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09362.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4 , H02J3/06 ,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G06N3/092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源网荷储管控场景中,采用分层优化框架,将多时间尺度的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时间尺度,并分别进行优化;短期优化层中使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期优化层中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长期优化层中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步骤2,长期负荷调控决策,基于强化学习通过可实际调整的奖励机制,控制电网做出不同的负荷调控决策,以使智能电网负荷调控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目标,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发明可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4832.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低碳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和碳排放流计算生成系统动态排放因子的数据集,利用数据集训练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约束,构建考虑用户低碳需求响应行为的双层优化模型,以进行用电需求侧的碳减排。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动态碳排放因子在电力系统需求响应中缺乏与负荷互动能力,从而使需求引导产生较大误差,影响电力系统减碳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4213.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D23/20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30 , F24F120/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向控制云端发送初始空调温度控制模型,并接收控制云端发送的目标空调温度控制模型,获取室内环境状态信息、室内人员信息、空调状态信息、储能电池信息、用电负荷信息、电网电价信息以及当前时段信息,通过目标空调温度控制模型确定目标空调温度控制策略,并通过目标空调温度控制策略基于采集的信息确定温度调整值和储能控制信息,根据温度调整值和所述储能控制信息进行智能空调温度控制,实现了控制空调温度的过程中全面优化用电效能,以在保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平衡电网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8277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7769.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583 , G06F16/58 , G06F16/53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的建筑图像检索方法、装置及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建筑示例图像集合、正向提示词集合和反向提示词集合;将建筑示例图像集合、正面提示词集合和反向提示词集合进行特征提取,并计算图像特征均值、正向特征均值和反向特征均值;根据图像特征均值、正向特征均值和反向特征均值,计算建筑示例图像集合与建筑图像库中各建筑图像的相关性。本申请通过文本模态和图像模态的数据进行图像检索,根据文本特征和图像特征计算建筑示例图像与建筑图像库中各建筑图像的相关性,并将相关性前N个的建筑图像作为用于LoRA方法的目标图像。得到的目标图像与建筑示例图像相关性高,不需要再进行人工筛选,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7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110092.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装置包括心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各时刻的第一血流速度、第二时间段内的各时刻的第一血管直径,所述第一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时间段存在不交叠的时间段;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时刻所述第一血管直径与所述第一血流速度的对应关系;血流量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具备所述对应关系的所述第一血管直径与所述第一血流速度,确定血流量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各至少包括一个心动周期。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测量血流量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707050.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绿色低碳的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属于配用电优化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确定信息系统中每一个站点的供电可靠性约束参数;基于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数据集中的数据,建立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求解信息系统站点供能规划模型,制定站点供能规划方案。该方法能够用于信息系统站点的供能规划方案制定,通过建立全局规划模型能够获得高效、经济的规划方案;综合考虑了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和电力网络对于信息系统站点进行供电,能够提高信息系统的绿色用电比例,促进信息系统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81742.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贡献度的计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模型,并设置不同的多种生产运行场景;求解多种生产运行场景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优化问题,生成电力系统生产运行模拟结果;基于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结果,计算不同资源与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度。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如何准确衡量各个待评估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也没有考虑不同待评估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22764.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灵活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模型,该灵活性需求模型用于表征该电力系统所需要的灵活性容量;获取该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供给模型,该灵活性供给模型用于表征该电力系统所能供给的灵活性容量,该灵活性供给模型包括根据该电力系统的线路空间分布以及线路传输容量确定的约束条件;获取灵活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基于该灵活性需求模型、该灵活性供给模型、该计算公式以及该电力系统中与灵活性相关的已知参数确定该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指标的量化值。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22765.3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根据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值构建灵活性需求模型以及根据灵活性资源的出力构建灵活性供给模型,根据预先构建的灵活性平衡约束条件,利用灵活性需求模型和灵活性供给模型对所述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进行协调优化;其中,所述灵活性平衡约束条件包括灵活性充裕约束条件、灵活性传输约束条件以及灵活性调节约束条件。本方法提出源‑网‑荷‑储全环节的协调规划优化模型,通过灵活性平衡约束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源‑网‑荷‑储进行协调优化,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充裕性,和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81386.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器件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被测器件的擎住电流和维持电流的测试平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测试电压信号IDUT*;测量被测器件DUT的电压信号IDUT;对所述测试电压信号IDUT*与电压信号IDUT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测试电压信号IDUT*与电压信号IDUT进行比较,形成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控制开关管结构Q1‑D3、开关管结构Q2‑D4和被测器件DUT开通/关断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管结构Q1‑D3、开关管结构Q2‑D4和被测器件DUT开通/关断,实现维持电流和擎住电流的测试。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解决了不易对IGCT器件的维持电流、擎住电流进行测量问题,满足了IGCT器件型式试验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