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0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523529.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F3/02 , G06Q30/018 , G06K19/06
Abstract: 本实发明提供了一种药食饮用防伪标签及其制作和验证方法,其中的防伪标签包括位于外包装盒上的一级防伪码,位于内包装盒上的二级防伪码和位于内泡袋上三级防伪码,且所述的三级防伪码存储有对应的三级编号,所述的二级防伪码存储有对应的二级编号及其管辖下的若干三级编号,所述的一级防伪码存储有一级编号及其管辖下的若干二级编号。本发明将三个防伪码进行关联防伪,具有防伪码关联性强,难以复制,能够保证防伪验证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19476.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复合空气源双级热泵的储热供热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与至少两个高温水源热泵相并联,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与低温空气源热泵相连,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通过电储热锅炉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和/或高温水源热泵中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直接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作为基础热源,辅助空气源热泵和电加储能锅炉作为调峰措施;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利用高能效系统进行蓄能,降低运行成本;还通过中深层地热水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进行除霜处理,同时又实现不间断供暖,进一步提高系统供热能效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2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77634.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第三方智能网络的自助药食饮可溯源货柜及使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自动售药装置药品安全性不佳、用药准确性不足且购买灵活性不佳的问题,它包括货柜体机构,货柜体机构一端连接有物联网络云平台,另一端通过配送平台/物流连接有消费终端,物联网络云平台连接在互联网络云平台内,且消费终端通过手机端验证信息与互联网络云平台相连,互联网络云平台一端连接有监管服务器机构,另一端连接有产品信息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药准确性佳、药品安全性好,且消费方式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5423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810670.4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传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换热传输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换热传输装置换热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土壤换热传输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导热外管,导热外管内设有内置管体,导热工质为纳米颗粒超导介质,内置管体沿着导热外管轴向延伸,内置管体的上端位于导热外管的上端,且在导热外管的上端设有能使导热外管内的导热工质流出的导热工质出口,内置管体下端部与导热外管下端底部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处设有搅拌机构。优点在于:热传输效率高,可以有效地防止流体中的悬浮固体物沉积于管子最底端,方便地选用流体流动力被动驱动或外部电力/磁力的主动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44042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919949.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T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属于地热能换热热传导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换热效率低,长期换热导致土壤温度失衡等技术问题。本换热传导装置包括具有对应设置在地下土壤内的循环U型管和换热U型管的双U管组,换热U型管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一端相连通,换热U型管另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另一端相连通,且换热U型管与用户侧循环管内均充填有导热工质,用户侧循环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用户侧,在用户侧循环管上设有换热器,循环U型管与换热器之间设有能带动地下土壤内地下水扰动从而形成地下水循环且能使用户侧循环管与换热器之间进行换热的扰动式换热结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土壤温度自平衡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010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410851378.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制热切换管路的施工工艺及其切换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本制冷制热切换管路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管路:制备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在第一环形管路上设置四个第一切换阀,在第二环形管路上设置四个第二切换阀;B、管路安装:将第一环形管路连接到蒸发器和冷凝器上,然后将第二环形管路连接到蒸发器和冷凝器上,且所述的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组合形成呈“回”字形。制冷制热管路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在第一环形管路上设有四个第一切换阀,在第二环形管路上设有四个第二切换阀。本发明优点在于:施工难度低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6025.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 F25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水气三源一体热泵机组。它解决了现有热泵机组功能单一等技术问题。包括具有室内用户侧进水管口和室内用户侧出水管口的室内用户侧进出水管,室内用户侧进出水管上并联有地表水源进出口管,室内用户侧进水管口和室内用户侧出水管口之间分别连接有间接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制冰蓄能机组以及风机水喷淋塔体,且间接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制冰蓄能机组以及风机水喷淋塔体中任意两个相互连接。优点在于:可最大限度的以小的机体提供冷热能源;可适用于严酷的环境;环境友好,无污染;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一机多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42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3618.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J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6 , F24T10/30 , F24T20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内井循环换热管。它解决了现有换热管换热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包括若干换热井、换热管体、透水滤层、透水保护层、具有开式U型管高位管和开式U型管低位管的开式U型管体,开式U型管高位管和开式U型管低位管的上端均穿过设置在换热管体上方的不透水混凝土回灌模块且与第一外部换热管相连接,开式U型管高位管下端设有高位透水结构,开式U型管低位管的下端设有低位透水结构,且所述高位透水结构位于低位透水结构的上方。优点在于:增强了换热管的换热量,换热效率高,换热量大;管采用整体式制作后下井,提高了管体稳定性以及降低了施工难度,隔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38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35405.1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J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层真空超导储能换热地埋管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深层换热装置热转化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包括中空的地下深井管、具有设置保温材料的保温区、呈真空的集热区、超导液与换热器,换热器内穿设充填有导热介质的换热管,且换热管两端分别延伸至地下深井管上端外侧形成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地下深井管连接有能将超导液引流至地下深井管外侧同时向地下深井管注入超导液的超导液循环机构。优点在于:通过换热措施快速、大量地利用地下潜藏的地热能,且通过超导液储存能量,扩大地热能的利用范围。该装置运行能耗低,介质可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地热能,在供暖、供热水、储能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25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17235.1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管测控振荡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超导管换热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包括两端封闭的超导管体,超导管体内设有连接导管,连接导管沿着超导管体轴向延伸且连接导管的上端延伸至超导管体外侧,超导管体的上端还设有导热工质出口,超导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换热器,另一端设有第二换热器,连接导管与导热工质出口之间设有振荡导流机构,超导管体上设有胀缩气囊。优点在于:可以根据需求在两个端点之间实现自由的热量传递;导热介质中的纳米粒子在周期的运动中保证其良好的导热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冷热传输距离大大加长,实现超远距离的热量传输,无需日常维护,在工业换热节能,建筑物内冷暖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