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撞入高电离环境气动影响试验仿真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8434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355638.3

    申请日:2021-1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撞入高电离环境气动影响试验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飞行器特定飞行条件设计高功率电磁波击穿大气试验,得到空间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初始值,然后在相同飞行状态下,仿真建立满足空间等离子体衰减规律的电子数密度随时间变化数学模型,并作为气动计算的气体组分输入;之后针对飞行器撞入微波等离子体云团过程构建准定常时间推进技术,仿真高电离云团对撞入飞行器的气动影响情况。本发明能够有效结合试验与仿真两大研究技术,为飞行器撞入带电云团这一全过程形成一套由真实试验激发产生到气动仿真计算的完整闭环研究体系,有效克服试验或者仿真等单一开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可为研究等离子体与飞行器相互作用提供新途径。

    飞行器撞入高电离环境气动影响试验仿真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84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55638.3

    申请日:2021-1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撞入高电离环境气动影响试验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飞行器特定飞行条件设计高功率电磁波击穿大气试验,得到空间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初始值,然后在相同飞行状态下,仿真建立满足空间等离子体衰减规律的电子数密度随时间变化数学模型,并作为气动计算的气体组分输入;之后针对飞行器撞入微波等离子体云团过程构建准定常时间推进技术,仿真高电离云团对撞入飞行器的气动影响情况。本发明能够有效结合试验与仿真两大研究技术,为飞行器撞入带电云团这一全过程形成一套由真实试验激发产生到气动仿真计算的完整闭环研究体系,有效克服试验或者仿真等单一开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可为研究等离子体与飞行器相互作用提供新途径。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流动边界层速度型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522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43291.5

    申请日:2021-12-1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流动边界层速度型测量装置,包括风洞模型、两轴精密探针移动机构、高精度热线测速装置、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视频监控器。将风洞模型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通过装在两轴精密探针移动机构上的热线测速仪测量模型不同位置处壁面边界层速度分布特性,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热线移动实时位置,视频监控器用于实时监测热线抖动以及是否损坏情况。基于本发明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有利于测量高超声速边界层速度型分布值,能够为流动稳定性计算提供验证和指导,并可深入认识高超声速边界层模态以及转捩特性。

    高超声速飞行器光学窗口两级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03300.1

    申请日:2021-05-10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光学窗口两级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包括高压储罐、控制阀门、驱动泵、连接管路、微通道阵列、超声速喷管。当飞行器达到高超声速时,在气动加热作用下,探测器光学窗口温度迅速升高,此时开启控制阀门,将液态CO2泵送至光学窗口内部的微通道阵列并迅速吸热进入超临界态,超临界CO2通过对流换热实现了光学窗口的第一级冷却。流出微通道的超临界CO2经过超声速喷管加速、膨胀、降温后喷向外界,形成高速气态CO2射流。CO2射流充当了高温来流与光学窗口之间的隔绝气膜,实现了光学窗口的第两级冷却。超临界CO2的流动阻力小、换热性能优异并且吸热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变,因此对光学窗口光学传输特性的影响较小。

    一种搭载压电振动平板的肋片式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57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63037.2

    申请日:2019-12-11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H02N2/04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压电振动平板的肋片式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振动平板、压电堆、夹套;肋片式散热器安装在待散热电子器件的表面;振动平板安装在肋片式散热器上方;压电堆与振动平板通过夹套和紧固螺钉实现连接;压电堆在输入交流电压时将产生周期性的伸缩变形,这种变形运动在夹套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了振动平板作横向振动,在振动平板的横向运动的影响下,流经散热器肋片间的空气产生旋转,形成多纵向涡流动结构,从而增强了肋片表面附近高温气体与肋片间流动通道中心区域低温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最终实现强化散热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维护方便,具有强化散热效果好、强化散热效果可实时调节等显著优势。

    实现双流体混合扰动的超声速喷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52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1345872.1

    申请日:2017-12-1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双流体混合扰动的超声速喷流装置,用于置于风洞内,包括支撑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方的喷流结构,支撑体外部设有气体接头,内部设有与气体接头连通的气流通道,支撑体上设有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固定的固定部;喷流结构的内部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气体稳定腔、位于气体稳定腔之后的喷管,喷管包括依序衔接的收缩部、喉部、扩张部,扩张部的出口呈方形,喷流结构还包括位于气体稳定腔前端、用于正对风洞喷管的出口的尖劈前体,尖劈前体的尖锐端位于超声速喷流装置的最前端。本发明用于风洞实验时尖劈前体正对风洞喷管的出口,可避免来流出现正激波,确保来流压力准确,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非线性耦合本构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77400.0

    申请日:2018-01-2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耦合本构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方法。该边界条件在保留二阶滑移修正项的基础上,利用NCCR的应力和热流修正滑移模型中NSF的应力热流项,最终得到与模型精度相一致的非线性修正滑移边界条件。本发明提出的边界条件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一阶与二阶滑移边界条件计算精度较差的缺陷,提高固壁滑移边界的精度并能够准确预测连续流、滑移流和过渡流域的物面热流与摩阻系数。

    被动式MEMS流致振动强化传热装置及其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649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508056.7

    申请日:2016-07-01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H01L23/367 B81B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式MEMS流致振动强化传热装置及其传热方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热沉温度升高时,固定在热沉上的悬臂梁结构能够产生远离热沉的偏转运动,并且偏转的角度随着热沉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悬臂梁结构的偏转角增大时,其长度方向与来流速度方向的夹角也相应增大,这使得悬臂梁振动部分的振动更加剧烈,从而对悬臂梁附近的流场产生更大的扰动,破坏了热边界层的形成,最终实现传热的强化。这种强化传热装置不需要人工控制,也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能够自动根据热沉温度调节散热强度,这为解决现代电子器件的高热流密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可改变来流状态的双流体喷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81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45840.1

    申请日:2017-12-1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来流状态的双流体喷流装置,用于置于风洞内,包括支撑体和支撑连接于支撑体上方的喷流结构,支撑体设置有气体接头、与气体接头连通的气流通道;喷流结构内部形成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主气体稳定腔,主气体稳定腔后依序连接喷流收缩部、喷流喉部和喷流扩张部;喷流结构内部还形成有与主气体稳定腔相互隔离的扰动腔,扰动腔连接有用于供入扰动气源的进气管,扰动腔的其中一个壁板贯穿设置有连通扰动腔与外界的扰动通道,扰动通道用于供扰动腔中气体喷出与风洞喷管喷出的主流来流混合。本发明不但可实现双喷管剪切流动,还可改变风洞喷管来流的状态,满足更多种情况的实验需求,节省投资、无需更换风洞设备。

    热驱动的MEMS被动式振动强化传热装置及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3370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199362.7

    申请日:2016-04-02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F28F1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驱动的MEMS被动式振动强化传热装置及传热方法。传热装置包括锚点、梳齿状骨架、功能材料夹层、位移放大结构、位移转换结构、扰流器;锚点固定在热源面上;驱动部分包括梳齿状骨架和填充在各个梳齿之间的功能材料夹层,其前端连接着锚点;位移放大结构的前端连着驱动结构的底部;V型的位移转换结构两侧连接着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位移放大结构的末端;位移转换结构的底部连接着扰流器。本发明不需要人为地开关控制,也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仅利用热源中的废热实现驱动,实现自适应散热,并且结构工艺性好,响应速度快,可以为解决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提供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