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状硼氢化锂的方法和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00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9148.0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状硼氢化锂的方法和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置于冻干室内且带阀门的物料罐,物料罐罐体内腔内装有用于形成纳米纤维状硼氢化锂的物料;冷凝机,用于调节物料罐内物料温度使物料冷冻干燥和常温干燥;一端与冻干室连接的真空泵,用于抽真空使冻干室内形成负压;与冻干室连接的惰性气体供给设备,用于向冻干室提供惰性气体。方法包括:将含硼氢化锂和极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与冷冻剂混合所得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充氢气,冷冻使反应釜内溶液凝结,对反应釜内物料在无水无氧环境中依次进行抽真空低温冷冻干燥和抽真空常温干燥,脱除极性有机溶剂和冷冻剂,得纳米纤维状硼氢化锂。

    一种氢燃料电池用的单原子/纳米团簇复合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05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679401.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用的单原子/纳米团簇复合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碳基载体;所述碳基载体上负载有金属Ru纳米团簇;所述金属Ru纳米团簇上负载有单原子;所述单原子为Pt、Pd、Ir或Rh;其中,所述Ru的质量百分数为1wt%‑60wt%;单原子金属的质量百分数为0.1wt%‑5wt%。通过在团簇表面构建均匀分散的单原子,不仅单原子的原子利用可以达到100%并且可以形成大量原子级界面位点从而有效调控纳米团簇的电子结构及其催化微环境。该催化剂的电催化氢气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都远高于未修饰的Ru纳米团簇催化剂,可用于高效稳定的催化氢气氧化反应。

    一种石墨烯负载的纳米片状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储氢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3148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407860.7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的纳米片状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储氢材料,纳米片状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过渡金属氯化物、氢化锂、石墨烯和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后分离得到固体物质,固体物质经干燥后得到所述纳米片状过渡金属氢化物,该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氢化物催化剂可显著改善储氢材料的吸放氢行为,降低吸放氢工作温度,提高循环性能,且反应过程中易于去除副产物,同时保证过渡金属氢化物不会被氧化。

    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21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01260.5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下,将石榴石氧化物和硼氮氢化物按照质量比为80~99:1混合后,在常温下进行机械或手工研磨得到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其中,研磨时间为5min‑10h,研磨转速为60‑300rpm。该方法能够在室温下制备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并且制备得到的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石榴石氧化物/配位硼氮氢化物复合的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

    一种室温吸氢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594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305063.0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吸氢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或氢气气氛下,将MgH2与N掺杂的铌氧化物基催化剂进行球磨,得到室温吸氢的镁基储氢材料;所述MgH2与N掺杂的铌氧化物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50:1;N元素与Nb元素的摩尔比为0.005~0.15:1。本发明将N元素引入到铌氧化物基催化剂中,再与MgH2进行球磨,得到的镁基储氢材料与不掺杂N的铌氧化物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显著降低吸放氢温度,使其在室温下就能够完全氢化;此外,镁基储氢材料还保持了较快的吸放氢速度、循环稳定性高,且储氢容量保持在6.0wt%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