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造漩涡的新型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1384.5

    申请日:2023-12-12

    IPC分类号: E02B15/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造漩涡的新型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其主体类似篮球框,由细网构成,顶部采用可漂浮材料保证装置可漂浮在水面上,底部安装涡轮实现泵站抽水或者放水工作时水流冲击涡轮制造漩涡,基于漩涡中心吸力大的特点将附近水面漂浮物吸附并收集。同时主体侧面和底部有网兜用以填充重物固定装置。该装置借助于人造漩涡中心的吸力,该装置能有效吸附并收集到附近的水面漂浮物。当泵站在抽水或放水时,涡轮可以在水流的冲击下制造漩涡,使得漂浮物逐渐被吸入并收集到装置中,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在装置收集到一定量的漂浮物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收集到的漂浮物从主体中取出即可,过程简洁高效。

    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304264.0

    申请日:2022-0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风力采集机构、动力转换机构和水动力提升机构;箱体间隔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相邻的箱体之间形成过水通道;风力采集机构包括竖转轴和采集叶片,竖转轴转动设置在箱体上,其侧面阵列分布有沿竖向设置的采集叶片;所述动力转换机构包括中心锥齿轮、侧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竖转轴的底部套有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侧锥齿轮,水轮提升机构包括水平辊轴和动力叶片;水平辊轴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其表面均布有动力叶片,本发明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资源进行河流水动力的提升,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推进(56)对比文件DE 202014001651 U1,2014.06.11梁佰军;杨伏香;李东风;张红武.绍兴柯桥主城区清水工程水动力分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第01期),全文.尹炜;雷阿林;尹澄清;Tom Conlon.利用风能提水曝气与加强水力循环的探讨.人民长江.2011,(第17期),全文.赵立新;廖日红;胡秀琳;井艳文.自然能水体循环增氧净化装置技术的应用.北京水务.2011,(第05期),全文.

    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04264.0

    申请日:2022-0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传动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风力采集机构、动力转换机构和水动力提升机构;箱体间隔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相邻的箱体之间形成过水通道;风力采集机构包括竖转轴和采集叶片,竖转轴转动设置在箱体上,其侧面阵列分布有沿竖向设置的采集叶片;所述动力转换机构包括中心锥齿轮、侧锥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竖转轴的底部套有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侧锥齿轮,水轮提升机构包括水平辊轴和动力叶片;水平辊轴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其表面均布有动力叶片,本发明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资源进行河流水动力的提升,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推进水体流速。

    可控变角度导流墩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9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65769.9

    申请日:2018-05-16

    IPC分类号: E02B8/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变角度导流墩,包括混凝土地基和导流墩,在混凝土地基两侧对称位置分别预设有圆柱形嵌槽,在圆柱形嵌槽内匹配密封安装有圆柱旋转桶,在圆柱旋转桶上侧中部固定有导流墩;在圆柱旋转桶内壁套固有齿圈,同时在圆柱旋转桶内的圆柱形嵌槽底部安装有密封电机,密封电机转轴上安装有齿轮,该齿轮与齿圈啮合。本发明施工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可随不同来水量而改变角度,从而有效改善前池主流效应,减弱两侧回流区,使泵站前池流态维持稳定。

    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及同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7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052172.5

    申请日:2020-09-29

    IPC分类号: G01M10/00 G01P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上方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水槽的槽底向上连接有若干由透明硫化橡胶制成的植被模拟柱,植被模拟柱的硬度与模拟对象的硬度相同;还包括用于模拟泥沙颗粒运动状态的第一示踪颗粒和用于模拟水的运动状态的第二示踪颗粒;第一示踪颗粒是在透明石英砂颗粒上喷涂荧光染料制成,第二示踪颗粒采用黄色尼龙材料制作,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黄色滤光片,滤去了干扰。本发明能解决植被遮挡光线导致无法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的难题,第一示踪颗粒既是示踪粒子,又是示踪对象,还能避免水体混浊;第一和第二示踪颗粒粒径相差百倍,本发明为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扫清了障碍。

    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964309.8

    申请日:2020-09-15

    IPC分类号: G01C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河床,河床及其两岸围成河道,河道上方具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向下连接有若干红色的连接丝,各连接丝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连接丝采用碳纤维丝,各连接丝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浮球,浮球的密度小于等于0.2克/立方厘米;各浮球分别预埋在河床内的预定深度;各连接丝顶部分别连接有指示牌,指示牌用于指示相应浮球的预埋深度。本发明避免了重力探杆因阻挡水流而带来的偏差,也避免了声纳系统的高昂成本以及无法直接观察等缺陷。本发明利用浮力原理,实现在结果准确的同时能够使工作人员方便而直观地看到河床冲刷的变化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并随时查看记录的河床冲刷情况。

    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及同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52172.5

    申请日:2020-09-29

    IPC分类号: G01M10/00 G01P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群内水沙两相流场物理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上方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水槽的槽底向上连接有若干由透明硫化橡胶制成的植被模拟柱,植被模拟柱的硬度与模拟对象的硬度相同;还包括用于模拟泥沙颗粒运动状态的第一示踪颗粒和用于模拟水的运动状态的第二示踪颗粒;第一示踪颗粒是在透明石英砂颗粒上喷涂荧光染料制成,第二示踪颗粒采用黄色尼龙材料制作,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黄色滤光片,滤去了干扰。本发明能解决植被遮挡光线导致无法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的难题,第一示踪颗粒既是示踪粒子,又是示踪对象,还能避免水体混浊;第一和第二示踪颗粒粒径相差百倍,本发明为进行水沙两相流场模拟实验扫清了障碍。

    黄河提水泵站排沙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254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65773.5

    申请日:2018-05-16

    IPC分类号: E03B5/00 E02B9/00 B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河提水泵站排沙系统,从河道上游一侧设置取水口并经输水渠至低位的沉砂池,该沉砂池的输水区通过引水管与高位的泵站内水泵入口连接;位于沉砂池活动底板下侧的区域与输砂管连通,输砂管向下输送至河道下游;位于各滤砂区的各漏砂孔通过回流通道与输砂管连通。本发明根据河道区域地势高度差和水位高低进行设计,在现有泵站基础上,实现自然引流和排砂功能,为泵站提升清质水源提供条件。

    提水泵站排沙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254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465773.5

    申请日:2018-05-16

    IPC分类号: E03B5/00 E02B9/00 B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水泵站排沙系统,从河道上游一侧设置取水口并经输水渠至低位的沉砂池,该沉砂池的输水区通过引水管与高位的泵站内水泵入口连接;位于沉砂池活动底板下侧的区域与输砂管连通,输砂管向下输送至河道下游;位于各滤砂区的各漏砂孔通过回流通道与输砂管连通。本发明根据河道区域地势高度差和水位高低进行设计,在现有泵站基础上,实现自然引流和排砂功能,为泵站提升清质水源提供条件。

    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4309.8

    申请日:2020-09-15

    IPC分类号: G01C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冲刷深度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河床,河床及其两岸围成河道,河道上方具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向下连接有若干红色的连接丝,各连接丝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连接丝采用碳纤维丝,各连接丝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浮球,浮球的密度小于等于0.2克/立方厘米;各浮球分别预埋在河床内的预定深度;各连接丝顶部分别连接有指示牌,指示牌用于指示相应浮球的预埋深度。本发明避免了重力探杆因阻挡水流而带来的偏差,也避免了声纳系统的高昂成本以及无法直接观察等缺陷。本发明利用浮力原理,实现在结果准确的同时能够使工作人员方便而直观地看到河床冲刷的变化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并随时查看记录的河床冲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