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88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81671.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支护反力控制的隧道应力释放试验装置,包括支撑件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于隧道内并用于支撑所述隧道的围岩;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内圈并驱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围岩的方向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试验装置可调节支护反力,进而可以用来研究围岩变形随支护反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挤压性围岩的变形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07854.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09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可能影响因子;建立软岩隧道实测围岩压力数据库;确定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关键影响因子;确定垂直围岩压力计算表达式;确定侧压力系数取值范围。其中所述可能影响因子包括隧道形状、围岩重度γ、隧道开挖跨度B、隧道开挖高度Ht、隧道埋深H、支护刚度K、围岩等级或变形等级S。所述洞室形状包括马蹄形、椭圆形、圆形和近似圆形。本发明提出影响垂直围岩压力的隧道开挖跨度、隧道埋深与变形等级3个关键影响因子,这3个影响因子对围岩压力的单因素影响规律与实际工程相符。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挤压性围岩隧道,同样适用于一般软岩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1430.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力学效应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拓建体系构成要素,包括拓建结构、既有结构、地层和周边环境;步骤二、确定评价目标为力学效应U,根据构成要素确定所述评价目标的子目标;步骤三、确定各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四、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Pi;步骤五、采用评价指标控制值分级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Qij,步骤六、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度,计算拓建体系的拓建力学效应U;步骤七、根据拓建力学效应U的取值范围,划分评价等级,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拓建力学效应分级评价标准。本发明对不同拓建方式给出统一的定量评价标准,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9738.8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隧道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将天然钠基膨润土颗粒,均匀摊铺在两层土工布之间,通过针刺工艺把膨润土颗粒锁定在两层土工布之间,制成膨润土防水毯;在两层防水板之间,均布有若干正方形橡胶垫片片,正方形橡胶垫片片与防水板之间通过高强胶体粘结,进而在防水板之间形成若干单元,膨润土防水毯放置于各单元之内。其防水机理为:当塑料防水板被刺破后,如果有水从裂口渗入,膨润土粒子遇水膨胀,使其形成均匀的胶体系统,在两层土工布限制作用下,使膨润土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膨胀,持续的吸水膨胀结果是让膨润土层自身达到密实,从而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该种复合型防水板制备工艺简单,材料价格较低,应用范围广泛,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96762.6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插梁冻结法的软土地层地铁车站扩建方法及结构,包括盾构隧道以及连接在两个并行的盾构隧道之间且与盾构隧道连通的中间站台以及包裹在中间站台外侧的冻土层;中间站台包括顶部衬砌单元和底部衬砌单元、侧柱以及结构底板,顶部衬砌单元和底部衬砌单元设置在盾构隧道之间且上下对称,且冻土层沿着顶部衬砌单元和底部衬砌单元的拱形外表面布设;底部衬砌单元和顶部衬砌单元的两侧端通过侧柱连接支撑;结构底板设置在底部衬砌单元的上方且与底部衬砌单元的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解决了扩建方式动土严重造成地铁及周边土体发生较大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施工效率高、工期短、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0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81622.3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支护反力控制的可调式隧道应力释放试验装置,包括装置固定架、可调式驱动装置及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隧道的围岩;可调式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撑件的内圈并驱动支撑件朝围岩的方向移动;装置固定架上具有水平延伸出的核心柱,核心柱贯穿入可调式驱动装置的中心通孔内以形成固定支撑;支撑件与可调式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滑动支撑器,可调式驱动装置中具有套装于核心柱上的集中顶推圆盘和可调式旋转螺母。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核心柱上设置集中顶推圆盘和可调式旋转螺母,实现对四根驱动杆的统一同步顶推,且可调节支护反力,进而可以用来研究围岩变形随支护反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挤压性围岩的变形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12262.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黄昌富 , 李少华 , 李国良 , 姚铁军 , 刘志春 , 韩伟 , 段远钊 , 陶志刚 , 张振波 , 胡指南 , 肖勇 , 吴晓华 , 吴鸿胜 , 吕子丰 , 赵璐 , 王浩 , 童彦劼
IPC: E21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气与水雾组合使用的隧道施工用除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雾除尘机构与液态气体除尘机构进行组合安装,使水雾除尘机构的水雾出射端设置于液态气体除尘机构的液态气雾出射端上方,并使水雾除尘机构的喷射区域部分高于液态气体除尘机构的喷射区域,液态气体除尘机构内存储有呈液体状态的液态空气;在除尘过程中,水雾除尘机构向外喷射水雾,液态气体除尘机构将液态空气向外喷射以形成液态气雾,液态气雾基于冷却效应对喷射出去的水雾进行降温,水雾降温后加速凝结,以对隧道施工现场的烟尘颗粒产生吸附和凝结作用,在重力作用下烟尘颗粒降落至地面上。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除尘效率、扩大除尘范围,同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81671.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支护反力控制的隧道应力释放试验装置,包括支撑件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于隧道内并用于支撑所述隧道的围岩;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内圈并驱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围岩的方向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试验装置可调节支护反力,进而可以用来研究围岩变形随支护反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挤压性围岩的变形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601430.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力学效应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拓建体系构成要素,包括拓建结构、既有结构、地层和周边环境;步骤二、确定评价目标为力学效应U,根据构成要素确定所述评价目标的子目标;步骤三、确定各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四、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Pi;步骤五、采用评价指标控制值分级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Qij,步骤六、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度,计算拓建体系的拓建力学效应U;步骤七、根据拓建力学效应U的取值范围,划分评价等级,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拓建力学效应分级评价标准。本发明对不同拓建方式给出统一的定量评价标准,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1389201.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21D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性围岩隧道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挤压性围岩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影响因子为围岩强度应力比、隧道开挖跨度及隧道埋深;以围岩强度应力比为横坐标、隧道开挖跨度及隧道埋深的函数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以结构荷载取值作为设计分区的依据,基于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取值范围确定结构荷载取值范围、特征值、设计分区数量和分界线位置;确定各设计分区的结构设计参数、断面曲率优化措施和辅助结构措施;完成挤压性围岩隧道结构设计图表。本发明提供的挤压性围岩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可快速确定支护衬砌参数和辅助结构措施,具有直观、简捷、快速、准确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