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0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08911.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科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109 , G06Q50/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材料进场智能检测检验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施工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线上智能检测检验管理平台;根据工程材料的检测标准配置各工程项目工程材料的检测计划;获取指定每个工程项目中建筑施工工程材料的进场量,与数据库数据匹配成功后,根据每一种工程材料的进场量和对应的检测计划自动生成第一送检任务或第二送检任务;监理见证人员或现场送检人员在终端进行资料填报,通过智能检测检验管理平台提交送检任务单至检测单位服务器并及时同步检测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传统线下人工监督、线下材料记录存在的不足,让材料送检质量检测工作更加高效智能,为后续资料溯源提供更清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4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34871.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工地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信息化监管方法及系统,涉及升降机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施工升降机自带的运行系统的运行数据、梯笼内部的视频图像以及梯笼的倾斜角度;对应每一升降机获取日常维护保养及检查信息以及施工升降机的内业数据;构建基础信息模型、荷载分布模型、乘用人数及行为模型以及维护保养及检查模型;任一模型判断结果异常时,执行升降机反控限制操作并声光报警,同时在监管界面实现施工升降机的工作状态、环境状态、故障诊断的可视化、信息化。本发明实现了施工升降机使用方及使用阶段的闭环管理,便于跨部门、跨单位的协同监管,提高施工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水平和监管执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6576.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系统,涉及文明施工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车辆进出场管理模块、渣土运输管理模块以及绿色建材和建筑垃圾管理模块,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数据、车辆进出场数据、渣土清洗情况以及绿色建材和建筑垃圾进行全面监测,实现了全方位的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及时性,同时联动自动喷淋设备在必要时自动启停施工现场喷淋设备,以及通过渣土运输管理模块保证渣土车封闭及清洗符合要求后才可出场,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文明施工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5586.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德正智慧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德正智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设工地领域,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及方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包括架构设计调度模块,所述架构设计调度模块用于设计对应的管理架构,并根据施工现场实时情况对对应的管理架构进行调整;所述架构设计调度模块上连接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各种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从而为后续的判断和管理提供基础。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公式计算模块,通过对现场的扬尘数值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扬尘数据与阈值进行对比,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案,避免了施工现场扬尘较大时,影响工作环境的情况发生,相较于现有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忽视现场环境,该平台更注重施工现场的环境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1295186.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分析及选型方法,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对资料库中的数据处理,生成GIS地形模型;根据项目地质勘察报告生成BIM地质模型;确定基坑支护的形式、基础的形式,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生成基坑与基础BIM模型;将GIS地形模型与BIM地质模型进行嵌套,修正BIM地质模型的地表偏差,形成BIM修正模型;将基坑与基础BIM模型与BIM修正模型进行二次嵌套形成综合模型,在综合模型上进行快速场内测量计算项目地的土石方计划开挖、回填的工程量,以及进行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相关分析及选型,有效把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1295177.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土方工程虚拟施工方法,利用无人机正向、倾斜摄影技术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利用BentleyContextCapture,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生成GIS模型;在所述GIS模型中进行现场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测算,输出计算结果;不再停留于传统“方格法”绘制“土方平衡图”进行工程量粗略估算,节约工程量计算时间及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并且在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距离、高层、面积、体积的测量,也可直接计算挖方填方,误差极小。还可用于审核BIM模型测算误差,利用BIM和GIS数据,双重保障土方数据的准确,为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以及最终结算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95177.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土方工程虚拟施工方法,利用无人机正向、倾斜摄影技术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利用BentleyContextCapture,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生成GIS模型;在所述GIS模型中进行现场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测算,输出计算结果;不再停留于传统“方格法”绘制“土方平衡图”进行工程量粗略估算,节约工程量计算时间及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并且在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距离、高层、面积、体积的测量,也可直接计算挖方填方,误差极小。还可用于审核BIM模型测算误差,利用BIM和GIS数据,双重保障土方数据的准确,为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以及最终结算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38115.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10/105 , G06Q10/10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慧工地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项目建档系统、班组管理系统、劳务人员现场作业管理系统以及薪资结算系统,所述项目建档系统在实名制系统中建档,开通项目账号。账号开通好后,按现场项目管理规范进行项目工资专户登记、工程款支付担保登记、工资保证金登记、维权告示牌登记,所述班组管理系统在参建单位登记后,在单位底下添加班组信息登记进场,进场后的班组接收现场作业任务,并将各个任务下发到指定劳务人员身上,与工人签订合同,劳务人员接受派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95906.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5/02 , F16F15/067 , F03D13/10 , F03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滚动隔振装置,本装置通过偏航轴承对发电机组进行承载,偏航轴承固定在顶板上,缓冲平台通过缓冲元件架装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并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缓冲平台固定在塔筒上,通过弹性件对缓冲平台和偏航轴承进行活动式弹性支撑,缓冲元件中两端的轴承,能使支撑系统进入滚动状态,带动发电机组的机舱水平滑动,使原本刚性的风力发电机结构变成柔性的隔振结构体系,使其自振周期大大延长,远离风荷载周期,从而隔离顶部机舱振动能量向下部塔筒结构传递,降低下部塔筒结构的振动反应达到预期的隔振要求;还能缓解地面的震动对发电机组产生的震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294011.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的施工场地虚拟构建复原方法,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对资料库中的数据处理,生成GIS模型;将三维倾斜摄影数据与三维正向摄影数据通过Global Mapper提取坐标与高程信息,合成正像摄影图;结合施工场地三维模型与正向摄影模型,对施工现场需保护或项目完工后需要复原的物体进行坐标、尺寸、形态的进行定位,作为模型数据备份;对施工现场需保护或项目完工后需要复原的物体进行坐标、尺寸、形态的进行定位,为后续加固、保护与复原制定方案与工作提供数据帮助。利用BIM+GIS技术的高精度、可视化、效率高等特点,对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深化设计,辅助项目施工现场实现绿色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