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化混凝土初始配合比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5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1422234.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硬化混凝土初始配合比的测试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实体工程的工程事故分析及责任认定、混凝土结构质量评定或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预测。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步骤是:测试试块饱水容重;通过图像处理方式获取混凝土截面中粗骨料体积比;利用物理剥落法分离出混凝土薄片中的部分粗骨料与砂浆,测试粗骨料容重,计算粗骨料单方用量;利用化学溶解法分离出砂浆中细骨料(砂),计算细骨料单方用量;结合饱水后烘干及粉体灼烧前后质量差,计算出单方用水量。本发明专利不需要事先获知任意原材料的初始信息,并最大限度避免了粗骨料中可溶性CaO与SiO2的影响;亦没有涉及精密的分析仪器与复杂的化学反应,一般实验室均具备操作条件。

    一种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的腐蚀评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8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29679.1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的腐蚀评价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复合应力加载装置、应力监测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及环境模拟发生装置,复合应力加载装置的应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信息采集装置连接,信息采集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应力监测装置,应力监测装置可以实时显示应力变化信息,环境模拟发生装置通过底梁环境开口、环境模拟连接管件与介质盒连接,模拟溶液、干湿循环、薄液膜等多种试验环境,实现对工况多因素耦合的模拟。采用本所述装置及方法可以模拟钢筋及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的实际工况,并实现多试样同时加载,快速、准确的对腐蚀情况进行评价。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抗溶蚀外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453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594260.1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抗溶蚀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抗溶蚀外加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10‑30%防水组分、0‑20%防水助剂、10‑30%固钙组分、0‑20%固钙助剂及30‑70%水;所述防水组分选自C12~C18的高级脂肪酸、甲基硅醇盐、甲基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所述固钙组分选自六偏磷酸钠及三聚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任意比例的组合。本发明所述外加剂采用防水组分和固钙组分作用于混凝土结构,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防水层,阻碍水分的渗透和传输,同时固化Ca2+离子,通过上述物理吸附及化学结合作用,实现隧道衬砌混凝土抗溶蚀作用;所述外加剂实现水作用环境中混凝土的钙离子固化效果与长期稳定性,有效降低混凝土溶蚀程度。

    一种硬化混凝土初始配合比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5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22234.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硬化混凝土初始配合比的测试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实体工程的工程事故分析及责任认定、混凝土结构质量评定或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预测。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步骤是:测试试块饱水容重;通过图像处理方式获取混凝土截面中粗骨料体积比;利用物理剥落法分离出混凝土薄片中的部分粗骨料与砂浆,测试粗骨料容重,计算粗骨料单方用量;利用化学溶解法分离出砂浆中细骨料(砂),计算细骨料单方用量;结合饱水后烘干及粉体灼烧前后质量差,计算出单方用水量。本发明专利不需要事先获知任意原材料的初始信息,并最大限度避免了粗骨料中可溶性CaO与SiO2的影响;亦没有涉及精密的分析仪器与复杂的化学反应,一般实验室均具备操作条件。

    一种智能释放靶向迁移型钢筋阻锈剂

    公开(公告)号:CN113121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22530.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释放靶向迁移型钢筋阻锈剂,所述智能释放靶向迁移型钢筋阻锈剂使用阻锈组分、封闭组分及催化组分,制成乳液、微乳液或纳米级水分散液。涂刷智能释放靶向迁移型钢筋阻锈剂于混凝土表面时,封闭组分在混凝土表面成膜,阻锈组分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能够通过混凝土毛细孔隙快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再通过浓度梯度及气相扩散等方式到达钢筋表面,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从而起到阻锈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