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87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347761.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将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采用磨机对原料进行超细化处理,将固体建筑垃圾作为原料制备纳微米级超细掺和料,纳微米级固体建筑垃圾作为早强剂,促进混凝土形成最紧密堆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考虑到建筑行业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高了固体建筑垃圾的利用率,降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41536.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磨钾长石与磷尾矿制备的植生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植生混凝土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粗骨料22‑33份、水泥5.3‑7.154份、水1.378‑1.86份、聚羧酸减水剂0.0159‑0.0214份、湿磨磷尾矿粉0.795‑1.323份、湿磨钾长石粉0.795‑1.323份、3 wt%草酸溶液1.1528‑1.3675份。本发明中将磷尾矿、钾长石湿磨后掺入胶凝材料中,可以改善胶凝材料后期的力学性能;湿磨钾长石粉、磷尾矿粉的掺加使得凝胶材料可不断溶出K+、P+,以起缓释肥的作用,从而为植物的生长不断提供必要的矿物元素;后期通过酸喷降碱,有效降低体系的pH值,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利于提高植生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6668.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含铬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包括步骤:(1)细化含铬固体废弃物至粒径小于1mm,再加水混合搅拌配制固含量为15~20%的浆体A;(2)取100质量份浆体A泵入湿磨机中湿磨至粒径为1~2μm,得浆体B;(3)向浆体B中添加20~25质量份、粒径20~60μm的钢渣粉和1~5质量份的塑化剂,再次湿磨,得到粒径2~4μm的浆体C;(4)向浆体C中逐步加入2~10质量份的工业副产石膏粉,调节浆体pH值达到7~11,得浆体D;(5)将浆体D部分或全部代替胶凝材料,用于混凝土生产。本发明以钢渣为还原原料配合湿法研磨处置含铬固体废弃物,将处置后的含铬固体废弃物应用于建材生产,可将铬元素有效封存,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44214.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1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化协同作用的高性能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磷建筑石膏75~85份;矿物组分6~24份;水化调控组分0.8~2.4份;纤维1~5份;纳米硅溶胶0.5~3份;超塑化剂0.1~0.4份;保水剂0~0.08份;水化调控组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选自柠檬酸钠、羟基羧酸盐、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B组分选自氢氧化钙。本发明通过水化调控组分改变不同矿物相与磷建筑石膏的水化反应过程,实现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本发明制备的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可控,1d抗压强度大于10MPa,绝干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软化系数达到0.6以上,为磷石膏的建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胶凝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37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1306668.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含铬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包括步骤:(1)细化含铬固体废弃物至粒径小于1mm,再加水混合搅拌配制固含量为15~20%的浆体A;(2)取100质量份浆体A泵入湿磨机中湿磨至粒径为1~2μm,得浆体B;(3)向浆体B中添加20~25质量份、粒径20~60μm的钢渣粉和1~5质量份的塑化剂,再次湿磨,得到粒径2~4μm的浆体C;(4)向浆体C中逐步加入2~10质量份的工业副产石膏粉,调节浆体pH值达到7~11,得浆体D;(5)将浆体D部分或全部代替胶凝材料,用于混凝土生产。本发明以钢渣为还原原料配合湿法研磨处置含铬固体废弃物,将处置后的含铬固体废弃物应用于建材生产,可将铬元素有效封存,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97068.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8 , C04B22/14 , C04B22/06 , C04B18/12 , C04B111/27 , C04B111/28 , C04B111/6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碱激发无熟料耐火自流平混凝土,其质量份组成为:胶凝材料225~550份、碱激发剂10~20份、粗集料1000~1200份、细集料800~1100份、水150~200份、外加剂0.2~0.5份。本发明还包括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一,对钢渣、废玻璃、磷渣进行破碎;二,对铜尾矿进行研磨获取粗骨料和细骨料;三,对步骤一中的破碎料研磨;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研磨料加入碱激发剂、水、外加剂、粗骨料、细骨料进行混合搅拌制得无熟料耐火自流平混凝土。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固体废弃物,避免了水泥熟料的使用,实现固废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44214.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1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化协同作用的高性能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磷建筑石膏75~85份;矿物组分6~24份;水化调控组分0.8~2.4份;纤维1~5份;纳米硅溶胶0.5~3份;超塑化剂0.1~0.4份;保水剂0~0.08份;水化调控组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选自柠檬酸钠、羟基羧酸盐、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B组分选自氢氧化钙。本发明通过水化调控组分改变不同矿物相与磷建筑石膏的水化反应过程,实现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本发明制备的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可控,1d抗压强度大于10MPa,绝干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软化系数达到0.6以上,为磷石膏的建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胶凝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2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141536.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磨钾长石与磷尾矿制备的植生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植生混凝土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粗骨料22‑33份、水泥5.3‑7.154份、水1.378‑1.86份、聚羧酸减水剂0.0159‑0.0214份、湿磨磷尾矿粉0.795‑1.323份、湿磨钾长石粉0.795‑1.323份、3 wt%草酸溶液1.1528‑1.3675份。本发明中将磷尾矿、钾长石湿磨后掺入胶凝材料中,可以改善胶凝材料后期的力学性能;湿磨钾长石粉、磷尾矿粉的掺加使得凝胶材料可不断溶出K+、P+,以起缓释肥的作用,从而为植物的生长不断提供必要的矿物元素;后期通过酸喷降碱,有效降低体系的pH值,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利于提高植生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483733.7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8L95/00 , C08L13/00 , C08L83/04 , C08L77/02 , C08L77/06 , C08K9/06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抗位移非固化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属于防水材料领域。本发明方法为:将100份无水石膏晶须和5‑10份硅烷偶联剂加到有机溶剂中,反应2‑4小时,加入5‑8份亚硝酸钠、10‑14份盐酸和5‑10份聚醚胺,继续反应1‑2小时,用饱和弱碱溶液洗涤,减压蒸馏,得到改性无水石膏晶须;将100份70#沥青、10‑15份液体聚合物橡胶和机油混合,剪切均化,加入1‑5份表面活性剂、4‑10份脂肪族二元酸酯、4‑8份耐低温尼龙,继续剪切均化,得改性沥青A;向100份改性沥青A中加入5‑10份改性无水石膏晶须,机械搅拌均化,得到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本发明的非固化橡胶沥青低温抗基层滑移应力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7761.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将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采用磨机对原料进行超细化处理,将固体建筑垃圾作为原料制备纳微米级超细掺和料,纳微米级固体建筑垃圾作为早强剂,促进混凝土形成最紧密堆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考虑到建筑行业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高了固体建筑垃圾的利用率,降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