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造漩涡的新型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1384.5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造漩涡的新型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其主体类似篮球框,由细网构成,顶部采用可漂浮材料保证装置可漂浮在水面上,底部安装涡轮实现泵站抽水或者放水工作时水流冲击涡轮制造漩涡,基于漩涡中心吸力大的特点将附近水面漂浮物吸附并收集。同时主体侧面和底部有网兜用以填充重物固定装置。该装置借助于人造漩涡中心的吸力,该装置能有效吸附并收集到附近的水面漂浮物。当泵站在抽水或放水时,涡轮可以在水流的冲击下制造漩涡,使得漂浮物逐渐被吸入并收集到装置中,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在装置收集到一定量的漂浮物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收集到的漂浮物从主体中取出即可,过程简洁高效。

    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304264.0

    申请日:2022-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风力采集机构、动力转换机构和水动力提升机构;箱体间隔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相邻的箱体之间形成过水通道;风力采集机构包括竖转轴和采集叶片,竖转轴转动设置在箱体上,其侧面阵列分布有沿竖向设置的采集叶片;所述动力转换机构包括中心锥齿轮、侧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竖转轴的底部套有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侧锥齿轮,水轮提升机构包括水平辊轴和动力叶片;水平辊轴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其表面均布有动力叶片,本发明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资源进行河流水动力的提升,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推进(56)对比文件DE 202014001651 U1,2014.06.11梁佰军;杨伏香;李东风;张红武.绍兴柯桥主城区清水工程水动力分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第01期),全文.尹炜;雷阿林;尹澄清;Tom Conlon.利用风能提水曝气与加强水力循环的探讨.人民长江.2011,(第17期),全文.赵立新;廖日红;胡秀琳;井艳文.自然能水体循环增氧净化装置技术的应用.北京水务.2011,(第05期),全文.

    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04264.0

    申请日:2022-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风力采集机构、动力转换机构和水动力提升机构;箱体间隔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相邻的箱体之间形成过水通道;风力采集机构包括竖转轴和采集叶片,竖转轴转动设置在箱体上,其侧面阵列分布有沿竖向设置的采集叶片;所述动力转换机构包括中心锥齿轮、侧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竖转轴的底部套有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侧锥齿轮,水轮提升机构包括水平辊轴和动力叶片;水平辊轴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其表面均布有动力叶片,本发明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资源进行河流水动力的提升,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推进水体流速。

    一种野外小型光伏发电板清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70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4408.7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板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小型光伏发电板清洁装置,包括罩壳、安装框和光伏发电板,安装框安装固定于罩壳的前侧开口,光伏发电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框内,在安装框和光伏发电板的后方设置有防尘清洁机构,所述防尘清洁机构包括垂直转动套装在罩壳内的膜卷轴,所述膜卷轴由右卷轴和左卷轴构成,所述右卷轴上缠绕有防尘膜。本发明通过膜卷轴和控制组件的配合,实现了防尘膜的自动展开和收卷,从而自动替换光伏发电板前侧的防尘膜,实现了光伏发电板的自动覆膜和换膜,通过自动更换防尘膜,保持光伏发电板表面的清洁,减少了灰尘和风沙对光伏发电板的覆盖,从而显著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同时避免人工清洁的高成本和劳动强度。

    一种小型传动式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86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4963.9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植物采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传动式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清理机壳,所述清理机壳的入料端前侧设有进料端向下倾斜的收集机罩,还包括切割收集机组、传动机组和网带,所述切割收集机组包括通过固定导向架转动套装在收集机罩进料端前侧的拨草滚轴,本设计采用机械自动捕捞的方式,收集破碎一体化,针对大型捕捞船无法进入浅窄河道作业,且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本设计减小了收集装置体积、重量等参数,使得装置整体更为灵活便捷,安装方便,小型家用船只均可安装使用,拆卸后不影响船只日常使用,打破了小型河道必须人工清理的局限性,相较于机械捕捞船,具有造价低、可作业环境更广泛的优点。

    可控变角度导流墩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9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65769.9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变角度导流墩,包括混凝土地基和导流墩,在混凝土地基两侧对称位置分别预设有圆柱形嵌槽,在圆柱形嵌槽内匹配密封安装有圆柱旋转桶,在圆柱旋转桶上侧中部固定有导流墩;在圆柱旋转桶内壁套固有齿圈,同时在圆柱旋转桶内的圆柱形嵌槽底部安装有密封电机,密封电机转轴上安装有齿轮,该齿轮与齿圈啮合。本发明施工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可随不同来水量而改变角度,从而有效改善前池主流效应,减弱两侧回流区,使泵站前池流态维持稳定。

    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及同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7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052172.5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上方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水槽的槽底向上连接有若干由透明硫化橡胶制成的植被模拟柱,植被模拟柱的硬度与模拟对象的硬度相同;还包括用于模拟泥沙颗粒运动状态的第一示踪颗粒和用于模拟水的运动状态的第二示踪颗粒;第一示踪颗粒是在透明石英砂颗粒上喷涂荧光染料制成,第二示踪颗粒采用黄色尼龙材料制作,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黄色滤光片,滤去了干扰。本发明能解决植被遮挡光线导致无法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的难题,第一示踪颗粒既是示踪粒子,又是示踪对象,还能避免水体混浊;第一和第二示踪颗粒粒径相差百倍,本发明为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扫清了障碍。

    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964309.8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河床,河床及其两岸围成河道,河道上方具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向下连接有若干红色的连接丝,各连接丝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连接丝采用碳纤维丝,各连接丝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浮球,浮球的密度小于等于0.2克/立方厘米;各浮球分别预埋在河床内的预定深度;各连接丝顶部分别连接有指示牌,指示牌用于指示相应浮球的预埋深度。本发明避免了重力探杆因阻挡水流而带来的偏差,也避免了声纳系统的高昂成本以及无法直接观察等缺陷。本发明利用浮力原理,实现在结果准确的同时能够使工作人员方便而直观地看到河床冲刷的变化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并随时查看记录的河床冲刷情况。

    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及同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52172.5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上方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水槽的槽底向上连接有若干由透明硫化橡胶制成的植被模拟柱,植被模拟柱的硬度与模拟对象的硬度相同;还包括用于模拟泥沙颗粒运动状态的第一示踪颗粒和用于模拟水的运动状态的第二示踪颗粒;第一示踪颗粒是在透明石英砂颗粒上喷涂荧光染料制成,第二示踪颗粒采用黄色尼龙材料制作,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黄色滤光片,滤去了干扰。本发明能解决植被遮挡光线导致无法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的难题,第一示踪颗粒既是示踪粒子,又是示踪对象,还能避免水体混浊;第一和第二示踪颗粒粒径相差百倍,本发明为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扫清了障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