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8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21625.4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8 , G06T17/0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泥石流冲击柔性网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DEM模块中构建泥石流冲击柔性网的水槽模型并在SPH模块中为泥石流中的泥浆建模,将其放置在水槽内;创建泥石流中的巨石模型,并导入至所述DEM模块中,将巨石设置于水槽内并完全被泥浆浸没;同时采用柔性线表示法建立柔性网模型,将巨石、水槽、泥浆以及柔性网进行三向流固耦合,耦合模拟泥石流冲击柔性网的运动过程,并计算得到柔性网上的冲击力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泥浆和巨石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本发明通过采用SPH‑DEM无网格的模拟方法能精确研究泥石流中巨石的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特性,并且结合柔性线表示法能准确模拟柔性网受冲击后的变形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65486.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6 , G06Q10/0639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盾构施工近接既有地下结构的韧性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信息参数,对每个信息参数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赋值,得到韧性指标矩阵;对韧性指标矩阵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综合最优组合权重值,对综合最优组合权重值进行连续评估计算,得到多指标复合性能值;对多指标复合性能值进行韧性联合评估计算,得到最大损伤角度的第一韧性评估值和累计损伤角度的第二韧性评估值;根据第一韧性评估值和第二韧性评估值,得到盾构施工近接既有地下结构的韧性评估结果,增加了韧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了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63366.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包括模型箱、既有隧道模型、多个位移计、应变分布式光纤以及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模型箱内部设置有既有隧道模型,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放射性设置有多个土压力盒,且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应变分布式光纤,土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位移计,模型箱一侧设置有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通过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对土体进行钻孔,并通过土压力盒以及应变分布式光纤,可检测既有隧道模型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化以及既有隧道模型的应变变化量,并且通过位移计可实时检测土层的位移量,通过以上多种变量以及多种指标,模拟在近接既有隧道施工时,对既有隧道韧性的全面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15088.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30/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内部孔隙的钙质砂颗粒流固耦合拖拽力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内部孔隙的钙质砂颗粒的STL模型,并将所述STL模型以离散元方法导入离散元模块,确定所述钙质砂颗粒的固体模型以及颗粒参数;其中,所述颗粒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和位置参数;基于所述离散元方法建立水箱模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流体模型并设置物理属性;将所述离散元方法建立的钙质砂颗粒模型及水箱模型与所述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的流体模型进行双向耦合,模拟所述钙质砂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过程,并分析及输出流体施加在所述钙质砂颗粒上的拖拽力。本发明提高了SPH‑DEM方法对于颗粒形状对流固耦合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89183.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式风电系泊系统的应力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浮式风电系泊系统的应力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对土体模型的参数和流体模型的参数进行初始化,对得到的问题域离散为一组离散粒子;将离散粒子生成有限元网格;获取水网格和土网格中的拖曳力和每个粒子的节点中间速度,并获取水网格的水压;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形成新的粒子集合;对新的粒子集合进行耦合处理,输出应力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值。从宏细观角度能够更进一步研究浮式风电系泊系统周围渗流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流动及其压力分布,考虑了海床土体‑海洋波浪‑系泊系统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准确性更高,更加贴切于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9186.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式风电锚固基础的动力学信息监测方法、系统及终端,浮式风电锚固基础的动力学信息监测方法包括步骤:构建计算流体域模型、构建颗粒模型,构建浮式风电锚固基础模型,根据计算流体域模型设置浮式风电锚固基础模型的位置尺寸参数;基于液压力、位置、速度、孔隙度和相互作用项,将颗粒模型和浮式风电锚固基础模型与计算流体域模型进行双向耦合,获得海床颗粒冲刷侵蚀浮式风电锚固基础的动力学信息。本发明动力学信息监测方法从宏细观角度能够更进一步研究浮式风电锚固基础冲刷侵蚀对应系泊系统失效的机理,考虑海床土体‑海洋波浪‑系泊系统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准确性更高,更加贴切于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21945582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159348.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渗流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3D打印颗粒的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体模块和监测分析模块;试验箱体模块包括围压控制单元、竖向压力加载单元、渗流供水单元和砂水分离收集单元、信息发送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围压控制单元和竖向压力加载单元对试样控制四周以及内部压力,在经渗流供水单元对试样施加渗流侵蚀的水压,利用竖向压力加载单元分析其渗流侵蚀后的应变信息,利用监测分析模块反馈渗流侵蚀结果和分析考虑形状效应的渗流侵蚀机理。该渗流侵蚀试验系统能够反馈渗流过程中的围压、竖向压力、渗透压、渗出细颗粒质量、渗流水质量以及应变信息,便于观察渗流侵蚀结果和分析考虑形状效应的渗流侵蚀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219369503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139631.6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拟波浪冲击下侧向渗流侵蚀钙质砂坝基的试验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坝基模拟单元、波浪模拟单元、机械加载单元及监测单元,所述坝基模拟单元设置在箱体内一侧,至少包括钙质砂地基;所述波浪模拟单元设置在箱体内坝基模拟单元的对侧,包括水和波浪发生器;所述机械加载单元设置在坝基模拟单元上,用于向钙质砂地基加压;所述监测单元设置在钙质砂地基内,用于监测收集钙质砂地基的变化数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顶部负荷和侧向波浪双重作用下对钙质砂地基的渗流侵蚀,有助于侧向渗流侵蚀相关机理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19512056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20222976.8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渗流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颗粒内部孔隙的3D打印颗粒落水试验系统,包括3D打印模块、试验箱体模块和监测模块;试验箱体模块包括水箱单元和照明单元;水箱单元包括用于存储水的水箱以及用于夹取所述试样颗粒的夹取装置;监测模块包括CCD相机和分析单元。本实用新型利用基于颗粒内部孔隙的3D打印颗粒落水试验系统可以实现复杂内部孔隙颗粒的实体化以及落水过程复现,有助于对钙质砂颗粒的拖曳力与运动相关机理的研究,克服了实际工程研究中无法捕捉复杂颗粒内部孔隙结构的缺陷;同时通过所述监测模块,可观测不同形状、不同角度、不同高度释放的试样颗粒的落水空腔以及落水全过程的速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9512054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20143523.6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钙质砂渗流潜蚀的试验装置,包括注水单元、三轴压缩破碎单元、砂水分离单元及渗流量测量单元,其中,所述注水单元用于向三轴压缩破碎单元注水;所述三轴压缩破碎单元用于钙质砂破碎处理,底部设置有一带孔石板,所述带孔石板用于将经破碎获得的钙质砂碎颗粒和注入的水流出;所述砂水分离单元用于分离经带孔石板流出的钙质砂碎颗粒和水;所述渗流量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使钙质砂的渗流潜蚀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有助于钙质砂在表面荷载下渗流潜蚀破坏相关机理的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