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122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143117.X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接地网保护的含稀土合金涂层防腐方法,涉及导电涂层防腐领域,该方法是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以碳钢为地网材料,在地网表面先后喷涂厚度为60‑100μm的黏结性底层和厚度为150‑200μm的含有镧、铈、镨、钕等稀土的功能性合金面层。本发明的步骤为:(1)对地网表面的净化去污和喷砂处理;(2)在面层涂料的锌、铝、镁、镍、锰、硅、铬、铍和钛合金粉中配置含有镧、铈、镨、钕等稀土的合金粉体;(3)在电力地网表面形成含稀土的合金防腐涂层。本发明通过在电力地网表面喷涂一层含稀土的合金防腐涂层,提高地网服役寿命,降低地网工作成本,该方法工艺简单可靠、绿色低碳、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40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105752.X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回收锂的方法。采用磷酸铁(FePO4)材料通过电化学过程富集溶液中的锂,而锂化后的磷酸铁材料可通过热处理,重新制备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种电化学方法提取锂不仅对锂的提取具有高的选择性,不受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而且电化学产物‑锂化的磷酸铁,经处理后,可直接转化成磷酸铁锂材料。因此,本发明非常适合于在价值不高的离子溶液中直接提取锂,而且工艺简单,易控制,成本低,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61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105716.3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 Y02P10/234 , Y02P10/236 ,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酸液浸泡法回收磷酸铁锂废旧电池负极废片铜箔的方法。该方法先拆下磷酸铁锂电池负极,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混合酸液溶解浸泡,负极废片与铜箔分离,清洗分离出铜箔。本发明是一种方便简单有效的办法,并很好的实现酸碱回收重复利用,避免常规方式繁琐的回收办法,并可能产生对环境污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3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44351.4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模拟方法,涉及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本方案主要针对不同区域中不同特性的土壤环境,模拟场地选择具有典型区域土壤特性的测试点,模拟设施包括小型模拟地网、检查片、牺牲阳极、以及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电流输入端口、同步中断器、参比电极和阴极保护电位监测仪,牺牲阳极通过电缆连接到地网,地网关键部位设置地面监测装置,地网周围埋设检查片,并部分与地网相连,以参照对比。本方案施工简单,便于测试,易开挖取样,能够较好地反映变电站的实际腐蚀和保护情况,且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真实的腐蚀与保护数据,从而可为特定土壤环境中地网的阴极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6483.1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筛分方法。随着锂离子动力或储能电池的大量应用,部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劣化,因此,需要提前预知和判别电池的健康状态,剔除或分级组合不同劣化程度的电池,避免电池系统的安全隐患和提高运行效率。本发明采用电化学频谱方法快速判断电池的劣化程度,为电池筛选提供可靠方法。因此,本发明非常适合于大量使用电池的快速评价和分级筛选,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6473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62696.0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快速查找废旧动力电池包中性能最差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高压充放电仪上将整个电池包先进行充电,充满后进行1次完整放电,充放电倍率采用1C,放电容量记为C1;(2)将电池包分成两个小电池包,各包含一半的电池单体,对其中一个进行1次完整的充放电测试,充放电倍率采用1C,放电容量记为C1/2,如果C1/2小于C1,则证明性能最差的电池在已经检测过的小电池包中,如果C1/2大于或等于C1,则证明最差的电池在未检测的那个小电池包中;(3)将容量小于C1的小电池包对半分开,继续重复上述过程,最终找出性能最差的电池。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节约人力物力,适用于二手动力电池包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35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67745.X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新型溶剂,所述溶剂的结构特征为醚链取代的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R1OB(OR2)OR3,式中R1、R2和R3可以是单醚链取代,也可以是双或三醚链取代的。其中,取代基R1、R2或R3的醚链中可含芳基、卤代烷基、卤代芳基,其中:卤素为F、Cl或Br,卤代为部分或全部取代。使用含有所述硼酸酯溶剂可以自动消除电解液中的水分,减少水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另外,燃烧的产物三氧化二硼可以附着在电极表面,具有固态阻燃的能力;并且该溶剂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如比容量、循环性等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06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10247690.5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防腐蚀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将柔性石墨与金属的连接部分放置于中空模具中,密封胶通过模具上方的注入口注入到模具空腔中,并固化,脱模后,柔性石墨与金属的连接部分被密封胶紧密包封,从而实现与外部环境的隔离。中空模具由中空模具上半部分(1)和中空模具下半部分(2)组成,两部分合并后构成完整的中空模具,并形成模具内部空腔(7),其中中空模具上半部分有密封胶注入口(3),密封胶注入口与模具内部空腔连通。本发明方法简单且易操作,实现柔性石墨与金属的连接处包覆密封,与腐蚀环境隔绝,有效抑制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与金属之间的腐蚀,从而解决柔性石墨复合材料在接地应用方面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69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00907.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C09D163/00 , C09D167/00 , C09D201/00 , C09D5/03 , C09D5/22 , C23C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3/00 , C09D5/03 , C09D5/22 , C09D167/00 , C09D201/00 , C23C4/06
Abstract: 一种输电杆塔铭牌用防腐荧光复合涂层结构,包括金属基板、依次附着在金属基板上的底层、封闭涂层、中间层、荧光层和罩面外层;所述底层为合金热喷涂金属层,所述封闭涂层为锌基环氧粉末喷塑层,所述中间层为纯聚酯热固性粉末涂层,所述荧光层为光致储能夜光漆喷涂层,所述罩面外层为高分子有机涂层。本发明复合涂层附着力强、结构紧密,效果稳定。本发明的荧光层为光致储能夜光漆喷涂层,白天具有储存光能的功能,到夜间具有荧光指示作用,且时间可达8小时以上。罩面外层为高分子有机涂层,能阻隔涂层表面对大气中颗粒和灰尘的吸附,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61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209286.X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腐蚀性快速评价的多因子方法,建立评价标准包括对区域内不同土壤样品的信息采集,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土壤腐蚀性因素中筛选出影响土壤腐蚀性的关键因素,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土壤腐蚀性等级进行判定。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多因子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该法能够大大减少在评价土壤腐蚀性时所需的工作量以及评价所需时间,同时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更加具有科学性,为深入研究土壤腐蚀因素间的关系以及对土壤腐蚀性进行准确、快速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