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20649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1144916.6
申请日:2021-05-26
申请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11/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愈合能力的隧道防水卷材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两层防水卷材,至少两层所述防水卷材的表面相对布置,相邻两层所述防水卷材各自相对的表面局部相连以使相邻两层所述防水卷材之间形成多个腔体;其中,所述腔体的内部用于承载充填的遇水膨胀止水胶。本申请提供的具有自愈合能力的隧道防水卷材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运输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隧道多个部位的防渗漏水场合使用。在防水卷材被破坏后,遇水膨胀止水胶在与水接触后会硬化变成复原性良好的橡胶弹性体、浸水后自身体积膨胀、充填空隙发挥良好的止水效果,使得该结构具有优异的防水(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938501.7
申请日:2019-09-30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B7/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修正的桥式振弦应变计,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一、第二固定端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第三固定端之间,第三振弦固定于第四、第五固定端之间,第四振弦固定于第五、第六固定端之间,第一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第二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第三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三激振电磁线圈,第四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四激振电磁线圈,检测仪器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激振电磁线圈相连接,第一与第二电磁线圈串联、第三与第四电磁线圈串联,这两部分串联结构组成并联结构,四部分激振电磁线圈为对称关系,可有效提高应变计灵敏性、精度、抗干扰能力及测量数据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53568.9
申请日:2020-10-26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混凝土砖及其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由绝缘混凝土基材、变色母料和混凝土保护剂组成,其中所述绝缘混凝土基材由液料和粉料组成;本发明除可与声光电配合,应用于人防色系转换、防火逃生引导与警示标示外,还可应用于地面或墙面装饰与色系体系建立等处,例如通过冷暖色系的转变,给人以舒适感,减少空调的使用,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69103.9
申请日:2021-12-03
发明人: 聂晶鑫 , 章一洲 , 王帅民 , 张学武 , 张珹 , 彭登全 , 高柳 , 田升平 , 王功涛 , 李飞 , 肖卫民 , 丁正全 , 郑筱彦 , 于鹏 , 王小刚 , 郭凤平 , 苏堃 , 范瑞栋 , 畅浩栋 , 梁崇亮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定位器运行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惯性传感器固定在定位器远端,使其随接触线振动而振动,惯性传感器通过远距离有线通信方法,通过电缆将测得数据传输到收发器;收发器固定在接触网斜挽臂处,对惯性传感器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将分析后结果发送到信号传输中心。本发明可以通过固定在定位器远端的传感器监测定位器远端的振动情况,采用分体式设计,不影响定位器的正常工作;装置使用经过定位器内腔的数据电缆与定位器连接,连接牢固;可以在野外无供电环境持续工作,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153568.9
申请日:2020-10-26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电变色混凝土砖及其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由绝缘混凝土基材、变色母液和混凝土保护剂组成,其中所述绝缘混凝土基材由液料和粉料组成;本发明除可与声光电配合,应用于人防色系转换、防火逃生引导与警示标示外,还可应用于地面或墙面装饰与色系体系建立等处,例如通过冷暖色系的转变,给人以舒适感,减少空调的使用,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74206.4
申请日:2021-12-03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升平 , 张学武 , 张珹 , 李飞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刘鹏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余纲 , 董春斌
IPC分类号: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134 , G06F18/2411 ,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接触网吊弦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如下:在接触网吊弦中安装用于测量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的传感器;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每一跨预处理后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统计特征,选择显著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接着使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该组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吊弦是否为故障,若诊断为故障,则对故障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将其与正常情况时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异常时间段,根据列车运行时速,判断故障区间及故障位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后台实时对吊弦进行监测,并进行故障诊断及定位,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息,通知维修人员展开维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49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410112.X
申请日:2020-05-15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珹 , 张学武 , 李飞 , 田升平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孙永革 , 刘勇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组物理服务器即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连接;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本发明通过不同交换机接入数据,保证服务器部署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总体框架合理、稳定、可靠,满足接触网在线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53574.4
申请日:2020-10-26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色高强混凝土砖及其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一种可变色高强混凝土砖,由混凝土基材、色母液和混凝土保护剂组成,其中所述混凝土基材由液料和粉料组成;本发明所述材料,除可应用于地下空间等封闭环境的防火逃生引导与警示标示外,还可应用于地面或墙面装饰与色系体系建立等处,例如通过冷暖色系的转变,给人以舒适感,减少空调的使用,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07548.3
申请日:2020-05-14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学武 , 李飞 , 聂晶鑫 , 张珹 , 田升平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谷元平 , 梁英
IPC分类号: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中接触网用监控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设备,与服务器连接并发送几何参数数据;接触网电气参数检测设备,与列车的控制系统连接并发送电气参数数据;测力模块,与列车的控制系统连接并发送接触线和受电弓间的动态参数数据;接触线探伤检测车,与服务器连接并发送接触网的磨耗和探伤数据。本发明检测接触网的自身结构及列车运行中受力系统的各项机械和电气参数,可作为评价接触悬挂和受电弓性能的大数据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06984.9
申请日:2020-05-14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学武 , 聂晶鑫 , 张珹 , 李飞 , 田升平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宋杰 , 胡渊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接触网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装置、第二采集装置、第三采集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计算装置;第一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铁路中接触网使用的各种实时参数;第二采集装置用于数据库、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系统中数据的采集;第三采集装置用于数据库、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系统中日志系统数据的采集;第一采集装置与数据计算装置相连,第二采集装置以及第三采集装置分别通过数据存储装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计算装置。本发明结合了多种数据采集装置,避免了非实时数据以及日志系统采集数据的遗漏,进而数据采集更加全面,为后期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满足工程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