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片的制作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35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860183.3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喷雾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片准备;(2)涂胶;(3)掩膜制作;(4)基片无掩膜面的绝缘;(5)电解加工微坑阵列;(6)掩膜剥离;(7)粘结剂填充;(8)金属层电沉积;(9)剥离喷雾片。本发明的喷雾片的制作方法在于提出了一种电铸模仁可反复使用、喇叭孔成形精度高和尺寸一致性好的喷雾片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电镀平面薄片件的挂具

    公开(公告)号:CN10471165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125022.5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镀平面薄片件的挂具,包括正面设有方形凹槽(3)的挂板(1)、带有引电柱(11)的方环形引电框(2)、外包有电绝缘材料(8)的方环形导磁阴极压紧框(7)、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设于挂板(1)背面的磁铁定位槽(9)、放置于磁铁定位槽(9)内的外包有电绝缘材料(8)的磁铁(10)。用该挂具固定工件时,首先将方环形引电框(2)置于方形凹槽(3)内中部,将引电柱(11)密封埋嵌于挂板(1)内部;接着把工件(13)置于方环形引电框(2)正上方,把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贴合放置于挂板(1)正面上,把方环形导磁阴极压紧框(7)置于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正上方;最后将磁铁(10)放入磁铁定位槽(9)内即可。本发明工件装卸方便、结构简单、对流场与电场分布影响小。

    一种用于电镀平面薄片件的挂具

    公开(公告)号:CN10471165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25022.5

    申请日:2015-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7/08 C2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镀平面薄片件的挂具,包括正面设有方形凹槽(3)的挂板(1)、带有引电柱(11)的方环形引电框(2)、外包有电绝缘材料(8)的方环形导磁阴极压紧框(7)、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设于挂板(1)背面的磁铁定位槽(9)、放置于磁铁定位槽(9)内的外包有电绝缘材料(8)的磁铁(10)。用该挂具固定工件时,首先将方环形引电框(2)置于方形凹槽(3)内中部,将引电柱(11)密封埋嵌于挂板(1)内部;接着把工件(13)置于方环形引电框(2)正上方,把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贴合放置于挂板(1)正面上,把方环形导磁阴极压紧框(7)置于方环形弹性密封垫(5)正上方;最后将磁铁(9)放入磁铁定位槽(8)内即可。本发明工件装卸方便、结构简单、对流场与电场分布影响小。

    一种在金属表面上加工微坑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62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5739.X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金属表面上加工微坑阵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工件待加工表面(2)上均匀电泳涂覆一层非金属微粒子(1)组成的膜(3);(b)工件待加工表面上的膜经干燥后,在非金属微粒子玻璃转化温度下烘烤30~9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c)把涂覆有膜的工件待加工表面置于化学腐蚀液或电解液中,在轻微搅拌的情况下进行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加工;(d)当工件待加工表面上的膜完全脱落后,停止腐蚀加工,取出工件,冲洗、干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工艺成本低,灵活高效,在三维复杂、大面积的金属表面上加工出密集排布的微坑阵列。

    一种测量提升机制动力矩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1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019811.6

    申请日:2014-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提升机制动力矩的方法及装置。一种测量提升机制动力矩的装置,包括钢丝绳、测力器,还包括套嵌在提升机滚筒圆盘上的定位滑块及导向滑块。操作过程为:把定位滑块与导向滑块安设于提升机滚筒圆盘上;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提升机滚筒圆盘上的圆周孔上后,另一端经导向槽引出;在拉动提升机滚筒转动瞬间,测量出钢丝绳另一端的拉力大小,计算出制动力矩。本发明具有力臂获取容易,测量数据精确,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包括矿井提升机在内的大型机械制动力矩的测量。

    一种用于圆柱面掩膜电解加工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218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024619.5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面掩膜电解加工的装置,包括配液体、前密封端盖和后密封端盖;配液体包括外结构层、半圆弧状结构层、置于外结构层和半圆弧状结构层之间的轴向贯穿的导流槽;半圆弧状结构层的弧面设有轴向走向的交错均匀分布的出液槽和凸台,两相邻的出液槽与凸台之间的圆心角为 3°~10°;凸台沿轴向方向等间距d地设有进液孔;前密封端盖和后密封端盖分别与配液体的两个轴向端可拆式密封联接;引流槽与导流槽连通。本发明的装置利于极间多孔介质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方法的电解产物排出,可提高圆柱形工件阳极表面的流场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电解加工质量,尤其适合于圆柱曲面电解加工,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艺成本低。

    一种用于极间多孔介质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的引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8587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05346.X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间多孔介质填充型掩膜电解加工的引液装置,包括顶盖、密封垫、阴极、非金属柔性多孔介质、掩膜和工件阳极;阴极的正面平整,其背面含有均匀分布的凹槽和两相邻凹槽之间形成的凸台;凹槽包括位于阴极中心的圆形的汇液槽、位于除汇液槽外其他区域的呈风车状分布的弧状的引流槽以及安设于两相邻引流槽之间的出液槽;引流槽与出液槽不贯通;汇液槽和引流槽内开设有进液孔;出液槽内开设有出液孔;顶盖、密封垫、阴极、多孔介质和掩膜自上而下依次紧密贴合于工件阳极之上从而形成核心加工单元。本发明直接通过改造阴极的形状就能使电解产物排出更容易,工件阳极表面流场分布更均匀,进而提高电解加工质量。

    一种在金属表面上加工微坑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626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95739.X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金属表面上加工微坑阵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工件待加工表面(2)上均匀电泳涂覆一层非金属微粒子(1)组成的膜(3);(b)工件待加工表面上的膜经干燥后,在非金属微粒子玻璃转化温度下烘烤30~9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c)把涂覆有膜的工件待加工表面置于化学腐蚀液或电解液中,在轻微搅拌的情况下进行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加工;(d)当工件待加工表面上的膜完全脱落后,停止腐蚀加工,取出工件,冲洗、干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工艺成本低,灵活高效,在三维复杂、大面积的金属表面上加工出密集排布的微坑阵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