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0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13555.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井下下向含水瓦斯压力测定钻孔密封材料及方法,该材料是由矿用环保型相变凝胶钻孔密封材料,矿用复合型高吸水材料以及高强度弹性吸水囊袋组成;所述矿用环保型相变凝胶钻孔密封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组成:纤维素醚80~90份、聚丙烯酰胺5~10份、乙二醛1~10份、吡咯烷酮羧酸钠1~5份、抗酶防腐剂9~20份;所述矿用复合型高吸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组成:高吸水树脂90~95份、聚阴离子纤维素5~10份、聚丙烯酰胺2~5份;所述高强度弹性吸水囊袋是由阻燃抗静电试剂处理后且具有95%以上纯棉含量的吸水布料制成。本发明密封材料及方法具有无需排水、施工快速、可动态调节和高效密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7646.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矿井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计算方法,涉及矿井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布置矿井群两个工作面之间的微震监测;步骤二.在顶板和底板施工钻孔,在各个岩层施工爆破,测定各岩层震动波传播的波速;步骤三.在两个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监测得到微震事件的坐标和时间,两个工作面监测同一震源产生的微震事件时,计算求解同一震源发震时间间隔最大值;步骤四.依次统计各时间段范围内微震事件占比,计算确定时间段组内两个微震事件的空间距离,最大值为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的确定矿井群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为矿区待采区域两工作面的合理优化布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65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60855.2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多尺度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多尺度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适用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指标;步骤二、确定地质类影响因素的冲击危险指数;步骤三、确定开采类影响因素的冲击危险指数;步骤四、确定冲击综合危险指数和冲击危险等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旧的评价方法基础上优化改进,评价对象更具体、评价指标更具针对性,评价因素更为科学合理,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靠,对指导矿井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1141708.4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软岩巷道倒拱梁控制底鼓方法,步骤包括:根据巷道的设计宽度d米,确定长倒拱梁长度为d米,短倒拱梁发长度为0.5d米;将长倒拱梁和短倒拱梁进行弯曲轧制,弯曲轧制的曲率k按公式确定;按照断面设计尺寸开掘巷道,在底板内按曲率k掘出长凹槽,长度为d米,并在长凹槽的基础上再向下掘出短凹槽,曲率为k,长度为0.5d米;将短倒拱梁放入所凹槽内,接着将长倒拱梁叠加放置在短倒拱梁上方,并通过锚固物将长倒拱梁、短倒拱梁及底板锚固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护结构体;最后向长凹槽内填入回填物,夯实抚平。本发明提供的软岩巷道倒拱梁控制底鼓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底鼓同时,使用寿命长,控制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653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73159.1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煤与瓦斯突出卸压消能与介质属性改造协同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探测异常区;步骤二、卸压增透;步骤三、并网抽采;步骤四、提高煤体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彩色钻孔电视技术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可准确掌握待消突煤层的煤体结构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差异化的卸压增透措施,避免了增透措施设计和施工的盲目性;不仅通过卸压增透降低地应力、增加煤层透气性能以一次改造煤体介质属性,而且还针对构造软煤区(高突区域),辅以采取注入高分子发泡剂的注料工艺二次改造煤体介质属性,提高煤体强度的措施,双管齐下、协同防控,从而有效的防控深部开采突出煤层构造软煤区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96367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418400.9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低渗煤层液氮冻融裂化增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钻出冻融钻孔和监测钻孔;b)布置第一管路,一端伸入冻融钻孔内,另一端与制氮分离装置相连接,制氮分离装置与注液氮泵连接;c)在监测钻孔内安装温度监测装置,待温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温度稳定后,确认此时为初始温度T0;d)启动注液氮泵,驱动制氮分离装置向冻融钻孔内注入液氮,并实时监测钻孔温度;e)当监测钻孔内温度T相比于T0降低50%‑80%时,停止注液氮,并继续监测钻孔内的温度;f)当监测钻孔内温度T升至|T‑T0|/T0<5%时,重复步骤d)和e);g)重复步骤f)3‑5次。本发明改造了原始煤体的孔隙结构,有效解决了低渗煤层增透效果差的问题,使低渗煤层渗透率极大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41709.9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强度裂隙发育大煤柱加固方法,其步骤包括:分别从上巷道和下巷道间隔一定距离向大煤柱打孔,布置注浆锚杆,并通过注浆锚杆向大煤柱的裂隙内注浆,形成大煤柱上、下加固端头;从上巷道或下巷道内向大煤柱钻出通孔,然后向通孔装入连接绞线,并通过锁具进行固定,将所述上、下加固端头连接,并对大煤柱中间部位形成连接夹持状态;沿大煤柱走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依次重复前述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大煤柱加固方法能够使大煤柱各部分通过局部加固,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整体加固,有效保证大煤柱长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11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582194.1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底鼓主控应力测量的方法,通过在巷道底板主受力层内并排同向安装两个空芯包体应力计,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对巷道底板主受力层所在位置原岩应力的大小及方向进行测定,在测点附近底板及巷帮底脚处分别安装钻孔应力计,记录工作面回采前后应力计的相对应力值变化,待工作面推过后,完成对采动影响后巷道底板主受力层的地应力测量,通过对比钻孔应力计及巷道底板主受力层回采前后应力的变化得出造成巷道底鼓的主控应力大小及方向。
-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027646.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矿井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计算方法,涉及矿井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布置矿井群两个工作面之间的微震监测;步骤二.在顶板和底板施工钻孔,在各个岩层施工爆破,测定各岩层震动波传播的波速;步骤三.在两个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监测得到微震事件的坐标和时间,两个工作面监测同一震源产生的微震事件时,计算求解同一震源发震时间间隔最大值;步骤四.依次统计各时间段范围内微震事件占比,计算确定时间段组内两个微震事件的空间距离,最大值为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的确定矿井群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为矿区待采区域两工作面的合理优化布置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