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2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811476907.X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装置,包括钻管、瓦斯处理装置、支撑调节装置、密封装置以及安装板,所述钻管一端安装瓦斯处理装置,所述瓦斯处理装置下端安装有支撑调节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一端固定在远离瓦斯处理装置的钻管另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支撑调节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减小了瓦斯发生爆炸的可能,提高了采煤工作的安全性和瓦斯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不高度和不同位置的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30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0877.4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33 ,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设备,外壳面板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开机/关机按钮、模式转换开关、功能按钮、显示屏、Micro-USB接口和离子电极连接线接口;置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以单片机为核心连接显示屏、A/D转换模块、存储器、功能按钮、micro-USB接口和电源模块;根据建立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的方法通过对存储器中已知水源类别样本分析,自动建立基于特征离子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离子电极检测水样,单片机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得到实际的离子浓度,依据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进行快速判别。本发明将特征离子检测突水水源判别进行集成,自动分析样本,构建判别体系,判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携带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884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10257092.3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掏穴扩底钻头,包括:钻头体主轴,所述钻头体主轴与外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钻头体主轴中部设置有翼刀;所述翼刀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钻牙。本发明掏穴扩底钻头的翼刀为双翼结构,钻进过程中可以形成对称,扩孔时提高了掏穴扩底钻头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钻具振动而造成钻头的崩刃损坏,增加了钻头的抗震动能力,提高了钻头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4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82814.4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开采水与瓦斯共治系统,包括至少一孔从地面向首采煤层临近的含水层施工竖向钻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含水层中的水平注浆堵水钻孔,所述水平注浆堵水钻孔至少为一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首采煤层的第一水平抽采钻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首采煤层上覆岩层的第二水平抽采钻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竖向地面钻孔施工水平钻孔,综合完成煤矿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工作,相比分别施工瓦斯治理钻孔和地下水治理钻孔,效率更高、经济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570877.4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33 ,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设备,外壳面板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开机/关机按钮、模式转换开关、功能按钮、显示屏、Micro-USB接口和离子电极连接线接口;置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以单片机为核心连接显示屏、A/D转换模块、存储器、功能按钮、micro-USB接口和电源模块;根据建立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的方法通过对存储器中已知水源类别样本分析,自动建立基于特征离子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离子电极检测水样,单片机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得到实际的离子浓度,依据突水水源判别流程体系进行快速判别。本发明将特征离子检测突水水源判别进行集成,自动分析样本,构建判别体系,判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携带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45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810382814.4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开采水与瓦斯共治系统,包括至少一孔从地面向首采煤层临近的含水层施工竖向钻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含水层中的水平注浆堵水钻孔,所述水平注浆堵水钻孔至少为一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首采煤层的第一水平抽采钻孔;以及与竖向钻孔连通的处于首采煤层上覆岩层的第二水平抽采钻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竖向地面钻孔施工水平钻孔,综合完成煤矿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工作,相比分别施工瓦斯治理钻孔和地下水治理钻孔,效率更高、经济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9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9960.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底板承压含水层注浆截留封堵效果评价方法及系统,利用岩体裂隙或节理向矿井巷内各含水层注入经各种不同同位素标记的水,最终通过涌水口涌水中不同同位素比例情况,对承压含水层堵水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能通过持续监控涌水中各同位素比例变化,探明其他未查明的潜在突水水源,便捷有效地为客观综合评价止水效果提供依据,实现了对高压危险突水注浆处理效果的快速反应评价,从而进一步指导对涌水处水源的准确截流;客观有效地评价矿井突水治理后的实际止水效果,为矿井快速处理底板突水事故提供技术指导,便捷高效且精准地评价矿井巷内涌水口突水处理后截流封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35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512008.6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大地高科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平 , 张群 , 阴慧胜 , 焦先军 , 王成 , 杨涛 , 李点尚 , 杜志强 , 张才 , 汪敏华 , 王正喜 , 杜博野 , 白国基 , 徐建军 , 朱泽斌 , 丁祥发 , 丁同福 , 赵龙 , 韩必武 , 单元伟 , 张臻豪 , 程斌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突煤层预抽防突方法,有一个确定的高瓦斯煤层矿区,首先在所述矿区内边、沿所要挖掘巷道走向钻两个竖井,从距煤层1米至井口侧壁用水泥固井;采用高压水喷射扩孔工艺进行煤层扩孔;然后使用空气动力造穴工艺将两个已扩孔的煤层孔之间进行压裂气隙贯通;在距两个竖井至少60米范围的矿区内钻第三竖井,第三竖井进入煤层后采用横向钻进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连通,将第三竖井口密封,从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口抽气直至瓦斯浓度小于标准值,本发明利用地面两口直井和地面一口多分支水平井建立起地面与井下巷道揭煤区域的通道,能掏出更多的煤,抽采更多的瓦斯,大大降低了目标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和压力,达到了“防突”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9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039960.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底板承压含水层注浆截留封堵效果评价方法及系统,利用岩体裂隙或节理向矿井巷内各含水层注入经各种不同同位素标记的水,最终通过涌水口涌水中不同同位素比例情况,对承压含水层堵水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能通过持续监控涌水中各同位素比例变化,探明其他未查明的潜在突水水源,便捷有效地为客观综合评价止水效果提供依据,实现了对高压危险突水注浆处理效果的快速反应评价,从而进一步指导对涌水处水源的准确截流;客观有效地评价矿井突水治理后的实际止水效果,为矿井快速处理底板突水事故提供技术指导,便捷高效且精准地评价矿井巷内涌水口突水处理后截流封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12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13255.9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熵权法改进灰色关联理论的突水水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识别指标,对多种已知水源和待测水源分别进行采样获得各识别指标的数值;对每种已知水源和待测水源的识别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处理;基于计算待测水源与已知水源的关联系数,其中分辨系数由已知水源的识别指标计算得到;计算待测水源与每种已知水源的加权关联度,其中的加权数值由已知水源识别指标进行熵权法处理得到,待测水源与最大加权关联度对应的已知水源类型相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已知水源的识别指标计算灰色关联理论中的分辨系数,降低了对工作经验的依赖,通过识别指标对关联度进行加权处理,避免了人为赋权重带来的主管影响,提高计算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