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2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51160.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粉煤灰基地聚物人工骨料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低模数液态硅酸钠和无机缓凝剂的使用,调控混合料流动性及凝结时间,显著降低骨料成型施工难度,提高了骨料的强度,制备得到大掺量粉煤灰基地聚物人工骨料;并通过对骨料表面喷洒粉煤灰形成粉煤灰缓冲层,显著提高透水砖的强度、耐久性及抗磨损能力。本发明中,大掺量粉煤灰在地聚物人工骨料的成型过程中提供了充足的硅源,粉煤灰细颗粒在透水砖的压制过程中填充了地聚物人工骨料与地聚合物浆料之间的空隙,增强了混合料的整体致密性,同时大幅提高了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率,并且解决了高掺量粉煤灰在透水砖中高效利用的难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36354.7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重力装置的废水浓缩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废水浓缩系统包括超重力装置、风机、循环泵、废水加热器以及循环箱,超重力装置的气相入口与风机由管路连接,风机的进气口直通大气,超重力装置的液相出口由管路连接循环箱,循环箱的出液口再依次通过循环泵以及废水加热器与超重力装置的液相入口由管路连接,超重力装置的气相出口排出携带水蒸气的气体;其中,循环箱进口连接有一个用于补充废水的补水管路,循环箱上还设有用于监测废水液位高度的液位计。本申请实现基于超重力装置的废水浓缩系统自动控制,保证浓缩系统运行效果,系统易于控制,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96207.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脱碳塔、氨水循环箱、冲洗水循环箱、稠厚器、离心分离机和反应结晶循环泵;脱碳塔从下至上包括反应结晶段、喷淋吸收段和水洗除雾段;喷淋吸收段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氨水循环箱,氨水循环箱的出口管路分成两管路,分别连接反应结晶段上方和喷淋吸收段上方,冲洗水循环箱与水洗除雾段通过管路循环连接,反应结晶段底部通过管路连接稠厚器,稠厚器上方管路连接反应结晶段,稠厚器底部管路通过离心分离机后与反应结晶段连通,反应结晶循环泵与反应结晶段循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碳捕集和降低氨逃逸的多级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52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689164.5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再生离线清灰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入口阀、节气阀、可燃气及颗粒物处理组合装置、出口阀、还原剂计量喷射装置、SCR装置、压缩空气阀和过滤器;可燃气及颗粒物处理组合装置入口总管和出口总管上分别设置入口阀和出口阀;可燃气及颗粒物处理组合装置由若干个组合装置单元组成,每个组合装置单元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电加热器、DOC催化剂和DPF催化剂,每个组合装置单元本体安装有差压变送器,每个组合装置单元出口安装有温度开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可燃气及颗粒物处理组合装置、压缩空气阀和颗粒物过滤器,实现在线再生和离线清灰的目的,去除尾气中的气态和固态污染物,且能耗低,再生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1446.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38/02 , F27D17/00 , F24H9/18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再生的烧结烟气CO脱除系统及其工艺。其包括CO反应器,CO反应器内设有分区域导流装置和CO催化剂层,CO催化剂层设于分区域导流装置的上方,分区域导流装置包括多个独立的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分别设有再生燃烧器并连通燃气管道,CO反应器的下方设有升温燃烧器并连通燃气管道,CO反应器的顶端烟道连接助燃风管道,助燃风管道上接引一路管道至助燃风机,助燃风机出口设多管道分别连通多个再生燃烧器和升温燃烧器。本发明利用燃烧器分区加热部分烟气使其达到CO催化剂再生温度,在实现了低能耗CO催化剂在线再生的同时对整体烟气温度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28413.5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附着羟基的磁粉与活性污泥结合的方法,包括:将磁粉用羟基供体处理,得到表面附着羟基的磁粉;将表面附着羟基的磁粉与活性污泥混合,机械搅拌15‑20min,所得磁泥混合物加入活性污泥好氧池系统中,运行一个周期后,检测活性污泥中的磁粉浓度;本发明利用具有表面羟基的磁粉易与活性污泥结合的优势,减少了磁粉未结合完全产生的损失,使磁粉与活性污泥更好的结合起来,优化了磁粉与活性污泥结合的操作过程;同时,磁粉表面羟基附着的过程较为简单,只需加入双氧水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且双氧水具有自分解的特性或氢氧化钠易溶于水的特性,简化了磁粉的洗涤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46188.3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94 , B01F25/4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机脱硝喷氨混合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安装在余热锅炉内部前端,顺烟气流动方向依次为喷氨格栅、均流混合器和SCR催化剂层,喷氨格栅包括多根供氨主管,每根供氨主管分别垂直连接多根供氨支管,位于同一竖线方位上的多根供氨支管共同连接同根喷氨主管,每根喷氨主管的两侧均匀垂直设有喷氨支管,每根喷氨支管的端部设有喷嘴。本发明在节省脱硝装置的安装空间同时提高了烟气中氨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38695.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吸收塔内的均流喷射装置,属于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内部从下到上设置有吸收剂循环槽、均流喷射器及除雾器;所述吸收剂循环槽内填充有吸收剂,其一侧与均流喷射器的内部连通,另一侧与均流喷射器的上部连通形成吸收剂循环流动回路;所述吸收剂循环槽与均流喷射器之间形成烟气流动空间,其与外部烟气管道连通。本发明装置基于均流喷射器、除雾器、吸收剂循环槽以及吸收剂循环流动回路等结构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烟气流场均流效果;使得喷射均匀,提高了吸收剂与烟气混合、吸收的效果;其结构紧凑,强度高;安装方便,检修维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2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0850.X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1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品位烟气浓缩的脱硫废水减量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系统包括除尘器、脱硫塔、增压风机、超重力旋转床、废水箱、废水循环泵和废水外排泵,除尘器的烟气出口分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依次连接增压风机和超重力旋转床,第二管路连接脱硫塔,超重力旋转床的气相出口管路与第二管路汇合连接,超重力旋转的液相出口连接废水箱,废水箱的底部一管路通过废水循环泵与超重力旋转床循环连接,废水箱的底部另一管路通过废水外排泵连接后续处理装置。本发明利用低温烟气余热对脱硫废水的减量浓缩,无需引入大量蒸汽能源,降低能耗,在实现脱硫废水减量的同时,实现了电厂的废热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5487.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10 , B01J23/63 , B01J32/00 , B01J23/00 , B01D53/86 , B01J37/08 , B01J37/03 , B01J37/34 ,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的方法,及该方法制得的载体和应用。所述方法以尿素作为沉淀剂,微波辅助下经均相沉淀使铈、锆沉积在Al2O3上,尿素均相沉淀法的沉淀过程缓慢,Ce离子以Al2O3颗粒为晶核,在Al2O3孔道结构中缓慢生长,微波辅助使得CeO2结晶高度分散,这种高度分散的CeO2可以促进载体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提高贵金属的分散度,进而促进催化活性的提升。本发明所述载体得到的掺杂铈/锆的氧化铝负载Pt基催化剂应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中,CO催化氧化活性高,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