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18491.0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电场址重现期水文要素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采用修正后的大气海洋环境数据驱动海洋模型,对风电场址内观测周年观测时段进行模拟;对海洋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模型率定;将风电场址关键站位的连续水文数据和风电场址的周年水文观测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多变量输入特征因子进行训练,对海洋模型长时间模拟结果进行优化;基于工程海域最优化的模型水文数据集,对风电场址重现期水文要素进行推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无法针对由于潮汐类型复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受海洋环流影响严重的海洋风电场址重现期水文要素推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5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145392.5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B63H11/02 , B63H11/10 , B63H11/103 ,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涡轮推进器,包括:驱动装置、双螺旋涡轮和喷流罩,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船体上,驱动装置输出端与双螺旋涡轮输入端连接,双螺旋涡轮输出端与喷流罩输入端连接,双螺旋涡轮和喷流罩为一体结构,所述双螺旋涡轮包括两组单螺旋外壳,单螺旋外壳为带锥度螺旋结构,两组单螺旋外壳互为喷流罩中心轴对称设置,本发明通过使用双螺旋涡轮可以增大推进器与水的接触面,降低螺旋桨径向和切向速度的产生,将能量集中在轴向输出,从而具备推进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13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0852.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B63H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工程和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基米德环状推进器,以解决有效利用尾流的径向和切向能量的技术问题。外套体和内套体,通过锥形体带动着阿基米德环状叶片运动,进而通过阿基米德环状叶片带动着外套体和内套体同时转动,进而使得整体转动,进而装置整体可代替螺旋桨,在低转速条件下,水从进水口进入,通过阿基米德环状叶片推动作用,由环状出水口流出,起到有效利用尾流的径向和切向能量作用;通过输出轴带动着限位盘运动,进而通过限位盘带动着限位凸沿运动,进而通过限位凸沿与矩形限位滑槽的配合,进而驱动着锥形体运动,进而通过锥形体带动着阿基米德环状叶片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133256.4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隧道完全水弹性响应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悬浮隧道模型、支撑装置与试验水池,支撑装置包括端部支座和临时支撑架,分别连接在悬浮隧道模型的两端和下侧;在悬浮隧道模型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锚泊装置,锚泊装置的一端与悬浮隧道模型相互连接,另一端锚固在试验水池的底部;悬浮隧道模型包括有试验段管节与安装段管节,每个试验段管节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凸槽,每个试验段管节的凹槽与其相邻管节的凸槽配合连接。本发明可完全重现隧道内部结构,解决了传统悬浮隧道模型试验中模型与原型隧道不相似的问题,可实现隧道拉、压、弯、剪、扭及各态组合等结构完整水弹性运动与变形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9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00879.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B61D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及其快速通行方法,包括陆上交通段与水下悬浮隧道段,两个陆上交通段分别设置在水下悬浮隧道段的入口和出口两端,陆上交通段至少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汽车路面层,下层为轨道层,在轨道层上铺设有轨道,在轨道的末端设置有载车平台供应站与和检修站,水下悬浮隧道段为管状结构,水下悬浮隧道段包括有隧道主体与斜坡段。本发明结合了传统公路和铁路运输方式的技术优点,可通过有轨的方式快速的将汽车从深水海峡的一岸运送至对岸,大幅提高了悬浮隧道的通行能力,提升了人员、物资的运送效率,大幅减少了因长时间在密闭空间行车的压抑感,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613157.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式防波堤布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模块化浮式防波堤快速架设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母船、子船、辅助拖船、浮式防波堤、锚索系统与锚碇块体,浮式防波堤由多个浮式防波堤单元组成,多个浮式防波堤单元装载在母船甲板上,多个浮式防波堤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多个锚碇块体装载在子船甲板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长模块化浮式防波堤快速架设系统及其方法利用了多条安装船舶同时作业,发挥了最大施工效率,技术路线清晰、方案切实,可将浮式防波堤的安装速率从传统的80米/小时提升至500米/小时,具有传统架设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0056.9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潮流、波浪发电的浮式防波堤及使用方法,包括,循环传送件,漂浮在海面上,循环传送件上铰接有若干推动件,位于海水内的推动件通过来向海流展开,展开状态的推动件用于消波,位于海水外的推动件收紧;发电件;漂浮件,设置在循环传送件两侧,漂浮件用于对循环传送件提供浮力,发电件位于漂浮件内,且循环传送件与发电件转动连接。循环传送件包括传送带,传送带内设置有若干驱动轮,传送带内壁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上穿设固定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与两发电件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提高用于发电水流的流速,并减少外界环境对发电过程的影响,提高其发电效率,同时可在发电的过程中实现消波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35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5392.5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B63H11/02 , B63H11/10 , B63H11/103 ,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涡轮推进器,包括:驱动装置、双螺旋涡轮和喷流罩,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船体上,驱动装置输出端与双螺旋涡轮输入端连接,双螺旋涡轮输出端与喷流罩输入端连接,双螺旋涡轮和喷流罩为一体结构,所述双螺旋涡轮包括两组单螺旋外壳,单螺旋外壳为带锥度螺旋结构,两组单螺旋外壳互为喷流罩中心轴对称设置,本发明通过使用双螺旋涡轮可以增大推进器与水的接触面,降低螺旋桨径向和切向速度的产生,将能量集中在轴向输出,从而具备推进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25007.0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E02D29/067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隧道交通基础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悬浮隧道管体接头装置及方法,包括接头装置、隧道管体与逃生装置,逃生装置设置在接头装置的内部,隧道管体分别连接在接头装置的左右两端,在接头装置的外侧连接有多个锚索环,接头装置包括有水密锁紧结构段、骨架连接段与主体功能段,主体功能段包括有接头内路面与接头外壳,接头内路面设置在接头外壳的内部,水密锁紧结构段分别连接在骨架连接段的两端。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悬浮隧道接头装置只能满足单一功能,提高了水下悬浮隧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悬浮隧道整体线形结构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了隧道接头的整体性、管体与接头的连接强度,减少了隧道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7942.2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伞状竖轴潮流能水轮机预选址实验装置,解决竖轴潮流能水轮机预选址问题,同时避免横轴潮流能水轮机受潮流方向限制,且流速较高易使结构破坏的问题,以及需要为海工设备频繁更换蓄电池的困扰。本发明可以不受水流方向的限制,其叶片截面为翼型,该叶片结构有较好的流体性能,浮式发电箱和锚链可以使该发电装置整体悬浮在水中,并且通过调节锚链使该装置处于稳定流速层内,可以避免乱流的干扰,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本发明的折叠功能便于安装投放,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流速调整展开直径来提高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