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金属立体网络结构的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极片和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414366.8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金属立体网络结构的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极片和电池。本发明通过在具有互相贯通的通道、且通道的横截面直径为200nm~500nm的聚合物骨架的通道中填充金属材料,可以形成连续的金属材质的立体网络结构,均匀地分布在基体层中,不仅给电子提供了多个电流通道,使得复合集流体能具备较小的方阻和较强的导电能力,而且金属立体网络结构还可以与两侧的金属层连接,构成一个整体,避免了传统复合集流体中不同材质的膜层间容易分离的缺陷,且金属材料均匀穿插于基体层中,使复合集流体成品能更好地兼具金属材料的强度和聚合物材料的韧性。

    一种表面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7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8843.6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性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多孔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基层和位于集流体基层至少一个表面的多孔涂层,表面多孔集流体的表面孔数量>5个/㎡,通过在导电材料和粘接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低沸点溶剂和水混合成的溶剂,尤其在加入异丙醇和水时,由于异丙醇与水之间可以产生共沸,再经烘箱烘烤时,异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可以快速挥发,同时使得多孔涂层的表面形成孔细,这样可以增大多孔涂层的表面积,提升活性材料与多孔涂层的粘接面积,有效降低了活性物质与表面致密集流体接触时的界面电阻,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应用于二次电池时的倍率性能以及充放电性能。

    长循环纳米涂碳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电极、电池和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93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8157.6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循环纳米涂碳集流体,包括:集流体主体,集流体主体相背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涂碳层,涂碳层的材质包括导电碳材料、粘结剂、氢氧化钙和氟化锂。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在水中加入导电碳材料进行搅拌,加入粘结剂材料进行搅拌,加入氢氧化钙进行搅拌,加入氟化锂进行搅拌;涂布:在集流体主体的两面涂布浆料,形成涂碳层;烘干收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长循环纳米涂碳集流体。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加入了氟化锂,将集流体装配成电池后,通过氟化锂保护负极的SEI膜,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避免电池内部的副反应产生破坏,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吸液保液纳米涂炭集流体及制备方法、极片和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1547.3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液保液纳米涂炭集流体及制备方法、极片和二次电池,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选取集流体基材,备用;(2)制备吸液保液纳米涂炭材料,备用;(3)将吸液保液纳米涂炭材料涂覆于集流体基材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烘干;其中,吸液保液纳米涂炭材料包括导电碳材料和吸液保液纳米材料,其中所述吸液保液纳米材料中包括纳米多孔材料,导电碳材料与吸液保液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0.6‑1.2。纳米多孔材料和导电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由该集流体制备得到的极片对电解液的浸润能力,减少浸润时间;同时还可提高集流体对活性物质的粘附力,避免活性物质的脱落,确保二次电池的综合性能;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涂碳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32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9061.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碳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涂碳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和涂覆在集流体上下表面的导电涂层,所述集流体厚度为2~18微米,单面导电涂层厚度0.05~5微米,涂碳集流体厚度为3~20微米,所述导电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导电剂10~20份;聚乙烯醇(PVA)1~2份;粘结剂1~2份。通过在导电涂层的制备原料中添加聚乙烯醇(PVA),可以将导电涂层的剥离力从目前的200N/m提升至1000N/m,极大的提升了导电涂层的粘接力并且改善了产品的外观。

    富电子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极片和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25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14363.4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富电子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极片和电池。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基材层表面设置电荷量分布为200eV/mm2~500eV/mm2、富电子的纳米铜层,能有效地防止铜的氧化,无需额外增加锌或铬抗氧化层,大大降低了传统技术中不同金属层之间的界面电阻,提高了集流体的性能,且减省了在含铜集流体表面进行镀锌或镀铬的步骤,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的污染更小、更环保;此外,采用聚合物和金属复合,有效提升了集流体的能量密度,较全金属的传统集流体,有利于将电池做得更轻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