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冲击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204516.7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下部安装有承接台,承接台内设有容纳腔,容纳槽内安装有多个承载板,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承载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在容纳槽内具有隆起状态与平整状态,机架的上部安装有抬升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两个转动杆同向转动,对位于中部的板链进行挤压隆起,并将滑动杆移动至相应位置,并带动拨动凸轮转动,将板链向上顶起,使指定的位置进行隆起,进而模拟凸起路面等复杂路况情况下电池受冲击的情况;通过对中组件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将汽车电池的位置调整至水平状态,便于定位出基准,进而便于调整组件调整隆起状态的位置。

    一种锂电池针刺试验阻燃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3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705833.9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针刺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电池针刺试验阻燃装置及试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针刺起火后火源消灭成本高,自动化程序复杂等问题。其包括用于提供反应空间的水箱,用于夹固锂电池的固定装置,可以在锂电池燃烧后进行熔断的测针以及具有特殊构造的夹块,夹固装置可以在穿刺过程中被强行打开释放锂电池,测针在进行熔断后可以自行掉落至水箱下方的水溶液中实现灭火功能。本发明用于在锂电池针刺实验中对燃烧的锂电池进行降温灭火,装置无需准备额外的喷射环境及器材,可以在原有试验基材的基础上通过机械构件实现灭火的自动化,同时可以有效缩减灭火成本进而促进试验成本的降低。

    一种锂电池针刺测试试验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00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735315.1

    申请日:2022-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针刺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电池针刺测试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在封闭环境中对锂电池进行爆炸测试研究的问题。其包括反应箱、驱动装置和控制单元,所述反应箱内滑动设置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用于在爆炸发生时克服弹簧弹力做功并推送测尺移动相应的距离,所述反应箱上设有用于泄压的出气孔,出气孔用于维持反应空腔在爆炸发生前维持一定的气压,所述反应箱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本发明用于探究锂电池在穿刺爆炸发生时的爆炸特性,装置可以便捷测算爆炸发生时所产生的瞬时数据,无需高压容器支撑即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生反应,装置产生的废气便于及时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锂电池针刺试验阻燃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3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05833.9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针刺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电池针刺试验阻燃装置及试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针刺起火后火源消灭成本高,自动化程序复杂等问题。其包括用于提供反应空间的水箱,用于夹固锂电池的固定装置,可以在锂电池燃烧后进行熔断的测针以及具有特殊构造的夹块,夹固装置可以在穿刺过程中被强行打开释放锂电池,测针在进行熔断后可以自行掉落至水箱下方的水溶液中实现灭火功能。本发明用于在锂电池针刺实验中对燃烧的锂电池进行降温灭火,装置无需准备额外的喷射环境及器材,可以在原有试验基材的基础上通过机械构件实现灭火的自动化,同时可以有效缩减灭火成本进而促进试验成本的降低。

    一种汽车电池冲击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4516.7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下部安装有承接台,承接台内设有容纳腔,容纳槽内安装有多个承载板,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承载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在容纳槽内具有隆起状态与平整状态,机架的上部安装有抬升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两个转动杆同向转动,对位于中部的板链进行挤压隆起,并将滑动杆移动至相应位置,并带动拨动凸轮转动,将板链向上顶起,使指定的位置进行隆起,进而模拟凸起路面等复杂路况情况下电池受冲击的情况;通过对中组件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将汽车电池的位置调整至水平状态,便于定位出基准,进而便于调整组件调整隆起状态的位置。

    一种锂电池能量密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46801.0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能量密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台、多个检测头,所述检测台连接有用于驱动多个检测头同步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驱动板,所述检测台的顶部设置有与电池相匹配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连接有用于电池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相对分布的两个压板、多个弹簧三、所述连接座用于驱动相对两个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且弹性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连接有用于电池顶起的顶起机构。本发明既能提高电池的稳定性,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松动,影响检测效果,同时也实现对中目的,提高检测头与电池相连精准度,方便将电池从检测台上卸下,操作灵活连贯,实用性强。

    一种汽车电池生产加工用电池包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4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8629.4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生产包装技术领域的汽车电池生产加工用电池包装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包装过程中不便于对自动化焊接点进行检测的问题。其包括电池输送线、控制器、设于电池输送线上的焊接工位以及焊接检测工位;所述焊接检测工位上设有真空泵和若干个吸口器,所述吸口器的内部设有空心腔且其底端设置有唯一进气口,每个所述吸口器均通过气管与真空泵的抽气端相连通;每个所述吸口器上均设有与控制器电信连接的负压感应装置。本发明用于锂电池焊接工艺过程中对焊点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可以为自动化检测焊点可靠的解决手段,可有效解决传统生产包装工艺中因焊点缺陷而导致产品良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负极极片与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3938.1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负极极片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呈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由高比表多孔碳、亲锂化合物、金属锂和气凝胶外碳层组成;其中,亲锂化合物和金属锂分散在高比表多孔碳的空隙中及表面;通过高比表多孔碳与亲锂化合物相结合,提供用以金属锂沉积的基底,亲锂化合物作为锂元素成核位点用于诱导锂均匀沉积,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均匀地在负极材料中进行嵌入和脱出,用以抑制负极材料表面锂枝晶的形成;气凝胶外碳层包覆在高比表多孔碳的外部,部分金属锂分散在气凝胶外碳层中,通过气凝胶外碳层与分散有亲锂化合物和金属锂的高比表多孔碳提供由外到内的导电网络,用以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

    一种改性复合LATP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0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902.0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改性复合LATP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磷酸钛铝锂LATP混合原料和用于气相裂解CNTs的催化剂的水溶液在混料机中混合,干燥后得到混合物料;所述LATP混合原料包括:锂源、铝源、钛源、磷源;对所述混合物料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下空气气氛中烧结第一时长,随后通入惰性气体排除空气,调整温度由所述烧结温度至催化反应温度,再将气相碳源从进气口通入所述烧结炉,保温第二时长,之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随炉冷却至常温,取出烧结炉内样品,得到碳纳米管CNTs复合的LATP材料;将所述碳纳米管CNTs复合的磷酸钛铝锂LATP材料进行粉碎,得到所需改性复合LATP固态电解质材料。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1386.0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粉末置于烧瓶中,加入酸性溶液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酸化处理,并在恒温油浴锅中进行冷凝回流处理,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物;对冷凝液体进行离心固液分离,洗涤烘干,与钪系金属盐一起分散到有机溶剂或水中超声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配体并持续搅拌至反应完全,通过离心固液分离收集沉淀物,洗涤烘干,得到氮化钪/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前驱体;有机配体包括二甲基咪唑、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将氮化钪/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氮化钪/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即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