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774503.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业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融合工序知识库与空间约束的施工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对BIM模型进行预处理,得到施工项目的流水段信息以及构件信息;根据构件信息,通过预设工序知识库,得到每个构件的施工工序;根据流水段信息,通过预设空间约束规则库,得到流水段之间的施工顺序;根据每个构件的施工工序、流水段之间的施工顺序和构件与流水段的关系,得到施工项目的初始施工方案;根据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初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得到系列可行施工方案并进行可视化。本发明既提高施工方案的质量和制作效率,也为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提供更先进的工具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74503.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业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融合工序知识库与空间约束的施工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对BIM模型进行预处理,得到施工项目的流水段信息以及构件信息;根据构件信息,通过预设工序知识库,得到每个构件的施工工序;根据流水段信息,通过预设空间约束规则库,得到流水段之间的施工顺序;根据每个构件的施工工序、流水段之间的施工顺序和构件与流水段的关系,得到施工项目的初始施工方案;根据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初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得到系列可行施工方案并进行可视化。本发明既提高施工方案的质量和制作效率,也为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提供更先进的工具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7592.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水扰动下的地铁隧道结构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地质、土壤和水文数,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大尺度三维地质模型;收集目标区域的隧道结构数据,基于隧道结构数据在大尺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构建小尺度隧道模型;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计算得出小尺度隧道模型的边界条件;根据计算的边界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获取小尺度隧道模型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孔隙水压力场。本发明基于两个不同尺度大小的模型进行耦合计算,能够精确反映隧道结构的细微特征和局部应力分布,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地下水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局部扰动作用,从而为隧道的长期安全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426345.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智 , 李久林 , 马海志 , 邱德隆 , 杨应辉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颜威 , 陈晶 , 余永明 , 方成 , 任干
IPC: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及随钻雷达天线搭载系统,涉及地下工程超前预测技术领域,该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包括: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一刻槽(11)内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天线(10),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二刻槽(12)内、接收由电磁波在地质目标上产生的反射信号的接收天线(20),设于钻铤(1)的第三刻槽(13)内、自接收天线(20)采集反射信号的集成电路板(30),为集成电路板(30)供电的电源(40)。在深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钻探的同时采用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进行探测,从而达到钻探过程中随时能够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52388.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Q10/067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构建预测模型的数据库,利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确定影响隧道结构服役过程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物理方程的耦合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对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地准确评价,规避了现有机器学习方法中在小样本条件下预测精度不高“黑盒”的特性;本发明构建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预测模型,能够从客观地角度对地铁服役性能(安全性能)进行定性地评价,从而对衬砌结构服役状态的监测、评价与预警,在“监测‑分析‑评估‑预警‑处置‑决策”的评价框架下,识别和处理当前结构存在的问题,为隧道安全和持续服役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17796.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裂缝分割测量方法及系统,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基于改进的YOLOv8‑GSD模型对地铁盾构隧道图像进行裂缝分割,并引入伽马矫正与RCLAHE理论结合的方法精确测量裂缝宽度、长度信息。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包含裂缝的地铁盾构隧道图像;基于改进的YOLOv8‑GSD模型对采集的地铁盾构隧道图像进行裂缝分割,形成地铁隧道裂缝图像;对地铁隧道裂缝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对图像预处理后的地铁隧道裂缝图像,根据多种子区域生长方法提取裂缝区域,对裂缝区域通过细化算法提取裂缝骨架;基于裂缝骨架,根据像素连接方式计算裂缝长度和裂缝宽度。所述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裂缝分割测量系统应用于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裂缝分割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4726.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基坑形变检测的全域微波遥感雷达及监测方法,涉及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检测基坑形变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伸缩机械臂、雷达检测单元、雷达检测控制单元和大形变验证单元。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可以在布置雷达检测单元时进行横向移动,可以通过横向移动来解决这些定向干扰,提升雷达检测数据质量,伸缩机械臂也可以配合进行雷达位置的调整;大形变验证主要是判断雷达是否被电磁干扰信号干扰,雷达检测单元采用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来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雷达检测,能完成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的自动化形变检测,受环境影响小,检测精度高,还能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误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2388.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Q10/067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构建预测模型的数据库,利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确定影响隧道结构服役过程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物理方程的耦合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对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地准确评价,规避了现有机器学习方法中在小样本条件下预测精度不高“黑盒”的特性;本发明构建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预测模型,能够从客观地角度对地铁服役性能(安全性能)进行定性地评价,从而对衬砌结构服役状态的监测、评价与预警,在“监测‑分析‑评估‑预警‑处置‑决策”的评价框架下,识别和处理当前结构存在的问题,为隧道安全和持续服役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96013.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及接地的型钢挡土墙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前准备、导墙施工、地连墙施工、基坑侧导墙拆除及土方开挖、冠梁钢筋绑扎及型钢预埋、型钢焊接及固定、冠梁混凝土浇筑、现场接地装置埋设及连接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迎土侧导墙与型钢、冠梁的配合形成迎土侧导墙兼作挡土墙的技术方案,同时利用型钢作为垂直接地体再配合现场铺设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以完成配电接地装置的施工,从而能够简化挡土墙施工的工序、降低工程成本,并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现场配电作业的要求,降低了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41445.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久林 , 曹楠 , 张向峰 , 陈晶 , 汪洋 , 刘兴阳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智 , 李泳慧 , 颜威 , 薛伊芫 , 任干 , 张建全 , 陈林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物探技术领域,该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包括:获取所采集的地质探测数据,建立每个源对应的探测数据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进行分频稀疏正变换,得到正变换模型,并对正变换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增强模型,对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进行分频稀疏反变换,将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恢复到地质探测数据内的各原始信号一致大小,并将进行分离,得到各种波场成分,对各种波场成分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到井孔周边对应的地质信息。高精度的分频稀疏正变换和分频稀疏反变换和解释分析等步骤,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