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172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04229.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
Inventor: 张琦 , 杨国义 , 高大伟 , 孙宁 , 韩方丁 , 王丹冰 , 侯蔚 , 李耀磊 , 顾非 , 李轩 , 刘玉卿 , 翟鹏远 , 杨占伟 , 崔督林 , 王际博 , 高树林 , 杨科军 , 徐言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纳米相析出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毛坯准备,感应加热,热挤压,余热固溶,冷加工,时效处理,冷加工,时效处理,冷加工,时效处理,后续加工。该工艺技术将加工率和热处理参数进行阶梯型分配设计,使铜合金二次析出相沿不同路径析出,提高了铜合金基体强度,有利于铜合金相晶粒细化,减小应力集中,提高导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98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484772.6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
Inventor: 张琦 , 杨国义 , 高大伟 , 孙宁 , 韩方丁 , 王丹冰 , 侯蔚 , 李耀磊 , 顾非 , 李轩 , 刘玉卿 , 翟鹏远 , 杨占伟 , 崔督林 , 王际博 , 高树林 , 杨科军 , 徐言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所述高强高导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 0.6~0.8wt%、Be 0.06~0.08wt%、Ni 0.18~0.2wt%、Si 0.03~0.04wt%、Zn 0.08~0.1wt%、Ag 1.3~1.5wt%、余量为Cu。该铜合金材料在成分设计上,选择加入低含量时对铜合金导电能力影响很小的合金元素,在保证铜合金基体导电性能前提下,综合考虑铜合金固溶强化和时效硬化等因素,有利于合金相晶粒细化,保证在不降低铜合金材料导电性能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铜合金力学性能,有效地解决了高强高导铜合金基体强度与导电率矛盾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34981.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8 , B21D22/201 , B21D22/208 , B21D31/00 , B21D37/16 , B21D5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耐高压薄壁金属毛坯的制造工艺,首先准备所需料锭;然后采用中频加热炉对准备的料锭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完成后送至压力机进行热打饼处理,热打饼处理之后送至模具上涂有水基石墨乳的热引伸装置进行热引伸处理,处理之后的热引伸变形程度为40~50%。该工艺中将“一次反挤压成形”分解为热打饼和热引伸两个步骤进行,减小了热引伸的变形量,能够成功的将水基石墨乳作为润滑剂简单润滑,不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484772.6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琦 , 杨国义 , 高大伟 , 孙宁 , 韩方丁 , 王丹冰 , 侯蔚 , 李耀磊 , 顾非 , 李轩 , 刘玉卿 , 翟鹏远 , 杨占伟 , 崔督林 , 王际博 , 高树林 , 杨科军 , 徐言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所述高强高导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 0.6~0.8wt%、Be 0.06~0.08wt%、Ni 0.18~0.2wt%、Si 0.03~0.04wt%、Zn 0.08~0.1wt%、Ag 1.3~1.5wt%、余量为Cu。该铜合金材料在成分设计上,选择加入低含量时对铜合金导电能力影响很小的合金元素,在保证铜合金基体导电性能前提下,综合考虑铜合金固溶强化和时效硬化等因素,有利于合金相晶粒细化,保证在不降低铜合金材料导电性能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铜合金力学性能,有效地解决了高强高导铜合金基体强度与导电率矛盾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7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4229.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琦 , 杨国义 , 高大伟 , 孙宁 , 韩方丁 , 王丹冰 , 侯蔚 , 李耀磊 , 顾非 , 李轩 , 刘玉卿 , 翟鹏远 , 杨占伟 , 崔督林 , 王际博 , 高树林 , 杨科军 , 徐言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纳米相析出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毛坯准备,感应加热,热挤压,余热固溶,冷加工,时效处理,冷加工,时效处理,冷加工,时效处理,后续加工。该工艺技术将加工率和热处理参数进行阶梯型分配设计,使铜合金二次析出相沿不同路径析出,提高了铜合金基体强度,有利于铜合金相晶粒细化,减小应力集中,提高导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8723724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34626.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杆,底座的中部上方设置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内定位单元,立杆上设置有外定位单元;内定位单元包括测量螺钉,测量螺钉位于支架的水平段端部且伸入至被测零件的深孔内部;外定位单元包括横杆和刻线板,刻线板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侧面、另一端带有刻度线;横杆的一端开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的上下端分别套装有套管和衬套,套管和衬套内共同穿设有测量杆,测量杆的底部与被测零件的外壁面接触;横杆上铰接有一指针,指针的一端指向刻度线,指针的另一端抵接在测量杆中部;支架的水平段中部套设有一用于支撑被测零件的圆环。本实用新型可在不破坏零件的前提下,准确测得零件壁厚,测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5183361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0841617.6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C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截面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变截面铜材拉伸装置,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军工领域中常用的结构简单的新型的变截面铜质型材的加工生产装置,特别对于军工用铜质型材下端部开设有拱形槽口的铜材的加工生产,提高企业生产加工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了一种新型变截面铜材拉伸装置,包括材料本体,在材料本体的下部开设有内拱形面,在材料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材料本体内拱形面相互匹配的固定模,在材料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凸轮滚动模,在凸轮滚动模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连接孔,在转轴连接孔上还开设有键槽,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简单方便,操作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204912850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5400.0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加工技术领域。一种折弯工件角度中心线方向钻孔用支架,包括固定底板、纵向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纵板、和设置在纵板顶部的钻头固定板,所述的纵板上开设有两平行的调节纵槽,在各个调节纵槽内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块,所述的角度调节块下部还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的钻头固定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钻孔定位板,所述的钻孔定位板的端部开设有与两角度调节块中心线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钻套。本实用新型在整个钻孔过程中,调节方便、定位准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尺寸不同的折弯角度的工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件加工的成品率,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21184314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2856148.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形连接件专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上模板中部上下贯穿有模柄,上模板下侧滑动设置两个上垫板,上垫板下方固定有凸模和上挡板,凸模端部下方固定设置限位块;下模板内滑动设置两个下垫板,下垫板上固定有成型凹模与下挡板,下垫板上开设凹槽,凹槽内滑动设置V形凹模,V形凹模与凹槽底部之间固定设置多个弹簧,上挡板下侧固定多个限位杆,限位杆下端伸入对应下挡板,下模板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贯穿下模板与两个下垫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双向螺杆转动,调节两个凸模以及两个凹模间的间距,以适应V形铜排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209424365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044559.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壁金属容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筒形工件引伸退料装置,包含引伸冲座、闭气组件、冲接、上模盖、模子和退料器,所述闭气组件包含伸缩气缸、高压气管、上模座和下模座,高压气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气嘴,伸缩气缸缸体与引伸冲座固定,高压气管一端通过气嘴与伸缩气缸缸体内腔连通,高压气管另一端通过气嘴与上模座内腔连通;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工作端与上模盖连接,缸体、高压气管、上模座和下模座形成用于通过气路进行薄壁筒形工件退料的闭合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操作方便、制造容易,有效降低废品及模具报废的频率,大幅度提高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