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2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2795.1
申请日:2024-07-15
IPC: F16L9/18 , F16L27/107 , F16L23/16 , F16L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安装且可调节粗糙程度的管道及使用方法,包括夹层管道、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和控制系统;其中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和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先收集所需模拟位置的粗糙度数据,控制系统能确定各个粗糙程度调节机构的实心杆伸入管道内的长度;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实现控制不同实心杆伸入管道内的长度,从而在能模拟不同粗糙程度的管道,为后续通风实验提供精准的模拟环境;夹层管道和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在进行管道连接时,控制系统能使相邻两个夹层管道的法兰一和法兰二之间磁吸接触,并通过柔性密封罩伸展密封,实现相邻夹层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完成通风实验后,能实现各个夹层管道的快速拆卸分离,便于后续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90780.2
申请日:2024-10-24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结构表征煤氧化程度的方法,先通过模拟实验获得不同氧化程度的煤样;采用CT扫描‑三维重构技术确定不同氧化程度煤样各自的孔隙结构,进而得到各煤样对应的总比表面积、总孔容、孔隙率和分形维数的参数;接着采用熵权法得出总比表面积、总孔容、孔隙率和分形维数四个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得出的权重得出煤氧化表征指数,最终确定表征煤氧化程度的煤氧化表征指数分类标准;最后从所需测试煤氧化程度的位置采集煤样,经过处理得出该煤样的煤氧化表征指数并根据分类标准,最终得出所需测试位置的煤氧化程度。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环境影响,使其测定的煤氧化程度准确性较高,为后续研究煤自燃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5738.X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通风阻力测试的管道及测试方法,外保护罩用于对可变形巷道和巷道粗糙度调节机构进行包裹防护并提供固定框架;可变形巷道能改变巷道的断面形状,根据需要形成矩形或拱形或梯形;巷道粗糙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侧壁粗糙度调节机构和顶板粗糙度调节机构,分别用于调整两个侧壁和顶板的粗糙度;数据监测及可视化装置通过监测单元获取不同巷道断面形状、侧壁粗糙度和顶板粗糙度的通风数据,从而计算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沿程阻力,并对不同情况的沿程阻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满足预测、建立通风模型、数据校准以及误差纠正的需求;另外该管道仅需在原有通风系统的基础上更换一段巷道就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进行沿程阻力实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749361.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抽放钻孔凝胶封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凝胶封孔材料为复合材料,包括活性凝胶基材、粉煤灰、水和保水剂;所述粉煤灰为基本骨料,所述活性凝胶基材与粉煤灰组成的活性凝胶材料;所述活性凝胶基材为由丙烯酰胺、N‑(4‑羟基‑3‑甲氧基‑苄基)‑丙烯酰胺和活性材料反应制备得到的三维网络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所述活性材料为聚十二烷基苯硫酸钠。所述凝胶封孔材料可以良好地填充钻孔,并且通过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加压,在压力作用下,材料具有流动性可以充满钻孔缝隙,达到密封性要求;该种凝胶封孔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延展性,随钻孔的变形而变形,不随钻孔的变形而破裂,在长期瓦斯抽放过程中仍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7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53646.0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6/25 , G06F16/2458 , G06F16/248 , G06F16/26 , G08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代化矿井火灾隐患智能化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包括建立矿井火灾隐患多维风险指标库;矿井火灾风险指标智能精确感知;矿井火灾风险信息智能处理与分级预警;矿井火灾智能管控;从而完成具有矿井火灾预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措施、智能化灭火和救灾于一体的综合性防灭火系统的搭建;通过以七个重点区域为划分依据,建立矿井火灾隐患多维风险指标体系和关联数据库,综合考虑了各系统间、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关联性,有效解决了矿井指标监测混乱及监测繁琐的问题;综合运用大数据算法对所监测的指标进行计算,达到了动态预警的效果,同时将不同区域的火灾范围有效联动,实现矿井防灭火精准化、对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79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5668.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B01F27/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化浆体的行星式搅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搅拌池、支架、进料装置、驱动电机、轨道、出料装置、搅拌桨叶和行星齿轮组,具体为通过驱动电机和轨道使搅拌桨叶在搅拌池内往复运动,进而对浆液始终进行混合搅拌并形成区域性湍流,同时驱动电机带动进料装置与出料装置绕搅拌桨叶轴线作公转运动,由于行星齿轮组的作用,出料装置在作公转运动的同时还绕自身轴线作反方向自转运动,将稠化剂均匀加入区域性湍流状浆液中,进而使稠化剂与浆液进行充分混合,本发明操作简便,能持续进行物料的混合制备,保证稠化浆体充分且均匀混合,提高材料质量,有效实现稠化浆体内颗粒的悬浮,便于灌浆,防止浆体堵管。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7442.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瓦斯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确定影响瓦斯爆炸的相关的风险因素;根据收集到的风险因素的信息,确定风险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建立瓦斯爆炸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基于模糊集理论,采用三角模糊数表示风险因素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采用三角形重心解模糊方法对各风险因素的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得到各风险因素的去模糊值;基于各风险因素的去模糊值,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正向推理技术计算瓦斯爆炸发生的概率;基于瓦斯爆炸发生的概率,假设已发生瓦斯爆炸,利用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技术诊断查明导致瓦斯爆炸敏感风险因素。本发明可有效定量确定风险因素,从而识别和消除煤矿瓦斯爆炸存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871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636882.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泡沫浆体产生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顶煤自燃防治的泡沫浆体产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泡沫浆体产生装置主体、离心转筒,所述泡沫产生混合装置主体一侧上方设置可视窗口,下方设置进水口,进水口内接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接入中空波轮轴,并设置阀门T1,本发明无空气压缩机,气体通过自然对流进入到浆体内部,在搅拌扇叶扰动下是能够形成负压区从而形成漩涡,引气更加充分,以此增加发泡倍数;该装置将泥浆从各个方位甩出与泡沫混合,可以提高泡沫与泥浆的混合程度;同时通过叶片的转动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泡沫与浆体的混合质量;该装置无电机,通过水动力装置启动,更便于在煤矿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0427.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山东宏河控股集团嘉祥红旗煤矿有限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采空区及两巷遗煤自燃的注浆管及其使用方法,将注浆管中的浆液分成多部分,其中一部分浆液通过方形管内部输送至注浆管头,使浆液直接注入采空区深部,其四周的浆液在流动至第一个喇叭形分流器时,在弧形分流片的作用下,一部分浆液随着弧形分流片的弧度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改变方向的浆液通过外管花眼喷射出去对这些花眼周围的采空区遗煤进行注浆;剩余的一部分浆液通过弧形分流片上的花眼和各个弧形分流片与外管之间的间隙,流至下一个喇叭形分流器,并对浆液重复上述多次分流及转向过程。从而使得浆液在注浆管中流动的时间增加,注浆压力增大,通过注浆管留设的花眼进入采空区的浆液量增多,提升该区域遗煤自燃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74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6912.7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空区密闭裂隙固结的弹性材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弹性材料由A组分与B组分按质量比为1:3混合反应制备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1,4‑苯二异氰酸酯70~75份,聚四氢呋喃18~25份,废磷酸0.5~2份;所述B组分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2~7份,矿渣粉48~55份,已二酸二异癸酯35~42份,氧化钙2~6份。在该弹性体进行注浆施工过程中,依次进行注浆前切割、注浆前打孔、注浆前裂隙密封和注浆固结裂隙施工。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且材料能满足采空区使用的要求,并且由于材料对裂隙固结之后具有弹性,因此即使受到二次应力的影响密闭墙也不会产生新的裂隙,达到所需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