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红枣姜茶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17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695095.3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枸杞红枣生姜质量控制方法。首先筛选口感好的标准配方,在传统红糖姜茶配方基础上,本发明结合中医药理论指导,配伍枸杞、红枣,在丰富口味的同时,增添了其养生保健功能。对其进行有效成分测定,通过软件分别得到特征提取物A、B、C标准图谱的统计图谱。将配伍好的待测样品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测其13C NMR和1HNMR,若在统计图范围内即为合格产品,在统计图范围之外,即为不合格产品。通过质量控制,很好地提高了其口感和功效。产品口味丰富,能够安神、健脾益气、补血明目、驱寒暖胃。

    一种鉴别怀姜药材的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10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50449.5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用植物的鉴别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别怀姜药方法。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指纹图谱对怀姜药材进行鉴别,实现对怀姜药材品种和质量鉴定。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可行性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怀姜药材的内在质量,还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怀姜质量。可以解决我国怀姜药材鉴别和评价的难题,也为加强怀姜药材内在成分研究的系统化与标准化,实现国际接轨提供了科学保证。

    一种黑姜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4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32891.8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姜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选取的新鲜无腐烂的黑姜清洗、晾干之后在低温下冷冻,冷冻后再高温高湿处理即得到黑姜,将黑姜进行提取、浓缩、喷雾干燥或者将高温高湿处理后的黑姜进行干燥、粉碎即得到黑姜粉。本发明在生姜处理过程中没有菌种及其他添加剂的加入,安全无害,减少了由添加剂等造成的繁琐操作及成本消耗;制作过程清洁无污染,整个过程污染零排放;制备过程中使用微电脑对高温及高湿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条件精确,生姜的处理得到较好的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生姜利用率,减少了原料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制备出姜的一种新产品,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云南小黄姜药材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351184.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用植物鉴别领域,公开了一种云南小黄姜药材的鉴别方法。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指纹图谱对云南小黄姜药材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中国药典法对云南小黄姜药材进行6‑姜酚定量分析,测得6‑姜酚含量0.15%‑0.20%;超出此范围的不是云南小黄姜品种。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出云南小黄姜药材中特征提取物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达到对云南小黄姜药材品种和质量鉴定的目的。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可行性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云南小黄姜药材的内在质量,还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和控制云南小黄姜质量。

    一种云南小黄姜药材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51184.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用植物鉴别领域,公开了一种云南小黄姜药材的鉴别方法。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指纹图谱对云南小黄姜药材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中国药典法对云南小黄姜药材进行6‑姜酚定量分析,测得6‑姜酚含量0.15%‑0.20%;超出此范围的不是云南小黄姜品种。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出云南小黄姜药材中特征提取物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达到对云南小黄姜药材品种和质量鉴定的目的。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可行性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云南小黄姜药材的内在质量,还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和控制云南小黄姜质量。

    一种实验室用萃取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0304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696481.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萃取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中间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萃取瓶,萃取瓶上设置萃取瓶盖,萃取瓶盖内为中空结构且开设有通气孔,萃取瓶盖内转动连接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外旋转筒和内套筒,外旋转筒上端设置旋转轴,外旋转筒上端外表面沿周向开设进气孔,外旋转筒一侧开有滑动槽,外旋转筒下端铰接有搅拌叶片,内套筒滑动设置于外旋转筒内,内套筒一侧设置把手,把手从外旋转筒一侧的滑动槽穿过伸出外旋转筒,把手下方设置限位杆,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充分的将溶液之间和萃取剂之间进行混合,避免了手动混合时萃取瓶容易碰碎且减少了工作量与时间的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