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0378.5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内受热面壁温安全监测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炉管壁温在线计算模块与壁温安全评估展示模块,所述的炉管壁温在线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炉管壁温,所述的壁温安全评估展示模块用于对炉管壁温在线计算模块获得的结果进行实时壁温展示、超温区域预警展示和历史数据综合展示。该系统采用机理模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四维结合的方法,利用试验数据修正数值模拟结果,并借助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等数据处理优化方法,综合考虑热力偏差和水力偏差计算各个金属管壁的温度,实现不同工况下不同区域壁温的实时监测与运行评估,大大提高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253910.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阀门快关状态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该测试系统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二,线性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存储和分析单元;通过数据存储和分析单元内置的汽轮机阀门快关状态分析算法,可结合阀门快关时阀门行程曲线、缓冲腔液压油压力曲线、回油管路液压油压力曲线对阀门进行受力分析,比较阀门在正常和异常状态下曲线的差异评估阀门快关状态的劣化情况,分析阀门快关状态劣化的原因;本发明可对阀门快关状态是否发生劣化进行判别,通过结合常规阀门快关试验数据与油压数据可对阀门快关状态劣化的原因做深层次分析,为汽轮机阀门检修和故障寻踪提供参考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5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499396.7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辅助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蒸汽射流辅助的吹灰器和吹灰器的使用方法。现有吹灰器存在不能兼顾吹灰效果和防止换热管吹灰受热面吹损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蒸汽射流辅助的吹灰器和吹灰器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内设管道的吹灰器本体,管道出口形成设于吹灰器本体前端的吹灰出气口,吹灰器的内部管道和吹灰出气口都设为双层结构,内外两层结构的内管道和外管道互不连通,内管道为压缩空气管道并在管道出口形成压缩空气喷口,外管道为蒸汽管道并在管道出口形成环状蒸汽喷口。本发明在工作时使用蒸汽和压缩空气两种工作介质共同作用对换热管吹灰,实现较好的吹灰效果,同时减少所用蒸汽量,并减低受热面吹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732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3823.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管道蠕变寿命损耗动态预测方法,包括:采集一段运行时间内锅炉受热面管道的管壁温度数据;计算得到该段运行时间内的管道受热面蠕变寿命损耗数据;使用管壁温度数据和管道受热面蠕变寿命损耗数据,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锅炉受热面管道蠕变寿命预测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锅炉受热面管道蠕变寿命的精确预测,对火电机组延寿和保障机组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11733.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壁温异常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集热块(20)、夹紧装置(30)、多个导热保护块(40)以及热电偶(50),集热块(20)安装在锅炉受热面管(10)的外周壁上,集热块(20)面向锅炉受热面管(10)的外周壁的一面呈弧形设置以与锅炉受热面管(10)的外周壁贴合,多个导热保护块(40)自集热块(20)的一端面沿锅炉受热面管(10)延伸方向依次安装在锅炉受热面管(10)的外周壁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锅炉受热面管壁上设置安装有热电偶工作端的集热块,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锅炉受热面管壁可能存在的超温情况,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352342.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N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壁超温预警的多步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训练阶段采集训练数据,对采集的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构建时间序列网络模型并进行离线训练;步骤2、在使用阶段采集输入数据作为时间序列网络模型的输入,得到金属壁温数据的预测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提前预知受热面管壁温度,为超温控制提供指导;能够捕捉更长的时序特征信息,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对时间进行正弦编码,使得每一天过渡平滑,更符合实际运行工况;既可以解决传感器直接测量无法长时间工作的问题,又可实现不同位置处的壁温预测;可以方便的增加最新数据,重新训练模型,具有好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99396.7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辅助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蒸汽射流辅助的吹灰器和吹灰器的使用方法。现有吹灰器存在不能兼顾吹灰效果和防止换热管吹灰受热面吹损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蒸汽射流辅助的吹灰器和吹灰器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内设管道的吹灰器本体,管道出口形成设于吹灰器本体前端的吹灰出气口,吹灰器的内部管道和吹灰出气口都设为双层结构,内外两层结构的内管道和外管道互不连通,内管道为压缩空气管道并在管道出口形成压缩空气喷口,外管道为蒸汽管道并在管道出口形成环状蒸汽喷口。本发明在工作时使用蒸汽和压缩空气两种工作介质共同作用对换热管吹灰,实现较好的吹灰效果,同时减少所用蒸汽量,并减低受热面吹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0663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1016152.2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压缩空气冷却保护的炉内换热管壁温监测的装置,包括导热块、压缩气体管、热电偶和锅炉换热管;在锅炉换热管的外壁面设置有导热块,导热块上方固定有压缩气体管,热电偶穿过压缩气体管并插入导热块;压缩气体管和导热块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氧化锆热障层;导热块采用与锅炉换热管相同的金属材料制作,其宽度为锅炉换热管直径的50%‑85%,高度与宽度之比为1‑1.5,厚度为5mm‑12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导热块和热电偶安装在锅炉换热管外壁,在热电偶与锅炉换热管之间的热阻非常小,而由于导热块外表面涂覆了氧化锆热障层,热电偶与高温烟气之间的热阻较大,因此热电偶能够准确反映锅炉换热管管壁温度,测量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52342.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N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壁超温预警的多步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训练阶段采集训练数据,对采集的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构建时间序列网络模型并进行离线训练;步骤2、在使用阶段采集输入数据作为时间序列网络模型的输入,得到金属壁温数据的预测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提前预知受热面管壁温度,为超温控制提供指导;能够捕捉更长的时序特征信息,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对时间进行正弦编码,使得每一天过渡平滑,更符合实际运行工况;既可以解决传感器直接测量无法长时间工作的问题,又可实现不同位置处的壁温预测;可以方便的增加最新数据,重新训练模型,具有好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07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60774.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平面波超声技术的枞树型叶根高效检测装置,包括分线器、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探头和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楔块;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探头由三个独立的并联式线阵阵列排布的子探头组成;分线器一端的接口通过电缆线连接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探头,另一端的探头与仪器接口连接相控阵超声仪器;三个子探头安装在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楔块上,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楔块由三个子楔块组成,每个子探头对应一个子楔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三个独立的并联式线阵阵列排布子探头组成组合型相控阵超声探头,避免手动检测时因为探头放置偏差以及自动检测时因为扫查器探头夹持装置的安装偏差造成的叶根缺陷漏检或检测返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