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电源系统的自动切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03460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86399.4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电源系统的自动切换电路,属于电路切换技术领域。本发明设置在一主路电源输入端、一备用电源输入端以及一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一第一开关电路、一第二开关电路以及一自动使能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有输入时导通以向所述电源输出端供电;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没有输入时导通以向所述电源输出端供电;所述自动使能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有输入时,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不导通,还用于在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没有输入时,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不导通,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本发明可实现两种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且可避免其同时供电。

    汽车座椅加热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06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5150.7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加热系统,包括加热丝总成、座椅温度传感器、座椅压力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制器。当汽车启动并且座椅压力传感器采集到驾驶人员坐在座椅垫上的压力信号时,加热丝总成处于准备主动加热状态。当车外温度以及座椅温度均在预设范围内时,主控制器则控制加热丝总成按照不同档位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而当车外温度或者车内温度与座椅温度之差均在预设范围外时,主控制器控制加热丝总成停止加热。这样,座椅垫的整个加热过程是否开启无需人工手动控制。同时,主控制器对加热丝总成进行不同档位的加热控制,从而实现对座椅垫加热过程的智能化操控,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车载装置安装架及汽车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58748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869734.9

    申请日:2017-12-27

    Inventor: 娄珊珊 邬晶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装置安装架,用于固定汽车的无钥匙进入控制器,车载装置安装架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多个连接板,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多个固定孔,每一个连接板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连接孔,连接板包括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部和与汽车车身连接的抵靠部,连接部设所述抵靠部呈“L”形连接。上述车载装置安装架,安装时,先将无钥匙进入控制器固定在固定板上,然后将固定板的一端的连接板与竖直安装梁连接,将固定板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身前地板上,使无钥匙进入控制器固定于竖直安装梁和所述车身前地板之间的空间,不占用安用于装汽车仪表盘的管梁上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车载装置安装架的汽车。

    一种不同电源系统的自动切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959309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663087.9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电源系统的自动切换电路,属于电路切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一主路电源输入端、一备用电源输入端以及一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一第一开关电路、一第二开关电路以及一自动使能驱动电路,其中,第一开关电路用于主路电源输入端有输入时导通以向所述电源输出端供电;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没有输入时导通以向所述电源输出端供电;所述自动使能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有输入时,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不导通,还用于在所述主路电源输入端没有输入时,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不导通,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种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且可避免其同时供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汽车室顶灯控制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84693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414287.6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室顶灯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开关继电器、室顶灯模块和档位控制模块,开关继电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室顶灯模块包括前照明单元和后照明单元,档位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与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均分别包括控制触点、门开触点、常开触点和关闭触点,车身控制器的信号使能引脚与控制触点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设有过滤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继电器的设计,防止了由于室顶灯模块长时间工作导致的馈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控制触点、门开触点、常开触点和关闭触点的设计,以使能有效满足用户对多功能控制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降低运行噪声的空气净化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78149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317809.6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运行噪声的空气净化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的中央扶手箱箱体,在中央扶手箱箱体的顶端设有可以翻转并固定的盖板,在中央扶手箱箱体设有半封闭的箱腔,在空气净化器的底端设有边缘超过空气净化器底部大小的底板支架,螺栓将空气净化器安装在箱腔内的车身地板上。在空气净化器底端的底板支架和车身地板之间设有消音减震隔音棉。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底板支架高度,提高了刚强度模态,从而使电机旋转时的振动不会与车身产生共振,使得电机旋转噪声传播到人耳的距离增大,对驾乘人员的影响大幅降低,完全解决了传统安装结构的缺陷,既保证了产品的功能耐久性、降低了安装支架的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驾乘者的使用舒适性。

    一种功能测试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0363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1002781.2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VCU,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设于壳体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测试接口,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通讯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测试接口包括与数模转换电路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接口、以及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输出接口与VCU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接口匹配,信号输入接口与VCU的驱动信号输出接口匹配。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测试装置,无需提前准备并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也无需人为来观察执行器是否执行相应的动作,简化测试程序,缩短了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测试效率,有利于VCU脱离整车进行测试。

    一种汽车电池结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77429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20342504.5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格栅盒、温度感应件、锯齿和固定销,所述格栅盒上开设有通风孔,且格栅盒的一端固定于散热盒内,并且格栅盒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栅栏,所述温度感应件设置于散热盒上散热盒与格栅盒的连接侧,且散热盒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传动处固定有隔热防护,且散热风扇与温度感应件相互连接,所述锯齿设置于格栅盒上格栅盒与固定栅栏的连接处,且固定栅栏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销设置于内腔中,且固定销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销和弹簧的连接处安装有提拉杆。该散热装置,作用于电池结构的外侧,在电池温度较大时,对电池结构进行散热,防止其运行受损。

    一种带虹吸式三通管的空气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206609068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266361.X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虹吸式出风管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内设有净化器进风管、抽气电机、PM2.5过滤滤芯和净化器出风管,特征是:还包括虹吸式三通管,虹吸式三通管的第一进风口与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器出风管的出风口连接,虹吸式三通管的第二进风口与空调器的空调出风管的出风口连接,虹吸式三通管的出风口设在副仪表板上。虹吸式三通管的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虹吸原理,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器出风管与空调的空调出风管通过虹吸式三通管做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使用车辆的电源、节约能源、无电机高频噪声、明显提高车内的驾乘舒适性、空气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用于汽车组合仪表的图形用户界面(行车3)

    公开(公告)号:CN306712382S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30068511.3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汽车组合仪表的图形用户界面(行车3)。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汽车组合仪表显示和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带图形用户界面的车载组合仪表显示面板中的界面显示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图形用户界面,省略其他视图。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显示汽车相关信息和状态以及用户操作提醒信息。
    7.图形用户界面的变化状态说明:界面变化状态图1‑8显示的界面为车辆设置选项,分别为:小计里程A、小计里程B、瞬时油耗、行车电脑信息、车辆行驶信息、轮胎信息;各功能状态之前的切换通过车辆的多功能方向盘或者按键操作完成、报警状态根据车辆实际状态来回显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