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0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08911.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科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109 , G06Q50/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材料进场智能检测检验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施工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线上智能检测检验管理平台;根据工程材料的检测标准配置各工程项目工程材料的检测计划;获取指定每个工程项目中建筑施工工程材料的进场量,与数据库数据匹配成功后,根据每一种工程材料的进场量和对应的检测计划自动生成第一送检任务或第二送检任务;监理见证人员或现场送检人员在终端进行资料填报,通过智能检测检验管理平台提交送检任务单至检测单位服务器并及时同步检测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传统线下人工监督、线下材料记录存在的不足,让材料送检质量检测工作更加高效智能,为后续资料溯源提供更清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37300.7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融合的科技项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属于项目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各部门的业务数据与技术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预设数据标准存储于统一数据库中;S2、对所述业务数据与技术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标准化处理及数据版本管理,生成综合管理数据集;S3、基于综合管理数据集,利用风险评估算法和绩效评估算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和绩效指标进行自动计算,所述风险评估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模型,所述绩效评估算法采用加权统计分析方法,生成风险预警信息和绩效反馈报告。通过标准化数据管理和统一数据库,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业务数据与技术数据的高效集成,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4796.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预测辨识模型管理模块、自动预测辨识模块、成果输出模块、施工方案辅助编制模块、管理辅助模块以及智能预警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深基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脚手架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辨识模型、钢结构安装工程预测辨识模型以及人工挖孔桩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并联合上传平台的BIM模型进行超危大工程的自动预测辨识,辅助编制施工方案,在避免辨识的遗漏的同时,形成全过程的流程辅助监控,实现闭环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9678.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BIM技术和智慧工地平台的巡检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工地巡检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工地的BIM模型整合并根据施工巡检需求将模型分为多个BIM区域并设定对应的区域标识;将带有区域分区信息的BIM模型导入智慧工地平台,然后将巡检数据与BIM模型区域标识相关联;将区域状态信息与构件着色信息相关联,使BIM区域内的构件能根据区域状态显示为不同的颜色;根据智慧工地平台存储的巡检数据自动生成巡检计划,然后根据巡检操作设置区域状态信息,使区域显示为指定颜色并能查看巡检数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协同BIM技术和智慧工地平台的巡检管理方法及系统提高现场巡检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升了现场质量、安全以及进度把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4442.0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隔系统及应用,所述梁柱节点核心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梁模板以及设置在梁模板内的多个梁筋,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充气棒、空气管道、空压机、固定件以及限位框;所述充气棒为长条形,所述充气棒包括气囊和气嘴,所述气囊和气嘴相连,所述气嘴与空气管道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空气管道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相连;所述限位框架设在梁柱节点核心区上且位于梁模板上方,用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分隔限位;多个所述充气棒并排插设在所述限位框外侧处的梁模板上,且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梁筋上;所述充气棒的长度大于梁模板的深度。本发明具有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节省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38115.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10/105 , G06Q10/10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慧工地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项目建档系统、班组管理系统、劳务人员现场作业管理系统以及薪资结算系统,所述项目建档系统在实名制系统中建档,开通项目账号。账号开通好后,按现场项目管理规范进行项目工资专户登记、工程款支付担保登记、工资保证金登记、维权告示牌登记,所述班组管理系统在参建单位登记后,在单位底下添加班组信息登记进场,进场后的班组接收现场作业任务,并将各个任务下发到指定劳务人员身上,与工人签订合同,劳务人员接受派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6576.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系统,涉及文明施工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车辆进出场管理模块、渣土运输管理模块以及绿色建材和建筑垃圾管理模块,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数据、车辆进出场数据、渣土清洗情况以及绿色建材和建筑垃圾进行全面监测,实现了全方位的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及时性,同时联动自动喷淋设备在必要时自动启停施工现场喷淋设备,以及通过渣土运输管理模块保证渣土车封闭及清洗符合要求后才可出场,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文明施工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5586.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德正智慧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德正智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设工地领域,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及方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包括架构设计调度模块,所述架构设计调度模块用于设计对应的管理架构,并根据施工现场实时情况对对应的管理架构进行调整;所述架构设计调度模块上连接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各种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从而为后续的判断和管理提供基础。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公式计算模块,通过对现场的扬尘数值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扬尘数据与阈值进行对比,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案,避免了施工现场扬尘较大时,影响工作环境的情况发生,相较于现有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忽视现场环境,该平台更注重施工现场的环境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10056.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F18/2411 , G06N3/0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项目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5D全生命周期项目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项目的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步骤S2、通过AI大模型对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获取项目特征;步骤S3、将项目特征输入基于神经网络创建的决策模型,获取项目决策;步骤S4、将项目决策实时推送给预先关联的智能终端;步骤S5、从各智能终端获取决策反馈,基于决策反馈以及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构建数字交付模型;步骤S6、运行于服务器的运维平台基于数字交付模型控制智能终端的工作,以对项目进行运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集成性、可靠性、智能化以及项目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4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34871.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工地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信息化监管方法及系统,涉及升降机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施工升降机自带的运行系统的运行数据、梯笼内部的视频图像以及梯笼的倾斜角度;对应每一升降机获取日常维护保养及检查信息以及施工升降机的内业数据;构建基础信息模型、荷载分布模型、乘用人数及行为模型以及维护保养及检查模型;任一模型判断结果异常时,执行升降机反控限制操作并声光报警,同时在监管界面实现施工升降机的工作状态、环境状态、故障诊断的可视化、信息化。本发明实现了施工升降机使用方及使用阶段的闭环管理,便于跨部门、跨单位的协同监管,提高施工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水平和监管执法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