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5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019255.7
申请日:2018-09-03
申请人: 深圳地大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河槽系统,包括主河槽、设置在所述主河槽两侧的护岸和构建在所述主河槽内的沿着水流方向的至少一条蜿蜒曲折、深度各不相同的生态河槽,所述生态河槽满足: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河道干流的流速大于等于0.5m/s。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式河槽系统对水质有较大提升,可将水质主要营养盐指标,如氨氮、总氮、总磷等,从劣V类提升至近IV类及以上水平;使得河道在平水及枯水期能够含蓄水体,雨季可进行泄洪,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20358.5
申请日:2018-09-03
申请人: 深圳地大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坡式草型截流沟系统,包括护坡、位于护坡侧边的植草沟槽和位于所述植草沟槽内的截流单元,所述截流单元包括由底至顶依次铺设的碎石层、卵石层、细砂层和土壤层,所述植草沟槽的底部铺设有排水管道,相邻的植草沟槽通过所述排水管道互相连通,用于将经过所述截流单元渗滤的水汇入附近的河道和/或湖泊水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坡式草型截流沟系统能够增强截流沟系统对面源污染的生态截留和修复的作用,可极大地截留雨水中携带的TSS、TN、TP等污染物质,进行生态原位修复,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286869.1
申请日:2018-10-31
申请人: 深圳地大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PC分类号: C02F3/32 , C02F3/325 , C02F3/34 , C02F21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湖库、缓流型河道治理水华的方法,在治理区域内,构建微生物群落-水生植物群落,具体为: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喷洒或撒播到治理区域的水面上构建微生物群落,或者将复合微生物菌剂负载于载体上形成复合微生物膜,然后将复合微生物膜放入治理区域的水中构建微生物群落;并在治理区域的水中种植沉水植物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本发明通过符合水生态修复原理的技术,快速构建微生物-水生植物群落系统,通过两大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最终消除水华爆发的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08936.4
申请日:2020-12-30
IPC分类号: E03F5/02 , E03F5/10 , E03F3/02 , E03F3/04 , C02F3/12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管网溢冒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导流管,若干导流管的入口与常发生溢冒现象的污水检查井的出口连接,用于将常发生溢冒现象的污水检查井溢出的污水导流出去;若干生态净化塘,若干生态净化塘的入口与若干导流管的出口连接,用于对导流管导入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若干生态导流渠,若干生态导流渠的入口与若干生态净化塘的出口连接,用于对若干生态净化塘初步净化后的污水再次进行净化并排入河道和/或湖泊水体。该系统在中、强度降雨天气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将原污水管网系统中滞留的雨污混合水就近导流至生态处理系统,极大地避免了因检查井溢冒对周边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233588.4
申请日:2023-03-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际微生物与植物协同净化空气中臭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植物叶片提取物和马铃薯淀粉废水为主要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叶际植物促生菌,制备植物促生菌接种剂,在植物叶片上接种植物促生菌再将接种了植物促生菌的盆栽植物均匀摆放在臭氧污染的室内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可达到叶际微生物与植物协同净化空气的效果。该方法利用叶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协同作用,净化空气中臭氧的效率高,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86280.9
申请日:2021-09-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纳米线的诱导表达和纯化方法,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机械或者震荡的方式剪切微生物纳米线,然后通过乙醇胺悬浮和硫酸铵沉淀的方法反复纯化,最终获得的微生物纳米线尺寸均一、形貌结构保持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98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13865.7
申请日:2021-08-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公开提供一种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溶藻菌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22,溶藻菌液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22的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制备得到;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具有除藻作用,而非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除藻作用,更便于实际应用;且制备溶藻菌液时将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接种至培养基,然后于恒温震荡箱中培养到稳定期得到溶藻菌液,制备方法简单;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可使铜绿微囊藻细胞膜破裂,细胞结构遭到破坏;采用寡氧单胞菌菌株KT48制备得到的溶藻菌液可降低蓝藻的叶绿素含量,有效控制水华暴发,具有高效性、生物特异性、环境友好性并且可生物降解。采用该溶藻菌液控制蓝藻水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安全性强,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7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6890.4
申请日:2021-01-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分类号: C02F9/14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2 , C02F3/00
摘要: 一种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装置及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内部接种有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反硝化型厌氧甲烷硝化污泥;进水泵,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用于向所述厌氧反应器内输送含有甲烷、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污水;其中,所述污水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在厌氧氨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硝态氮,所述亚硝态氮和厌氧氨氧化产生的硝态氮在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甲烷在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被去除。本发明还提供了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的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高氨氮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2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6312.3
申请日:2020-08-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具体地,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利用撬装部实现整个底座及其上的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的撬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配料单元能够灵活的移动便于运输至岸边,从而实现在岸边完成配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80368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8117.7
申请日:2019-04-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分类号: A61L9/013 , A61L9/012 , B09B3/00 , A61L101/56 , A61L101/34
摘要: 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该液体除臭剂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0~20.0%的马尾草植物提取物、0.3~0.8%的愈创木酚、2.0~3.0%的茶多酚,以及余量的溶剂。该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均十分简便,除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