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7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4541.7
申请日:2023-09-06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V20/10 , G06V10/56 , G06V10/766 , G06Q5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动态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提出的矿山生态修复的动态识别方法,以所述遥感图像中任一像素区域内的RGB值Cij作为自变量,以所述遥感图像获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参考值作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并计算该遥感图像中像素区域的RGB值Cmn,从而获取修正系数ζ,对待识别的所述遥感图像中各像素区域进行修正,提取修正后的遥感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而完成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动态识别,可以降低由于外界环境、气温等干扰因素导致获取的植被区域图像与实际的植被区域面积之间出现偏差的影响,提高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动态识别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对生态修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6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48852.5
申请日:2023-07-12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社区景观构建系统,包括:住房单元、道路、植被单元以及草坪单元,所述植被单元与草坪单元上设有若干组纵横交错且相互连通的水道,所述道路上开设有用于与水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水道内设有若干组水泵以及若干组过滤机构,若干组所述过滤机构与若干组水泵一一对应且分别位于水泵的进水口一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滤网、第一滤网以及净化组件;所述水泵工作,使水道中积蓄的水在水道的内部循环流动,本申请中利用水泵工作,使水道内部的水在水道内部循环流动,避免水长期不流动而成死水,避免因此而导致水质差,保护社区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0489.1
申请日:2023-10-31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30/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山生态修复评价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矿山生态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污染土壤的初始污染程度分布数据和与初始污染相对应的污染土壤的初始颗粒化程度分布数据,建立矿山各区域土壤的初始污染模型;S2:采集土壤干化程度数据,并控制将土壤干化程度数据导入至初始污染模型中,生成对应的土壤干化污染模型。本发明通过根据采集的初始污染情况建立初始污染模型,并基于土壤干化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确定出土壤干化后形成的污染颗粒分布情况,并且结合环境风的实时变化,仿真出污染颗粒的分散状况,以精确的确定出矿山各区域在修复期间的污染颗粒分布情况,进而提高了矿山生态修复评价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61628.4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方形浮板、固定组件、风板组件和若干个浮岛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方形浮板一端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方形浮板在水域中的漂浮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向可缓慢旋转的风向板,不断改变生态浮岛整体的受力方向,使得生态浮岛在锚链控制的范围内不断的摆动,种植在块状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在吸收该区域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以变换位置,进一步吸收其他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吸收效果,通过设置独立的方便拆装的块状浮岛用于防止部分植物枯萎造成吸收效果减弱,块状浮岛可以进行垂直拆装,无需从边缘处逐个拆解,更换过程非常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0968.1
申请日:2023-09-27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地质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将地质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联合处理分析得到环境质量值;其中,所述环境质量值包括地质特征值和生物特征值,效果是在如果环境评估值HJP≤预设的环境评估阈值P,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环境不合格,即需要对废弃矿山区域继续进行修复,如果环境评估值HJP>预设的环境评估阈值P,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环境合格,则不需要对废弃矿山区域继续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48853.X
申请日:2023-07-12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生态空间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移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控制器;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628.4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方形浮板、固定组件、风板组件和若干个浮岛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方形浮板一端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方形浮板在水域中的漂浮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向可缓慢旋转的风向板,不断改变生态浮岛整体的受力方向,使得生态浮岛在锚链控制的范围内不断的摆动,种植在块状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在吸收该区域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以变换位置,进一步吸收其他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吸收效果,通过设置独立的方便拆装的块状浮岛用于防止部分植物枯萎造成吸收效果减弱,块状浮岛可以进行垂直拆装,无需从边缘处逐个拆解,更换过程非常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614707.X
申请日:2018-06-14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与GIS的荒漠生态系统红色名录评估方法,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荒漠生态系统分类体系;(b)划分荒漠生态系统评价植被群系;(c)建立荒漠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估标准;(d)计算荒漠生态系统受威胁评估指标;(e)划分荒漠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f)构建荒漠生态系统红色名录。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荒漠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的快速评估,将名录与生境斑块退化的空间信息相结合,可为大范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克服了现有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划分过程中生态系统分类难以统一、评估基本单元难以确定、生态系统变化过程量化指标缺乏、宏观尺度上难以实现批量评价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161587.9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人工生态环境碳汇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和调节人工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气体浓度监测模块。本发明模拟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气压等,使封闭空间内的光合速率与外界同种植物相同,并通过橡胶条擦拭玻璃罩的受光面,防止起雾导致光照不足,在擦拭过程中通过长盒进行蓄水,返回后自动将积水倾倒,同时调整迎光角度,并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注入量与释放量,以此计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对该封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消耗量进行计算,可以动态监测其在不同时段的碳汇能力,方便对该人工生态环境的在不同时间的碳汇能力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8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86115.2
申请日:2023-08-28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4N23/51 , F16F15/023 , H04N23/52 , B08B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估用交通调查装置及方法,包括U形安装架,还包括透明外球壳、透明内球壳、中空筒连接件、中空筒二、弹性连接件、架体组件、摄像头;其中,所述透明外球壳活动设于U形安装架内,所述中空筒连接件和中空筒二分别活动插设于透明外球壳的两端中心开设的活动口内,所述弹性连接件共有两组,分别设于透明外球壳两端的活动口内,所述透明内球壳活动设于透明外球壳内,所述架体组件设于透明内球壳内腔,所述摄像头设于架体组件下方。本发明通过将摄像头、空气检测装置和无线装置设于透明内球壳内,一方面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提供保护,使得摄像头、空气检测装置和无线装置在极端天气下不易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