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马达用机械式斜盘倾角指示器及液压泵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14485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678282.7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泵马达用机械式斜盘倾角指示器及具有其的液压泵马达,前者包括:连接滑块,连接滑块的底端与斜盘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底端与连接滑块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底端与第一连接块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指示箭头,在斜盘转动时,第二连接块通过连接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的带动,发生相应的转动;和刻度盖,刻度盖套设于第二连接块上,且刻度盖的表面上设有转角刻度线;刻度盖固定于壳体。在斜盘进行转动时,通过连接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的带动,使得第二连接块随着斜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块的指示箭头绕着刻度盖进行转动,指向不同的转角刻度线,从而对斜盘的转角进行监控,具有直观实时的特点。

    液压泵马达用机械式斜盘倾角指示器及液压泵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14485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78282.7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泵马达用机械式斜盘倾角指示器及具有其的液压泵马达,前者包括:连接滑块,连接滑块的底端与斜盘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底端与连接滑块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底端与第一连接块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指示箭头,在斜盘转动时,第二连接块通过连接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的带动,发生相应的转动;和刻度盖,刻度盖套设于第二连接块上,且刻度盖的表面上设有转角刻度线;刻度盖固定于壳体。在斜盘进行转动时,通过连接滑块和第一连接块的带动,使得第二连接块随着斜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块的指示箭头绕着刻度盖进行转动,指向不同的转角刻度线,从而对斜盘的转角进行监控,具有直观实时的特点。

    一种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及组合齿轮泵

    公开(公告)号:CN1110058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357637.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及组合齿轮泵。所述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包括前泵的第一驱动轴的输出端和齿轮泵的第二驱动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半圆键连接;齿轮泵的转子套设连接于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与齿轮泵的转子之间通过第二半圆键连接。本发明中的驱动轴不会受到额外的弯矩,其转子运行可靠,同时,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齿轮泵与前泵的装配结构更加简化和紧凑。所述组合齿轮泵包括前泵、齿轮泵,以及所述的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所述前泵通过所述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齿轮泵。

    斜盘式柱塞泵马达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82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248415.3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盘式柱塞泵马达,属于液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斜盘式柱塞泵马达,包括缸筒、驱动轴、配油盘和辅助支承,配油盘设置在缸筒一端,配油盘上开设有多个供油管通过的油腔;辅助支承设置在缸筒与驱动轴之间,辅助支承包括外套和内套,内套与驱动轴连接,外套与缸筒连接。辅助支承内开设有空腔,缸筒内自外套向配油盘倾斜设置有油孔,油孔两端分别与油腔和空腔连通。该种结构使得液压油能够通过油腔经油孔流入空腔内,形成液压支承提高缸体和驱动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缸体旋转时的偏心,同时使得缸体和配油盘之间的油膜厚度均匀,减少磨损;有助于提高柱塞泵转速和提高柱塞泵寿命。

    斜盘式柱塞泵马达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8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48415.3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盘式柱塞泵马达,属于液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斜盘式柱塞泵马达,包括缸筒、驱动轴、配油盘和辅助支承,配油盘设置在缸筒一端,配油盘上开设有多个供油管通过的油腔;辅助支承设置在缸筒与驱动轴之间,辅助支承包括外套和内套,内套与驱动轴连接,外套与缸筒连接。辅助支承内开设有空腔,缸筒内自外套向配油盘倾斜设置有油孔,油孔两端分别与油腔和空腔连通。该种结构使得液压油能够通过油腔经油孔流入空腔内,形成液压支承提高缸体和驱动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缸体旋转时的偏心,同时使得缸体和配油盘之间的油膜厚度均匀,减少磨损;有助于提高柱塞泵转速和提高柱塞泵寿命。

    一种并联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2796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1627.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及工程机械,并联斜盘式轴向柱塞包括泵泵壳以及并联排布于所述泵壳内的两组泵组件,两组所述泵组件均包括缸体和斜盘,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能够往复滑动的柱塞,所述斜盘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柱塞与所述斜盘之间通过滑靴连接,所述滑靴通过回程盘限位于所述斜盘的支撑面上,所述滑靴的端部设置有球头,所述柱塞的端部设置有球窝,所述球头与所述球窝配合形成摩擦副。本发明通过柱塞反包滑靴,能够增大柱塞的摆角,减小缸体和柱塞等旋转体的旋转惯量,提升泵的动态响应特性。

    液压柱塞泵排量反馈变量机构及液压柱塞泵

    公开(公告)号:CN111005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74293.9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柱塞泵排量反馈变量机构及液压柱塞泵,属于液压泵技术领域。该变量机构的变量活塞的一端伸出壳体与斜盘连接,变量活塞与壳体内壁滑动配合且形成容腔A,变量活塞内滑动配合有变量阀芯,变量阀芯及变量活塞远离斜盘一端形成容腔D,壳体的侧壁开设油口F、远离斜盘一端开设油口R,容腔D与油口R连通,壳体及变量阀芯靠近斜盘一端之间压缩有弹性件,壳体和变量活塞靠近斜盘一端之间形成容腔C、远离斜盘一端之间形成容腔B,变量活塞和变量阀芯上开设油道,油道被配置为使得容腔B选择性地与容腔A和容腔C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斜盘带动变量活塞跟随变量阀芯运动,达到再平衡,只需连接控制油源,无需额外控制模块。

    一种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及组合齿轮泵

    公开(公告)号:CN111005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57637.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及组合齿轮泵。所述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包括前泵的第一驱动轴的输出端和齿轮泵的第二驱动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半圆键连接;齿轮泵的转子套设连接于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与齿轮泵的转子之间通过第二半圆键连接。本发明中的驱动轴不会受到额外的弯矩,其转子运行可靠,同时,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齿轮泵与前泵的装配结构更加简化和紧凑。所述组合齿轮泵包括前泵、齿轮泵,以及所述的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所述前泵通过所述泵的驱动轴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齿轮泵。

    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0985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9390.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及工程机械。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包括:泵壳;斜盘,其设置于所述泵壳形成的腔室中部;缸体和柱塞,所述泵壳内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缸体,每个所述缸体上均设置有能够往复滑动的柱塞,所述柱塞与所述斜盘抵接;驱动轴,其穿过两个所述缸体并能够带动两个所述缸体转动。本发明中提供的轴向柱塞泵马达,斜盘两侧均设置有缸体和柱塞,斜盘与柱塞直接通过滑靴组件抵接连接,当缸体随驱动轴转动时,柱塞能够实现往复运动,由于泵壳内设置有两个缸体,且两个缸体均通过一个斜盘实现柱塞的往复运动,因此本发明中提供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在体积不增加或增加较少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增大排量的目的。

    液压变量泵机械比例控制器及液压变量泵

    公开(公告)号:CN1085335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95386.0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变量泵及其液压变量泵机械比例控制器,用于控制液压泵斜盘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的流量和压力,包括:反馈杆、驱动手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以及用于选择第一换向阀或第二换向阀进行工作的电控安全开关。本申请中的第一换向阀为机械比例控制的先导阀,实现对液压变量泵的排量的等比例控制,而第二换向阀则作为卸荷阀,对液压变量泵进行卸荷。本申请采用电控开关阀作为选择阀,采用单级阀芯作为先导阀芯直接控制斜盘变量,巧妙采用反馈结构实现排量稳定,既实现了机械比例控制的安全功能,又保证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便于维护,对于产品品质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