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快大型肉鸡新品系、培育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864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60483.9

    申请日:2015-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代快大型肉鸡新品系、培育方法和应用,属于家禽制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引进快大型配套系的祖代公鸡和母鸡杂交,得到两系配套的父母代,再分别与新引进的祖代公鸡或母鸡杂交,重复此过程至每个系含有相应的祖代纯系99.22%血缘,以此基础组建基础群,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后得到快大型鸡新品系。此间,可边选育边利用。本发明培育方法充分利用现有优秀的遗传资源,大幅缩短了育种周期,减少配合力测定等繁琐的操作步骤,培育方法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适于育种制种的产业化,并可实时跟踪国际现代家禽配套系生产性能的遗传进展,加快我国搞生产性能品种的培育步伐,提高我国肉鸡种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种黄麻羽白壳蛋鸡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474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0610017909.3

    申请日:2006-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麻羽白壳蛋鸡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白莱航鸡与黄麻羽地方鸡杂交,生产F1代;(2)用F1代自交,生产F2代,出现产白壳蛋的黄麻羽鸡;(3)产白壳蛋的黄麻羽鸡横交固定,通过家系或个体选择,培育出黄麻羽白壳蛋鸡新品系。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所培育出的黄麻羽白壳蛋鸡作父本,用褐壳蛋鸡作母本,生产出的子代(F1)产粉壳蛋,该粉壳蛋壳色均匀,光亮,色泽度好,蛋大小适中,克服了目前粉壳蛋鸡配套生产中蛋重大,蛋壳色不均匀,壳光亮度、色泽度差等缺陷,特别是产蛋的中后期更为突出。

    鸡脂肪候选基因lpin1基因及功能突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36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66373.8

    申请日:2009-11-05

    Abstract: 鸡脂肪候选基因lpin1基因及功能突变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鸡脂肪候选基因lpi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鸡脂肪候选基因功能突变检测方法,采用鸡脂肪候选基因lpin1基因序列,与鸡基因组序列比对,获得鸡的5’-非翻译区,针对存在的变异,设计引物检测5’-UTR的变异,检测功能性突变位点所用引物,正向:5′-GATTTGATCTGCTTGGAGAC-3′;反向:5′-GTCATGATAGCAAAGAGCAAG-3′。利用该引物扩增后,用限制性酶切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可以检测出lpin1编码序列5’UTR的碱基是T还是C等位基因。

    一种黄麻羽白壳蛋鸡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84743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610017909.3

    申请日:2006-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麻羽白壳蛋鸡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白莱航鸡与黄麻羽地方鸡杂交,生产F1代;(2)用F1代自交,生产F2代,出现产白壳蛋的黄麻羽鸡;(3)产白壳蛋的黄麻羽鸡横交固定,通过家系或个体选择,培育出黄麻羽白壳蛋鸡新品系。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所培育出的黄麻羽白壳蛋鸡作父本,用褐壳蛋鸡作母本,生产出的子代(F1)产粉壳蛋,该粉壳蛋壳色均匀,光亮,色泽度好,蛋大小适中,克服了目前粉壳蛋鸡配套生产中蛋重大,蛋壳色不均匀,壳光亮度、色泽度差等缺陷,特别是产蛋的中后期更为突出。

    丁酸梭菌及其应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32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200171.5

    申请日:2021-10-14

    Inventor: 孙向丽 王彦彬

    Abstract: 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涉及一种丁酸梭菌及其应用、药品、食品、保健品、兽药、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丁酸梭菌分类命名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F06,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962。上述丁酸梭菌能够应用于生产γ‑氨基丁酸、多巴胺、谷氨酸、胆碱、乙酰胆碱、L‑色氨酸、酪氨酸、牛磺酸、乙酰胆碱、酪胺等神经递质类物质。对发酵条件优化后丁酸梭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多巴胺、谷氨酸、胆碱(56)对比文件Laipeng Xu et al..Dietarysupplementation with Clostridiumbutyricum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ofbroilers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microbiota and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Animal Nutrition》.2021,第7卷(第4期),1105-1114.Magdalena K. Stoeva et al..Butyrate-producing human gut symbiont, Clostridiumbutyricum, and its role in health anddisease《.Gut Microbes》.2021,第13卷(第1期),1-2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