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5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2275.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参数时变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仿真模型,采集各阶段仿真模型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神经状态空间模型,根据预处理后的仿真模型运行数据输出变量预测值;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控制模型,基于变量预测值并以最小化变量预测值偏差及控制信号变化量为目标输出控制策略。其目的在于,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参数时变性和系统复杂性引起的控制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42278.7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各阶段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时序运行数据;构建异常检测模型,利用时序运行数据训练异常检测模型;构建评估模型,评估异常检测模型重构数据与时序运行数据之间的差异并更新训练好的异常检测模型;利用更新后的异常检测模型输出异常检测结果。其目的在于,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异常状态感知能力不足、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119919.8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提升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多储能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1、计算电网整体电压水平对每个储能变电站无功变化的区域灵敏度;2、根据电网整体电压水平对每个储能变电站无功变化的区域灵敏度分配各储能变电站中储能的无功出力;本发明提升了电网在大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通过储能无功控制策略进一步协调了储能合力发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保证了储能的安全运行能力,通过多储能协调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了电网暂态电压稳定,也提升了电压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88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725157.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储能成本的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光伏发电、用户负荷、电网接口和集中式共享储能构建用户侧能量系统运行模型;基于所述用户侧能量系统运行模型构建用户侧收益‑成本的分式结构目标函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侧收益‑成本的分式结构目标函数模型确定最优的共享储能的额定容量和额定成本;其中,所述用户侧收益‑成本的分式结构目标函数模型是通过构建分子为共享储能的运行收益,分母为共享储能的投资成本的比例模型形成的。本发明通过考虑储能成本确定共享储能容量配置,有助于对共享储能的高效率利用,实现共享储能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34155.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1R31/36 ,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87 , G01R31/3842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评估可重构锂电池储能系统SOC的方法涉及的是电力储能技术领域。一种评估可重构锂电池储能系统SOC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基于开关旁路型的新型可重构电池网络;步骤2、选用二阶RC电路模型作为锂电池的等效模型;步骤3、建立电池的OCV‑SOC关系曲线;步骤4、对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步骤5、根据等效模型和安时积分公式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步骤6、通过EKF法完成对锂电池SOC的精确估计。本发明EKF法估计SOC这一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缺点,EKF法的线性化、初始化、预测、修正阶段可有效修正SOC的初始误差进而精确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其估计精度较高且鲁棒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46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33279.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供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该深度供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由多级压缩机和多级透平机组成,在各压缩机出口处均设置有通往储气库的注汽旁路,在各透平机入口处均设置有通往储气库的通气旁路。储能过程中,系统根据储气库压力的变化采用不同级数的压缩机串联增压实现梯级压缩,以降低储能注气压差,减少压缩过程耗功。释能过程中,根据储气库压力的变化选择不同级数的透平机串联透平实现梯级膨胀,以此扩大系统的透平压力运行区间,增加系统释能容量。本方案可在有效增加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释能容量的同时,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989719.5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前级压缩机、吸热器、后级压缩机、储气装置、第一蓄热装置、第二蓄热装置、前级回热器、后级回热器、前级膨胀机、后级膨胀机;其中前级压缩机的出口、吸热器的第一侧、后级压缩机、储气装置、前级回热器的第一侧、前级膨胀机、后级回热器的第一侧、后级膨胀机的进口顺次连接;吸热器的第二侧、第一蓄热装置、后级回热器的第二侧相连,第二蓄热装置、前级回热器的第二侧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采用错级回热的方式,使储热介质的温度能够错位级间利用,避免级间多级回热减少空气压降,可以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整个储能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486978.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青海大学
IPC: F04B35/04 , F04B41/02 , F04B39/06 , F01K27/00 , F01K25/08 , F01K13/00 , F01K13/02 , F01D15/10 ,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单级压缩机、单级换热器和梯压储气单元依次连通、且组成循环回路,单级压缩机用于将空气压缩后注入储气罐,并通过接力增压的方式、按顺序依次增加每个储气罐中的空气压力,直到每个储气罐中空气达到储气终压,在此过程中由储热罐吸收并存储压缩热;梯压储气单元、单级换热器和单级透平机依次连通、且组成循环回路,梯压储气单元中的储气罐按照空气压力从大到小的顺序释放高压空气,并由储热罐释放压缩热加热高压空气至高温状态后再注入单级透平机做功,并将透平后的空气注入到相对低压的储气罐内。该系统能够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9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332997.2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综合供能系统及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系统中,压缩机、冷却器、储气库、回热器、透平机和发电机依次连接,发电机用于向热电负荷输送电能。冷却器、蓄热罐、回热器、第一换热器和蓄冷罐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和土壤蓄热器连接成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用于将回热器产生的富余热量存储到土壤蓄热器中。地源热泵与土壤蓄热器连接,地源热泵用于将土壤蓄热器中的热量输送给热电负荷。该系统能够将压缩空气释能过程中的富余压缩热存储于土壤中,保证蓄冷罐内介质温度在合理区间,使压缩空气储能过程安全、高效运行,并将土壤中存储的热能在需要时高效利用,避免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26697.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共享储能的点对点电能交易市场设计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点对点电能交易市场中每个能量销售者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和每个能量购买者的成本最小化模型;其中,点对点电能交易市场是由分布式能源拥有者作为能量销售者,各个小区、居民楼,或者是大型商场作为能量购买者以及电网组成的交易市场;基于每个能量销售者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和每个能量购买者的成本最小化模型构建点对点电能交易市场的能量均衡模型;基于能量均衡模型确定电能交易市场中每个能量销售者的销售电量以及每个能量购买者的购买电量。本发明通过实现市场均衡达到市场中能量销售者的利润最大化,能量购买者的成本最小化,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减少电网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