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09019.6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混凝土管更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更新用钢筋混凝土咬管机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咬管机组件,包括机身、推进头、破碎头、支撑件以及旧管道,所述推进头设置于所述机身端部,所述破碎头设置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旧管道位于所述机身内;以及,辅助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内,包括固定环、电磁线圈、剐蹭环、导向件、缓冲环以及驱动件,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机身内,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剐蹭环滑动于所述固定环内。本发明通过辅助组件可在咬管机内部将旧管道破碎,且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软化混凝土内的钢筋结构,提高破碎效率,简化施工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管道更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4930.1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和结构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初始种群大小、最大迭代次数、交叉率、突变率、约束条件写入配置信息中装配式结构在力学性能、建造产业链上的约束条件;根据配置信息,采用预设的遗传算法,对变量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满足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的设计方案;通过目标函数,对每个设计方案对应的建造碳排放量的标准值和每个设计方案的抗弯强度的标准值进行处理,得到每个设计方案对应的综合指标,选取综合指标最小的设计方案作为满足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的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高强低碳的最优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4018.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冲击破岩的盾构滚刀,其包括:刀具;所述刀具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刀具的径向延伸布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冲击棒,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冲击棒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伸出和缩回所述安装孔。本申请中在通过所述刀具进行破岩的同时,还在所述刀具上增加了所述冲击棒,使得当面对硬度较高、所述刀具自身难以完成掘进时,即可开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冲击棒伸出所述安装孔,并对岩石进行冲击,从而提高了所述可冲击破岩的盾构滚刀的破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9798.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24/16 , C01B33/40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2/20 , C08F220/34 , C08F222/38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改性土复合防渗材料及其现场无热源合成方法。本发明的聚合物改性土复合防渗材料的现场无热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阴离子聚合单体A、含有亲水性基团的聚合单体B、交联剂、膨润土、引发剂、填充剂混合后,反应,得到防渗材料。本发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来引发亲水聚合单体在膨润土晶体片层间原位聚合,在工程现场条件下即可直接合成,免去了传统制备方法必须加热和通入惰性气体的麻烦,也不需要经过烘干、粉碎、筛分等操作,既保证了聚合物网络的完整性、得到了更优异的防渗性能,也大幅简化了制备流程、缩短了制备时间。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改性膨润土防渗材料制备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6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744710.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拼接节点智慧监测界面垫,涉及装配式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其相对侧壁的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分析传感器,所述分析传感器与孔洞的大小适配;所述分析传感器包括橡胶管、两个柔性过滤器、两个受力分析元件和水质分析吸收元件;两个所述受力分析元件与橡胶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柔性过滤器分别与橡胶管两端口连接且位于橡胶管内部。该界面垫用于两预制构件的拼接位置之间,能够实时监测接触界面的受力情况、渗水情况,分析水质成分,从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数据支持,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提高建筑维护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513688.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接头养护装置,包括地下空间结构主体,地下空间结构主体一侧设有连接孔与接头管,连接孔处连接隧道管,隧道管由多个盾构管片拼接而成,接头管与隧道管之间设置二次注浆养护组件,二次注浆养护组件内设置卡紧加固装置,在对接头管与隧道管之间进行二次浇筑时,卡紧加固装置受混凝土浆液压力影响而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卡紧加固装置卡入盾构管片的卡槽内。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摆动杆插入至盾构管片的卡槽内,待混凝土注浆液凝固后,地下空间结构主体与隧道管连接在一起,使得地下空间结构主体与隧道管连接稳固,不会受到后期震动力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1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383946.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珠海华保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时试样三维重建的三轴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三轴压力室、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驱动第一压头朝向或远离第二压头移动的轴向应力施加装置、对三轴压力室内施加水压侧向应力施加装置、对试样进行三维重建的激光测距仪、对激光测距仪校准的校准带。本发明基于激光测距原理,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激光测距原理对试验过程中的试样表面形态变化进行实时扫描,在对试验过程中的试样的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进行测量的同时,也能实现对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观测,对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补充,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的三轴仪器在砾石试样的三轴试验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8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573575.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大学 ,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47/06 , B01D46/02 , B08B15/04 , B01F23/50 , B01F27/21 , B01F27/211 , B01D29/96 , B01D35/30 , C02F1/00 , C02F1/28 , B09B3/32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车站结构拆除施工湿式除尘系统,包括灰尘投放箱,灰尘投放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干湿混合装置,所述干湿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倾斜设置,筒体中轴线上设置转轴,筒体一端固定连接排灰电机,排灰电机与转轴相连接,转轴外侧间隔设置至少三个隔板,两个隔板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与灰尘投放箱的排出口对应设置,筒体底部设置电动仓门;所述筒体倾斜的上端设有泥水流入装置,所述筒体倾斜的下端设有过滤装置。本发明通过收集罩将切割产生的泥水进行收集,且将收集的泥水与需要干式除尘产生的灰尘混合,干式的灰尘湿化后便于处理,且解决湿式除尘产生的泥水。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5017.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及地层数据,将所述隧道及地层数据输入预测模型,获取预测模型输出的既有隧道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影响参数;根据所述既有隧道影响参数和所述新建隧道影响参数建立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曲线;根据所述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曲线预测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本发明基于知识驱动考虑到重叠隧道地表沉降曲线同时受到既有隧道的影响和新建隧道的影响,明确建立重叠隧道的地表沉降曲线需要获取既有隧道的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的影响参数,再基于数据驱动通过神经网络获取既有隧道的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的影响参数,实现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6641.0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饱和砂土液化大变形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涉及饱和砂土液化模型的领域,其包括建立饱和砂土地基‑地下结构系统模型,并分析得到影响范围和模型中所有实体单元的应力场时程曲线、位移场时程曲线及孔隙水压力时程曲线;基于影响范围建立FDM‑DEM‑CFD耦合模型;对FDM‑DEM‑CFD耦合模型进行初始静力分析,建立初始平衡条件;于初始平衡条件下的FDM‑DEM‑CFD耦合模型中输入影响范围处的应力场时程、位移场时程及孔隙水压力时程,并进行流固耦合地震反应分析,以实现模拟,本申请具有通过整体与局部的信息换算,实现大尺度流固耦合分析,进而实现局部地层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大变形模拟分析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