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2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78000.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附加顶板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上部连接结构、吸力桩连接件、吸力桩本体、刚性附加顶板和柔性连接件,所述吸力桩本体为中空结构且下表面敞开,所述吸力桩本体内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下端连接固定有刚性附加顶板,且所述刚性附加顶板设置于所述吸力桩本体内,所述吸力桩本体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吸力桩连接件,所述吸力桩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塔架的所述上部连接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通过刚性附加顶板将上部荷载有效传递到基础土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8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48434.1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位于中心的圆形基础,位于基础外围套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排列的转动防撞装置,所述转动防撞装置包括可相对基础转动的转动系统,位于转动系统外围设置有防撞层。本发明在船舶撞击基础时,防撞层会通过转动系统围绕基础转动,瞬间改变撞击方向和船体位移方向,使船舶沿防撞装置外侧滑走,避免正面碰撞,同时减少作用在基础上的能量,防撞层与缓冲层消耗部分撞击能,从而减少船舶撞击力,降低基础与船舶的损伤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59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54538.1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 E02B17/003 , E02B2017/0091 , E02D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机基础漂浮型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防撞系统包括多个能够随着潮位变化上下浮动的漂浮型防撞体和多个均匀环布在海上风机基础侧壁上的固定环,所述漂浮型防撞体端部之间通过水平连接装置串联成至少一层围绕在海上风机基础外侧的保护圈,所述保护圈通过竖向连接装置与固定环连接,所述竖向连接装置上端连接在漂浮型防撞体端部,所述竖向连接装置下端固定在固定环上。该防撞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撞体漂浮在水面上,不受水位的影响。该防撞系统能有效减小风机基础及船舶受到撞击的损害,使用寿命长,并且拆卸更换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安装、检修与维护成本,减少海上施工作业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519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487817.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桩靠泊构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靠泊构件本体采用分体式,通过在单桩基础本体的侧部连接一个以上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在分体式靠泊构件本体的侧部设置与支撑结构一一对应的套筒,使得套筒从上而下与对应的支撑结构套接时,通过靠泊构件本体本身的重力使套筒的内壁与支撑结构的外壁紧密地过渡配合连接,施工效率高,安装方便,解决了常规分体式靠泊构件安装繁琐,连接存在一定空隙的问题,且连接结构稳定,不会晃动,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且用钢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542368.5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从上到下沿同一中心轴依次焊接连接的直段单桩、变径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直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的形状分别为圆筒状,变径段单桩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缩径段单桩的外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钢筋笼,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焊接,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环形的灌注空间,灌注空间内安装有混凝土质量传感器。本发明在小直径的缩径段单桩外壁套设环向钢筋笼,向钢筋笼环形空间内灌入混凝土,灌注空间内设置混凝土质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监控灌注质量,增大了单桩基础的刚度和水平承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36931.4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设施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包括风机塔筒、塔架、吸力桩连接段和吸力桩本体;通过连接柱下端向内偏移而减小波流荷载对吸力桩本体的合力的力臂,从而在波流荷载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波流荷载对吸力桩本体的倾覆力矩,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水平方向波流荷载过大而造成吸力桩本体周围土体失效的问题,从而可适当减少塔架的重量,即减少塔架的用钢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11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354540.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长腿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不等长腿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包括至少三个长短不一的主导管腿,所述主导管腿之间采用多边形分布,各个主导管腿之间的高度差与海底对应桩基础之间的桩顶高程差一致,任意相邻的两个主导管腿之间通过斜撑连接成整体的格构式导管架基础。本发明的长短腿导管架海上风电基础由斜撑和不等长腿两部分构成,具有节约材料、便于施工、适应环境等优点。由于导管架主腿采用了不等长结构,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导致桩打入深度不一时,可避免割桩等工作,方便施工,同时减少材料浪费。此外,不等长导管结构可降低基础造价以及导管架本身的重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4202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27483.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F03D9/25 , F03B13/264 , F03B15/00 , F03D7/042 , F03D9/008 , F03D9/11 , F05B227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和潮流能综合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海平面以下的潮流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潮流能发电装置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潮流能发电装置上设有潮流能的方向传感器;方向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方向传感器用于获取潮流流向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送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潮流能发电装置的旋转。本发明风力发电装置与潮流能发电装置通过共同的电气控制系统,传输电能,可有效降低单位发电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率、传输效率;并且当潮流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需要应急用电时,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储存的电能,为潮流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1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54540.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长腿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不等长腿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包括至少三个长短不一的主导管腿,所述主导管腿之间采用多边形分布,各个主导管腿之间的高度差与海底对应桩基础之间的桩顶高程差一致,任意相邻的两个主导管腿之间通过斜撑连接成整体的格构式导管架基础。本发明的长短腿导管架海上风电基础由斜撑和不等长腿两部分构成,具有节约材料、便于施工、适应环境等优点。由于导管架主腿采用了不等长结构,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导致桩打入深度不一时,可避免割桩等工作,方便施工,同时减少材料浪费。此外,不等长导管结构可降低基础造价以及导管架本身的重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027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22829.3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包括风机、塔架和重力式基础;所述风机安装在塔架顶端;所述塔架垂直固定在重力式基础的中心立柱顶部;所述重力式基础包括主重力基座和多个副重力基座。本发明将人工鱼礁的原理运用于海上风电的重力式中,在重力式基础中增加若干个使鱼类可以通过和栖息的开口,在不影响基础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兼顾达到人工鱼礁的效果;将以往单一的重力式基础拆分为多个重力基座,增大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基础对地基的作用力,提高了重力式基础对地基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增强了基础的抗倾覆能力。
-
-
-
-
-
-
-
-
-