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3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070411.8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C07D513/04 , C09K3/2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噻唑并噻唑桥联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抑尘剂,属于抑尘剂的技术领域。如下式I所示化合物:#imgabs0#其中,R选自H、CH3或CH3(CH2)n,n为1~17;X选自Cl、Br、I、F、CH3COO、CF3COO、CF3SO2、(CF3SO2)N、SbF6、BF4、B(C6F6)4或C4F9。本发明将基于噻唑并噻唑桥联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抑尘剂作为铁路煤炭运输用抑尘剂并喷洒在煤炭表面,发光材料在抑尘剂中能够在紫外光作用下发出荧光,达到远距离裸眼可视的效果。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沸点高、发光强度高、无金属离子、毒性小、合成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铁路煤炭运输中并能达到远程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91905.X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F5/02 , C09K11/06 , A61B5/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硼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能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对不同基底上的潜指纹进行快速(约1‑2分钟)、高效的荧光显影。其利用咪唑啉酮和芳基硼骨架的分子转子,该骨架在低粘度中的快速旋转使得设计出的显影试剂在其没有接触到指纹区前保持较低荧光,而一旦识别指纹后,粘度明显增加,抑制分子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于潜指纹“off‑on”的荧光成像,避免其他显影试剂在潜指纹成像中的反复洗涤。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6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287222.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05/04 , C07D409/04 , C07D217/04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B5/1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指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中,三苯胺作为电子给体,异喹啉作为电子受体,芳香环作为π桥连接这两个部分,分子中单键链接的苯环有着较强的分子间扭转电荷转移(TICT)效应,该材料在聚集态下的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对指纹分泌物、油脂等亲和性高,具有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聚集态发光性能好等优点,可通过雾化器喷洒方式实现在各种材质上潜指纹成像,并对指纹的三级结构实现高分辨成像,达到极高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6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7222.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05/04 , C07D409/04 , C07D217/04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B5/1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指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中,三苯胺作为电子给体,异喹啉作为电子受体,芳香环作为π桥连接这两个部分,分子中单键链接的苯环有着较强的分子间扭转电荷转移(TICT)效应,该材料在聚集态下的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对指纹分泌物、油脂等亲和性高,具有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聚集态发光性能好等优点,可通过雾化器喷洒方式实现在各种材质上潜指纹成像,并对指纹的三级结构实现高分辨成像,达到极高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291905.X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F5/02 , C09K11/06 , A61B5/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硼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能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对不同基底上的潜指纹进行快速(约1‑2分钟)、高效的荧光显影。其利用咪唑啉酮和芳基硼骨架的分子转子,该骨架在低粘度中的快速旋转使得设计出的显影试剂在其没有接触到指纹区前保持较低荧光,而一旦识别指纹后,粘度明显增加,抑制分子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于潜指纹“off‑on”的荧光成像,避免其他显影试剂在潜指纹成像中的反复洗涤。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6243.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09/14 , C09K9/02 , G11B7/2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致变色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咪唑烯桥类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在容器中,以1,2‑双(2‑甲基‑5‑苯基噻吩‑3‑基)乙烷‑1,2‑二酮和R‑CHO为原料,以正丁醇为溶剂,以苯并三氮唑和醋酸铵为催化剂,经加热反应一锅法合成了咪唑烯桥类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绿色环保、条件温和、后处理相对容易;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咪唑烯桥上的连接基团的微调,成功合成了能够实现不同颜色变化的变色的咪唑烯桥类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为全彩光致变色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7294.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2‑(7‑(N,N‑二乙氨基)‑2H‑色烯‑3‑)亚甲基氨基)‑3‑氨基马来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离子检测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荧光探针存在检测元素单一、检测限高、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2‑(7‑(N,N‑二乙氨基)‑2H‑色烯‑3‑)亚甲基氨基)‑3‑氨基马来腈的结构式如下:#imgabs0#制备方法为将7‑(N,N二乙氨基)‑2H‑色烯‑3‑醛、2,3‑二氨基‑2‑丁烯二腈、催化剂、溶剂加入到反应瓶中,搅拌,加热回流至反应结束。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多重检测(ClO‑、Fe3+、Cu2+)等优点,对ClO‑、Cu2+响应浓度线性范围宽(分别为0‑1.7×10‑4M(ClO‑)和0‑1.0×10‑4M(Cu2+))、灵敏度高(检出限分别为60nM(ClO‑)和45nM(Cu2+))、响应速度快(响应时间分别为30s(ClO‑),2min(Fe3+),20min(Cu2+))。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9572.X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2/05 , C25B11/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活性嗪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合成方法将碳化钙(CaC2)和三聚氯氰(C3Cl3N3)混合均匀,然后投加到球磨罐中进行机械化学反应,并将得到的产物用0.1mol/L稀硝酸、丙酮以及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而后将洗涤完成的产物冷冻干燥即可得到嗪炔碳材料。本发明利用氯氰单体与碳化钙经过机械化学作用的方法首次结构可控合成了C‑N杂环嗪炔碳材料,同时实现其形貌和结构可控制备;过程中无需溶剂、操作条件温和、化学效果显著、原理简单、原料成本低并易于工业生产,得到的嗪炔碳材料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78067.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65/34 , C09K11/06 , C09K9/02 , G01N21/6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噁嗪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苯并噁嗪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在惰性氛围下将反应物噁嗪类化合物、硫叶立德类化合物和铑催化剂、添加剂一起加入到溶剂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分离得到苯并噁嗪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能在酸碱刺激下实现荧光颜色的可逆转变,具体表现为加碱后溶液由绿色荧光变为红色,再加入酸后再次变回绿色荧光。其利用仲胺对酸碱刺激的响应,具体为仲胺的质子化与中和反应,来实现苯并吩噁嗪荧光材料的可逆酸碱响应。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催化剂用量少、分离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官能团耐受性强,以及不需要银盐等金属氧化剂的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