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5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839932.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50/5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芯及电池,卷芯包括平直段和折弯段;第一极片包括与第一极集流体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极耳,第二极片包括与第二极集流体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二极耳;第一极片包括头部第一极片片段层、至少一层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尾部第一极片片段层;第二极片包括头部第二极片片段层、至少一层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尾部第二极片片段层;在卷芯的平直段,至少一组位置相邻的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和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之间设置有间隔加厚件。如上,使对应位置的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和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之间的间隙距离在卷芯的折弯段内得到了增加补偿,增加了电解液的存储量,其在保证多极耳电池快充快放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2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47117.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及电池,电芯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叠芯和第二叠芯,在电芯的第一方向上,第二叠芯的端部超出第一叠芯的端部,且第一叠芯与第二叠芯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其中,在电芯的第一方向上,粘接层超出第一叠芯的端部;粘接层的至少一侧设有附加层,在电芯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叠芯的端部在附加层上的正投影不超出附加层。如此设置,通过增设附加层可以弥补厚度差,提升第一叠芯的端部的受压程度,改善叠片电池的台阶处的平整度,消除极片界面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叠芯组合交界处存在极片界面差,而导致黑斑和析锂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0903.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其中,电池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上设置有容置腔和开口,开口与容置腔连通,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外凸缘,盖体盖设在开口上并与外凸缘连接形成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加强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形成夹角A,加强段连接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第一连接段与加强段之间的夹角B以及第二连接段与加强段之间的夹角C至少之一满足关系式90°≤B<180°,90°≤C<180°。本申请的电池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839932.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50/5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芯及电池,卷芯包括平直段和折弯段;第一极片包括与第一极集流体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极耳,第二极片包括与第二极集流体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二极耳;第一极片包括头部第一极片片段层、至少一层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尾部第一极片片段层;第二极片包括头部第二极片片段层、至少一层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尾部第二极片片段层;在卷芯的平直段,至少一组位置相邻的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和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之间设置有间隔加厚件。如上,使对应位置的中间第一极片片段层和中间第二极片片段层之间的间隙距离在卷芯的折弯段内得到了增加补偿,增加了电解液的存储量,其在保证多极耳电池快充快放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201269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2621098.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芯及电池;该卷芯包括平直段和折弯段;卷芯包括负极片;负极片的至少一侧面的负极活性涂层上依次循环连接有第一预锂化区和第二预锂化区;其中,沿负极片的厚度方向,第二预锂化区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一预锂化区的厚度尺寸;第二预锂化区位于卷芯的折弯段;第一预锂化区位于卷芯的平直段。如上,当注液后,预锂化区与负极片反应而消失,折弯段与第二预锂化区相对的区域相对卷芯的其它区域形成“空腔”,该“空腔”可为负极片在循环过程中膨胀而产生的应力提供释放空间,改善了卷芯的折弯段的变形、断片问题;同时卷芯的折弯段的“空腔”又能存储更多的电解液,降低析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967738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512391.X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26 , H01M50/11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封装本体,封装本体包括两个封装膜体,两个封装膜体相对贴合,以形成容置腔,电芯位于容置腔中;两个封装膜体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树脂膜层、金属膜层和第二树脂膜层,第一树脂膜层位于封装膜体的朝向容置腔内的一侧;两个封装膜体在封装膜体的边缘部位相互连接,金属膜层密封包裹于第一树脂膜层外侧;第二树脂膜层包裹于金属膜层外侧,以使电芯和封装本体密封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设计,使封装本体的边缘部位通过两个封装膜体中的金属膜层的连接对电池密封,同时有效阻挡了外部水汽和灰尘等杂质,从而提高电池的密封性能以及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613945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126719.3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及电池,电芯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叠芯和第二叠芯,在电芯的第一方向上,第二叠芯的端部超出第一叠芯的端部,且第一叠芯与第二叠芯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其中,在电芯的第一方向上,粘接层超出第一叠芯的端部;粘接层的至少一侧设有附加层,在电芯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叠芯的端部在附加层上的正投影不超出附加层。如此设置,通过增设附加层可以弥补厚度差,提升第一叠芯的端部的受压程度,改善叠片电池的台阶处的平整度,消除极片界面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叠芯组合交界处存在极片界面差,而导致黑斑和析锂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632379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3051307.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72 , H01M50/531 , H01M50/102 , H01M50/116 , H01M5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芯、外壳、绝缘件以及转接片,外壳具有容纳腔,电芯设置于容纳腔中;外壳的侧壁上具有缺口,绝缘件安装在缺口处,绝缘件上具有安装孔;转接片设置在绝缘件上,转接片具有凸出部,凸出部贯穿安装孔并延伸至外壳内部,凸出部与电芯的极耳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提高了电池容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632365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822443.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和电池,极耳包括极耳本体和位于极耳本体两侧的极耳胶;沿极耳的宽度方向,极耳胶包括增厚区和连接区,连接区的厚度小于增厚区的厚度,两个增厚区分别位于极耳胶沿极耳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区位于两个增厚区之间;连接区贴合于极耳本体,且极耳本体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分别延伸至增厚区,并与两个增厚区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两个增厚区的厚度,能够在电池的封装工序提供足够的胶量填充壳体之间的缝隙,使电池具有较好地封装密封性,并有利于减少极耳胶的占用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并利于后续安装保护板。
-
公开(公告)号:CN218632351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572387.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57 , H01M50/4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多层极片和多层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极性相反的极片之间;所述隔膜具有在横向上延伸超出所述极片的包覆区,相邻层的所述包覆区粘合在一起,且相邻层的所述包覆区之间形成有孔道。本实用新型将隔膜的包覆区粘合在一起,使隔膜在横向上受到束缚,不能位移,保证了隔膜对极片的完全覆盖,从而可以避免因隔膜位移而导致正负极片接触短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包覆区形成有孔道,孔道结构具有存储电解液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电芯的浸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