回路实现新老处置线的同时脱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