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08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01667.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总体模型的构成;S2、构建总体模型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块;S3、构建总体模型的大数据特征BGC模块;S4、构建总体模型的地下综合管廊应用UUT模块。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Big Data的地下综合管廊建模方法,该方法可服务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51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274473.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建模与可视化领域,公开了一种顾及空间位置的多维属性可视化广义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构建顾及空间位置的可视化广义模型的总体模型;形式化构建所述总体模型中多个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形式化表述所述总体模型中多个空间维度与可视化效果之间关系;优点在于在构建的总体模型中考虑了对象的广泛性和真实存在的约束,然后在多个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的构建中除去不可能真实存在的情况,最后在对多个空间维度与可视化效果形式化表述后获得通用性很强的多维属性可视化广义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833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04539.3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162 , G06T11/203 , G06T2210/22 , G06T22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节点匹配对的直线段与直线段的自动分割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的自动分割过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节点至直线段的节点匹配对的总个数;S2、构建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之间的所有顶点匹配类型;S3、将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的所有顶点匹配类型进行形式化表达;S4、确定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之间所有的顶点匹配类型的实现方式;S5、于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实交时计算交点的坐标。利用上述基于节点匹配对的直线段与直线段的自动分割方法,将匹配对概念引入直线段与直线段的自动分割方法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了直线段与直线段的自动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51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74473.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92 , G06F17/30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建模与可视化领域,公开了一种顾及空间位置的多维属性可视化广义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构建顾及空间位置的可视化广义模型的总体模型;形式化构建所述总体模型中多个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形式化表述所述总体模型中多个空间维度与可视化效果之间关系;优点在于在构建的总体模型中考虑了对象的广泛性和真实存在的约束,然后在多个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的构建中除去不可能真实存在的情况,最后在对多个空间维度与可视化效果形式化表述后获得通用性很强的多维属性可视化广义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86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696862.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顾及空间位置的点集多层次聚集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六个步骤:(1).基于分级统计图的空间聚集存在性初步判断;(2).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存在性准确判断;(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类型准确判断;(4).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区域准确划分;(5).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聚集异常分布准确划分;(6).基于聚类算法的空间聚集区域包含点的精确定位。上述方法采用递进的多层次判断结构,使得如果前一个层次没有满足则无需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判断,各个层次之间紧密相关,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层层递进,符合人的认知需求和习惯,是一个既算的对和算的准,又算的快和算的好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629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97586.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于不动产登记的数据组织与统计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为:构建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总体数据模型;构建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登记数据组织模块;构建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空数据统计模块;构建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块,该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块通过影响因子IF来表现。通过构建一种数据组织与统计模型,采用数学中的元组“键(key)‑值(value)的配对”构造与时空分析(Spatio‑temporal Analysis)基本方法,对登记数据的组织、统计、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服务于我国正在全面铺开的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7987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52459.6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空间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统一表达的总体模型;构建空间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统一表达元组中四项定义;构建空间实体之间拓扑关系表达元组中四项之间搭配关系;构建空间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统一表达元组的具体实例化。该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容纳已经提出或已广为接受的各类二维空间数据模型/结构(如二维OGC模型、二维ESRIArcGIS模型等)和各类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结构(如三维OGC模型、三维单纯复形模型、三维REALMS模型、三维Losa模型、三维面向地籍模型等),同时对于后续新提出的二维/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结构具备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7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02034.3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3D GIS和BIM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兼容IFC和CityGML的真三维模型的总体模型;S2、构建基于开源OpenGL的最底层;S3、构建侧重于IFC的基础几何层;S4、构建同时侧重于IFC和CityGML的中间拓扑层;S5、构建侧重于CityGML的顶层应用层。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建筑物外部的准确建模,而且能够实现建筑内部的精细建模,并给予以上两者的无缝整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96862.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顾及空间位置的点集多层次聚集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六个步骤:(1).基于分级统计图的空间聚集存在性初步判断;(2).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存在性准确判断;(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类型准确判断;(4).基于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聚集区域准确划分;(5).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聚集异常分布准确划分;(6).基于聚类算法的空间聚集区域包含点的精确定位。上述方法采用递进的多层次判断结构,使得如果前一个层次没有满足则无需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判断,各个层次之间紧密相关,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层层递进,符合人的认知需求和习惯,是一个既算的对和算的准,又算的快和算的好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07800.7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于LADM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土地管理域模型,确定构建四元组之间客观存在的配对链接;确定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登记对象的空间形态;确定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登记类型和登记流程;然后设计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测量与编码方案;再确定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空间建模方法;优点在于提取出了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模型的四元组之间的配对链接,使不动产统一登记模型的总体架构明晰,然后通过后续步骤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模型进行填充,采用国际上的土地管理领域的先进模式以明确登记对象的空间形态,并能使得我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国际先进的土地管理接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