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139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33421.2

    申请日:20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PHC桩静压至土层设计深度,然后多重高压旋喷钻杆通过PHC桩中空部位钻至PHC桩底部以下深度,在PHC桩底部进行多重管法施工,形成一个比PHC桩直径大符合设计要求的扩大头空洞,然后充填所述扩大头空洞,形成扩大头。经济效益明显,与获得相同承载力的其它桩型相比,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一种煤层水力压裂与水压爆破耦合增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069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70761.8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层增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水力压裂与水压爆破耦合增透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在煤孔内通入高压致裂水进行一次致裂,使煤层产生较宽较深裂隙,然后采用爆破装置进行二次致裂,采用多段爆破区间分段微差爆破,实现对煤层的多次扰动,多次弱化煤层完整程度,使煤层裂隙更加细密均匀,增加煤层的松散程度。最后采用高压致裂水进行三次致裂,使爆破产生的细密裂隙进一步变宽变深,采用水压爆破耦合作用,使煤层裂纹密度大、深度深、裂纹宽度大,大大增强了煤层增透效果,增强了煤层内瓦斯等气体的排放效率。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化学药剂作用的较长时间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煤层开采的效率。

    一种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139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533421.2

    申请日:20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PHC桩静压至土层设计深度,然后多重高压旋喷钻杆通过PHC桩中空部位钻至PHC桩底部以下深度,在PHC桩底部进行多重管法施工,形成一个比PHC桩直径大符合设计要求的扩大头空洞,然后充填所述扩大头空洞,形成扩大头。经济效益明显,与获得相同承载力的其它桩型相比,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一种测量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程度直剪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110515.0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程度直剪试验装置,包括的下剪切盒,下剪切盒外侧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刮平装置活动配合连接,刮平装置设置有第四套环,第四套环与U形槽固定连接,U形槽开口背向于第四套环的圆心轴,U形槽两端均设有水平对应插孔,插孔与插栓的外轴面活动配合连接,插栓与水平杆活动配合插接,下剪切盒内装填有结构材料,结构材料上侧活动配合连接上剪切盒装置,上剪切盒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侧设置有第三套筒,在第一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套筒。该装置在剪切试验后对接触面剪切带的颗粒进行分层收集,为接触面剪切带颗粒破碎的量化计算提供方便。

    一种坚硬岩巷道中深孔混合楔形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掏槽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4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17431.3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硬岩巷道中深孔混合楔形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掏槽爆破方法,它通过在掘进工作面中间偏下布置3~4对垂直楔形掏槽孔,垂直楔形掏槽孔包含镜像设置的一级掏槽孔和设置在其两侧的二级掏槽孔,所述的一级掏槽孔由三个并排排列的炮孔组成,所述的二级掏槽孔由四个并排排列的炮孔组成,所述一级掏槽孔的中部开设有1~2个直孔,所述一级掏槽孔中每相邻的两个炮孔之间的孔距为800~1000mm。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爆破的优势,增大一级掏槽孔的孔口距和排距,减少炮孔数量,降低炸药单耗,有效控制掏槽爆破对巷道围岩的扰动损伤,确保巷道围岩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后期巷道支护和运营过程中的维修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一种基于冻结法的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95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28338.X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冻结法的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桩基础平面外围施工外围冻结孔,在外围冻结孔内安设外围冻结管;(2)、外围冻结管开始冻结,以形成外围止水冻结壁;(3)、在外围止水冻结壁的止水作用下,在桩基础平面内进行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4)、外围冻结管停止冻结,拔出外围冻结管。本发明利用冻结技术形成冻结壁后再进行人工挖孔,桩周冻结壁可以临时起到砖、混凝土等护壁衬的支护作用,与传统护壁衬相比,桩周冻结壁可以一次成形,免去传统护壁衬的制作、运输、安装等工序,桩孔成孔速度快;桩周冻结壁的形成可大大降低人工挖孔时发生的土层坍塌、流砂、涌泥等安全事故的几率,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自动筛分称量土工筛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250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18445.5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筛分称量土工筛分装置,包括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内设置有多个筛盘,每个筛盘下方均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与筛盘通过插栓上下对应插接,所述筛盘与转动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筛筒外筒壁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控制连接转动拉杆,转动拉杆与转动装置活动连接,筛筒下端连接出砂筒,出砂筒外部连接支架,所述出砂筒下方设置托盘,托盘上侧设置有电动装置,电动装置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穿过出砂筒的底板与转动装置固定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操作步骤,提高试验准确率。

    一种测量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程度直剪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10515.0

    申请日:2017-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G01N3/02 G01N2203/00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程度直剪试验装置,包括的下剪切盒,下剪切盒外侧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刮平装置活动配合连接,刮平装置设置有第四套筒,第四套环与U形槽固定连接,U形槽开口背向于第四套环的圆心轴,U形槽两端均设有水平对应插孔,插孔与插栓的外轴面活动配合连接,插栓与水平杆活动配合插接,下剪切盒内装填有结构材料,结构材料上侧活动配合连接上剪切盒装置,上剪切盒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侧设置有第三套筒,在第一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套筒。该装置在剪切试验后对接触面剪切带的颗粒进行分层收集,为接触面剪切带颗粒破碎的量化计算提供方便。

    一种基于冻结法的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95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28338.X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冻结法的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桩基础平面外围施工外围冻结孔,在外围冻结孔内安设外围冻结管;2)、外围冻结管开始冻结,以形成外围止水冻结壁;(3)、在外围止水冻结壁的止水作用下,在桩基础平面内进行人工挖孔扩底桩施工(;4)、外围冻结管停止冻结,拔出外围冻结管。本发明利用冻结技术形成冻结壁后再进行人工挖孔,桩周冻结壁可以临时起到砖、混凝土等护壁衬的支护作用,与传统护壁衬相比,桩周冻结壁可以一次成形,免去传统护壁衬的制作、运输、安装等工序,桩孔成孔速度快;桩周冻结壁的形成可大大降低人工挖孔时发生的土层坍塌、流砂、涌泥等安全事故的几率,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坚硬岩巷道中深孔混合楔形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掏槽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7431.3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硬岩巷道中深孔混合楔形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掏槽爆破方法,它通过在掘进工作面中间偏下布置3~4对垂直楔形掏槽孔,垂直楔形掏槽孔包含镜像设置的一级掏槽孔和设置在其两侧的二级掏槽孔,所述的一级掏槽孔由三个并排排列的炮孔组成,所述的二级掏槽孔由四个并排排列的炮孔组成,所述一级掏槽孔的中部开设有1~2个直孔,所述一级掏槽孔中每相邻的两个炮孔之间的孔距为800~1000mm。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爆破的优势,增大一级掏槽孔的孔口距和排距,减少炮孔数量,降低炸药单耗,有效控制掏槽爆破对巷道围岩的扰动损伤,确保巷道围岩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后期巷道支护和运营过程中的维修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